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沈德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德潜
原图链接

沈德潜1673年-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中国清代诗人。江苏人。1739年考中进士。在诗歌理论方面主张格调说,反对钱谦益之后的重视宋元诗的风潮,也与袁枚性灵说相对立。编有《唐宋八家文读本》,另外他所编辑的隋代以前古诗选集《古诗源》以及唐明清诗选集《国朝诗别裁集》代表了他的诗歌创作观念,广受欢迎。

生平

沈德潜大器晚成,22岁考上秀才后,先后17次参加乡试的经历,直到最后一次才考中举人,那时他已66岁,次年一鼓作气考中进士。 [1]

屡败屡试

沈德潜是江苏长洲人(今苏州)人,满腹才学,孰料科场中却是晦气到了极点。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时,沈德潜即中秀才,但在此后四十馀年,他是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再试再败。直到康熙朝完了,沈德潜还是个秀才出身。

四十岁那年,一直靠授馆为生的沈德潜在《寓中遇母难日》一诗中自嘲云:“真觉光阴如过客,可堪四十竟无闻。中宵孤馆听残雨,远道佳人合暮云。”其落寞之意,溢于言表。

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廷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已过六十的沈德潜再度落贬。乾隆元年,其再应博学鸿词科,这时运气开始好转了。 乾隆四年(1739年),时年六十七岁、已是白发苍苍的沈老终于得中进士。

从二十二岁参加乡试算起,他是从青丝考到白发丛生,期间总共参加科考十七次,最终才修成正果。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沈德潜应该算是明证吧。一朝得中龙虎榜,十年身傍凤凰栖。此后,沈德潜跻身官宦,先后任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礼部侍郎等职,备享乾隆荣宠。

沈德潜早年师从名家叶燮学诗,其自谓深得老师诗学大义,“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刨去自吹的成分,其功力也不可小觑。某次,乾隆与其探讨历代诗源,沈德潜旁征博引,对答如流,乾隆一时为之叹服,连称其为“江南老名士”。事后,乾隆又为其诗集《归愚诗文钞》写了序,并赐下几十首御制诗与他。

沈德潜步入仕途太晚,乾隆十三年(1748年)充会试副考官后,旋以原衔食俸退养。

乾隆喜欢巡幸江南,每一次都要招已经退休在家的沈德潜接驾陪护。乾隆首次南巡时,沈德潜赶到清江浦迎驾,乾隆赐诗曰:“玉皇案吏今烟客,天子门生更故人”,又给他加礼部尚书衔。

期间,沈为父母乞诰命,乾隆慷慨的给予三代封典,并赐诗云:“我爱沈德潜,淳风挹古福。”这时,随侍在旁的钱陈群也唱和一句:“帝爱沈潜德,我羡归愚归。”一时被传为艺林盛事。(沈德潜,号“归愚”)

中国有句古话叫寿则多辱,不过沈德潜是个例外,他老人家是寿多则荣,寿终则辱。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年高九十七岁的沈德潜去世,事后被追封太子太师,赐谥“文悫”,入贤良祠。乾隆皇帝亲自写了挽诗,极其哀荣。 老有所为沈德潜:六十七岁中进士,七十岁和乾隆做好朋友![2]

仕途顺遂

担任从七品的翰林编修之时,沈德潜已经七十岁了,他拉开了令人炫目的升迁之路。

第二年三月,沈德潜升为左春坊左中允;两个月后又升为翰林院侍读;任职不满一月,再晋升为左庶子,即左春坊掌坊长官;九月晋升为侍讲学士,成为从四品官员。也就是说,半年时间,沈德潜便从一个七品小官,飞黄腾达任职四品。

这还远远不是终点,75岁的那年,他担任的从二品的礼部侍郎。哪怕77岁致仕后,沈德潜依旧享受了无限的隆宠,他被赏赐礼部尚书衔。此外,沈德潜被允许在沧浪亭修建生祠。当时的乾隆皇帝赐给他著名的三代封典:曾祖、祖父、父亲被诰赠礼部尚书衔,曾祖母、祖母、夫人被封为一品夫人。[1]

老而耄荒

沈德潜的晚年,他编了一部《国朝诗别裁》,本是歌颂满清的。不料沈德潜却将钱谦益列为诗家之首。这惹得乾隆不快,他表示:钱谦益是明朝人,虽投效大清,人品却是不忠不孝的,诗歌虽然还行,怎能立为第一。

另外,沈德潜在该书中,提到了慎郡王爱新觉罗•胤禧。乾隆说慎郡王是自己的叔父,他都不忍心直呼姓名,沈德潜却直书其名。钱名世这个人,雍正亲自书写“名教罪人”的牌匾放在他家,沈德潜却将其列入书中。

种种行为,让乾隆骂他“老而耄荒”,但还是让他寿终正寝。[1]

徐述夔诗案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江苏东台县发生“徐述夔诗案”。

徐述夔是一名已故的举人,其所著《一柱楼编年诗》中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的“反动口号”,结果被人告发而定性为严重的政治事件。 按说,这诗集和沈德潜没有关系,不过他生前与徐述夔是老朋友,曾为徐写过传记。

这下,惹得乾隆十分不爽,遂亲笔降旨,将沈德潜生前的所有荣誉全部追回,除衔、罢祠、削封、摧碑,就差把入土多年的沈老扒出来鞭尸了。

徐述夔的《一柱楼编年诗》被送呈乾隆审阅。乾隆看过诗稿后定性为“逆案”, 徐述夔早已病逝,但他和儿子被戮尸、枭首示众,孙子被杀,其馀家人被发付功臣之家为奴。

沈德潜生前和徐述夔是好友,还曾经替徐述夔立传、并称他“品行文章皆可法”。乾隆得知后大怒,他在《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诗中说:“昨秋徐案发,潜乃为传记。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盖因髦而荒,未免图小利。设曰有心焉,吾知其未必……”

这表明乾隆虽然认为沈德潜年老糊涂,兼贪小利,而不是与徐述夔一同反对大清,但仍然亲笔降旨追夺沈德潜阶衔、罢祠、削封、仆碑。沈家的荣华富贵来得快,去得更快。[1][2]

参考书籍

  • 金满楼:《皇城秘史:乾隆和他的妃子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 《清史稿》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他七十岁才认识乾隆,恩宠二十六年,死后却被翻案. 壹读. 2018-01-13 [2019-01-31] (中文). 
  2. 2.0 2.1 老有所为沈德潜:六十七岁中进士,七十岁和乾隆做好朋友!. 今日头条. 2017-10-08 [2019-01-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