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沙棗

於 2020年1月8日 (三) 22:21 由 Hwx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medical}}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沙枣</big> ''' |- | File:沙枣1.jpg|缩略图|居…”)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沙棗

中文學名:沙棗

拉丁學名: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別稱:給結格代,則給毛道,紅豆,牙格達,

銀柳胡頹子,銀柳,桂香柳,刺柳,香柳,七里香

拼音:shazao

門:被子植物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瑞香目

科:胡頹子科

屬:胡頹子屬

沙棗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落葉喬木,高達10米。無剌或具剌,刺長3-4厘米,棕紅色。葉薄紙質,披針形,長3-7厘米,寬1-1.3厘米,先端鈍尖,基部寬楔形,上面幼時被銀白色鱗片,下面密被銀白色鱗片,側脈不明顯;葉柄長0.5-1厘米,白色。花銀白色,直立,芳香,1-3花生小枝下部葉腋;花梗長2-3毫米;萼筒鐘形,長4-5毫米,在裂片之下不縊縮或微縊縮,在子房之上縊縮,裂片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4毫米,內面被白色星狀毛;花柱無毛,上部彎曲;花盤圓錐形,無毛,包花柱基部。果橢圓形,長0.9-1.2厘米,徑0.6-1厘米,粉紅色,密被銀白色麟片;果肉乳白色,粉色質;果柄長3-6毫米。花期5-6月,果期9月。

目錄

形態特徵

株:落葉喬木,高達10米。

葉:葉薄紙質,披針形,長3-7厘米,寬1-1.3厘米,先端鈍尖,基部寬楔形,上面幼時被銀白色鱗片,下面密被銀白色鱗片,側脈不明顯;葉柄長0.5-1厘米,銀白色。

花:花銀白色,直立或近直立,芳香,1-3花生小枝下部葉腋;花梗長2-3毫米;萼筒鐘形,長4-5毫米,在裂片之下不縊縮或微縊縮,在子房之上縊縮,裂片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4毫米,內面被白色星狀毛;花柱無毛,上部彎曲;花盤圓錐形,無毛,包花柱基部。

果:果橢圓形,長0.9-1.2厘米,徑0.6-1厘米,粉紅色,密被銀白色麟片;果肉乳白色,粉質;果柄長3-6毫米。

產地分布

分布:歐洲及中東、近東

產地: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寧夏、青海、甘肅及新疆

生境:常栽培于山地、平原、沙灘、荒漠或公園

功能用途

功用:莖皮有收斂止痛、清熱涼血、平肺瀉火的功能;莖、枝分泌的膠質治閉合性骨折;花、果止咳平喘;果有強壯、鎮靜、健骨、止瀉、調節器經的功效。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