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沼蛙(学名:Hylarana guentheri)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分布于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常栖息于静水池或稻田以及溪流。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452至1200米。
沼蛙 |
特 点 身体瘦长,肚白背部呈黄棕色 别 称 清水蛤、水狗、长养拐 界 动物界 目 无尾目 |
形态特征
沼蛙为大型蛙类,身体粗壮,长度80~100mm。头部平扁,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尖圆。上下唇皆白色,额腺明显白色两个。鼓膜大而明显,周围白色。背侧褶连续而粗大,位眼后至大腿上方。身体背面为黄褐色、灰褐色或暗褐色,腹面淡褐色,喉胸部密布淡黑色之斑纹。身体侧面由眼鼻线沿背侧褶至鼠蹊部有一条黑褐色的纵带。雄蛙具有两个鸣囊和前肢基部有一大型之腺性瘤状突起,此可与雌蛙区别。后肢大腿前方和后方皆有黑褐色的大形斑纹,大腿和颈部表面皮肤有圆形或短棒状突起所连结而成的隆起棱,与纵轴平行。吻尖钝。外鼻孔较接近吻端。前肢粗短,指端尖,不膨大不具蹼膜。后肢犟大趾长,趾端尖,不膨大蹼膜发达。
生活习性
垦地和阔叶林为主要的栖息地。尤其在水田、池畔、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白天隐伏在草丛洞穴中或石缝中,偶而亦可见其停栖在近水边有阴影的石头上。夜间外出觅食。繁殖季节时雄蛙往往停在水草面上鸣叫求偶,鸣声低沉而大,在白天亦往往可以听到其特殊的鸣叫声。叫声类似小狗叫声“汪,汪”,性喜成群出现。繁殖季节春、夏季,卵产在不流动的水域中,卵粒小,成一大片飘在水面上,或者粘在水草间。蝌蚪身体略扁,全长约5cm,眼在两侧,尾细长而弱,体灰绿色有细麻点,尾部棕色,有深浅相间的云斑。分布于中国中南部各省、台湾、海南岛和香港。在台湾常见于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农田、池塘,全省都有分布,北部数量较多,中南部较少。数量普遍,由于体形大目前供人食用和生物实验,但由于滥捕捉,数量已大量减少。
本段分布
沼蛙(学名:Rana guentheri)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分布于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常栖息于静水池或稻田以及溪流。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452至12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