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霑化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霑化區,山東省濱州市轄區,位於山東省北部,渤海灣南岸,黃河三角洲腹地,東部與東營市河口區利津縣為鄰,南連濱城區,西南部與陽信縣接壤,西部與無棣縣毗連。2014年,霑化區總面積2215平方公里,轄7鎮2鄉、2個街道、1個海防辦事處,438個行政村,總人口39.06萬人。

霑化於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升招安鎮建縣,金朝金明昌六年(1195年)更招安縣為霑化縣。境域屬於魯北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位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氣象特徵明顯,四季差別顯著,年平均氣溫12℃。

有「中國冬棗之鄉」之稱。先後獲評「全國創先爭優活動先進縣(區)」、「全國綠色農業示範區」、「全國經濟林示範縣(區)」、「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 。2018年12月13日,霑化區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1]

中文名霑化區別   名霑化行政區劃代碼371603行政區類別市轄區所屬地區山東省濱州市地理位置山東省北部、渤海灣南岸面   積2215 km²下轄地區7鎮2鄉、2個街道、1個海防辦事處政府駐地富國街道金海五路166號電話區號0543郵政區碼256800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人口數量39.06萬人(2014年)著名景點下窪生態旅遊園、霑化文化古城機場濱州大高機場(無民航業務)火車站霑化火車站(貨運)車牌代碼魯M

位置境域

霑化區位於山東省東北部,渤海灣南岸,東部由北向南與東營市河口區、利津縣為鄰,南連濱州市,西南部與陽信縣接壤,西部與無棣縣毗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17°45′-118°21′,北緯37°34′-38°11′。區境東西寬53.75公里,南北長68.99公里, 總面積2218平方公里。

河湖

區境內主要河流有徒駭河、鈎盤河—秦口河、潮河3條幹流河道。徒駭河系境內最主要的自然河道,境內河段長48.5 公里(至與秦口河匯流處),由大高鎮入境,向東北經富國街道迤北接套兒河入渤海,流域面積533.5平方公里。鈎盤河—秦口河境內河段長57.65公里,由陽信崔家寨北入境,經趙山村向北至下窪、馮家,迤東北與徒駭河匯入套兒河入渤海;流域面積598.2平方公里。潮河系獨流入海河道,境內河段長約67.47公里,由濱城區西沙河入境,流向東北,經泊頭、富國、河貴、徒駭河農場,由窪拉溝入海;流域面積354.3平方公里。

區境內沒有自然湖泊。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域內興修大型平原水庫,即人工湖。主要有思源湖、恆業湖、清風湖、興業湖(金沙水庫)。思源湖,寓意「飲水思源,不忘黨恩」,取名思源湖。又名毛家窪平原水庫,是為解決當地淡水資源嚴重不足和飲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等問題而修建的一座中型水庫。位於縣境中部,城區西北5.6公里處,東臨胡營河,西瀕楊營幹溝,北近新海路,南靠榮烏高速公路。思源湖風光秀麗,天水一色,沙鷗翔集,亭台廊橋,景色宜人,是霑化區重要旅遊景點。恆業湖,寓意「恆心創業求發展」,取名恆業湖。又稱恆業水庫,位於富源街道境內,近似長方形,東臨韓墩引黃灌區潮河乾渠,北靠永館路,由山東水務恆業供水有限公司融資建設。清風湖,寓涵「清廉實幹,一心為民」的執政理念,而取名清風湖。位於霑化城區東北18公里處,濱海鎮境內,系在原河貴水庫二庫區基礎上擴建而成,是霑化實施「北帶」開發戰略和生態皮業城建設的主要水源工程。興業湖,又名金沙水庫,位於濱海鎮境內,霑化城區東北28公里處,為中型平原水庫。

海岸線曲長170.5公里。海域灘涂面積5.64萬公頃,-15米以上淺海面積 18.97萬公頃。灘涂及淺海底平坦,均系泥質。

地形

境域屬於魯北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灘涂以上海拔1.6~8.4米(黃海高程,以下同),坡降約為1/7000~1/10000。受黃河尾閭擺動及下游決口泛濫造成河床沉積、漫灘沉積、靜水沉積和決口歧流堆積等作用影響,形成6種微型地貌:緩崗、淺平窪地、微斜平地、河灘高地、海灘地、灘涂。

緩崗。海拔6.0~8.4米,面積約10842.94公頃,占全區總土地面積的5.13%。主要分布在古城鎮西南部及大高、黃升、富國、利國等鄉鎮街道。古城鎮西南部和大高鎮、黃升鎮南部的緩崗地,海拔6.3~8.4米,為區域地面最高地帶,系古代黃河、鈎盤河、徒駭河泛濫泥沙堆積而成,表層質地多為輕壤和中壤。潛水埋深2~3米,礦化度0.5~50克/升。泊頭鎮、富國街道、富源街道、利國鄉南部緩崗,海拔6.0~6.9米,其形成除古黃河泛濫泥沙堆積作用外,主要是1855年以來黃河於利津縣宮家、扈家灘、王莊等處多次決口,大水漫流沖積而成。表層土壤質地多為沙壤和輕壤。潛水埋深1.2~3.6米。

淺平窪地。又稱碟狀窪地,海拔1.8~3.6米,窪底、窪緣明顯,地面高差在0.5~1.5米,表層質地多為重壤,面積約19508.84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9.23%。主要分布在馮家鎮、下窪鎮、富國街道、濱海鎮,下河鄉東部和利國鄉北部。潛水埋深一般較淺,旱季1.2~2.2米,雨季接近地表或地表積水。

微斜平地。緩崗和淺平窪地的過渡類型,境內分布最廣,面積最大,多與淺平窪地呈復區分布,面積約111536.47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52.77%。土壤表層質地以輕壤和中壤居多,亦有沙壤和重壤。地下潛水埋深,水文枯水年份平均1.5~2.5米,豐水年份更淺。

河灘高地。古河道漫灘發育而成,地面高程在5.0~6.9米之間,地下潛水埋深一般在2.5~3.5米之間。表層質地多為沙壤。面積約6340.9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3%。分布在下河鄉、利國鄉的黃河故道兩側,呈條帶狀延伸。

海灘地。地面高程1.6~2.2米,此系濱海低平地段,屬歷年海水高潮淹沒區。面積約14795.44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7%。土壤表層質地多為輕壤或中壤。潛水埋深1.1~2.7米。 灘涂。海拔1.6米以下的沿海地帶,常被潮水淹沒,為海岸線分布區。面積48338.81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22.87%。 [8] 氣候 霑化位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氣象特徵明顯,四季差別顯著。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90.3小時。年內日照時數,5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歷年年平均日照率為61%,7、8月份明顯低,5、10月份明顯高。年太陽輻射總量歷年平均126.3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輻射量63.2千卡/平方厘米。4-8月份太陽輻射出現高峰,與農作物需光量多的時間相吻合。

年平均氣溫12℃。月平均氣溫:1月份最低, 平均氣溫-4.4℃,最高氣溫-2.5℃,最低氣溫-6.9℃;7月份最高,平均氣溫26.3℃,最高氣溫28.0℃,最低氣溫24.6℃;月平均氣溫最大較差30.7℃。年平均最高氣溫18.3℃,年平均最低氣溫6.8℃。境內雖處渤海岸邊,但受海洋影響不大,海防和富國年平均氣溫僅相差0.1℃。

降水主要靠夏季風帶來的水氣。雨季的起止和冬、夏季風交匯形成的鋒面進退一致。降水年際變幅大,集中分布於夏季風強盛的夏季,並且多暴雨。年平均降水量575.5毫米,最大年際差641.4毫米。年內降水量季節分配不均勻。 一般雨季開始於6月下旬或7月上旬,結束於8月中、下旬,雨期近兩個月。歷年雨季平均降水量為376.6毫米。


風景名勝

主要旅遊景點有下窪生態旅遊園、文化古城、徒駭河城市濕地公園、濱化海源鹽化有限公司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大高薛家棗香生態園、下河青城省級旅遊特色村、黃升孫家冬棗採摘園。 位於渤海南岸、黃河三角洲腹地,坐落於下窪鎮東平村,距霑化城區22公里,占地面積200畝,是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AAA級旅遊區。境內有冬棗林約8.4萬畝,因而又有「萬畝林海」之稱

下窪生態旅遊園內分為三大功能區,分別為:靜湖娛樂區、休閒娛樂區和新農村遊覽區。主要的景點有:百米棧道、曲橋、賞綠亭、醉綠廊、品綠閣、親水平台等20多處。

霑化文化古城

古城鎮是千年古鎮,是原霑化縣城駐地,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唐朝初年,這裡已形成村落;公元688年(唐垂拱四年)設置招安鎮;1042年(宋慶曆二年)升鎮為縣,沿名招安縣;1195年(金明昌六年),更名為霑化縣,簡稱沾城。1957年縣城東遷富國,1982年沾城更名為古城。這裡曾被稱為「濟北詩書之藪」,有「父子二鼎甲」、「一科四進士」、明朝忠臣兵部尚書丁汝夔等名人的珍聞軼事。現仍留有老縣衙、風水台、文廟等10多處歷史古蹟和文化遺址,但大多年久失修已破敗不堪,亟待恢復。同時,還有渤海大鼓、剪紙、鴛鴦嫁老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留於民間,亟待傳承後世。

民俗風情

服飾

境內居民秉性樸實,崇節儉,「奇裝異服」向受抵制。民國以來,男子多穿黑,老頭多穿青,老嫗喜青和淺藍,青年婦女穿花。男子夏穿淺色短衫,頭戴葦笠,下地勞動,短衫披肩,既遮日又透涼;春秋穿深色短袷衣,頭戴帽墊,古樸大方;秋末初冬,多在夾褲外面套穿棉叉褲(兩隻棉褲腿吊在腰帶上),在夾襖外面套穿棉彎褂(無袖領);冬穿紐扣繫於右側的大襟長袍,頭戴氈帽(也叫「帽頭」)或耳帽子,腰束布袋,勞動時將前襟斜掖腰帶間,方便利落,動作自如。未婚女子衣着鮮艷,款式古樸,頭梳過腰長辮,戴小型耳墜,不粉不脂,葆農家之秀容。成年婦女盤長發於腦後,西部(黃升以西)束「盤頭」,中、東部束「纂」(俗稱「疙瘩糾」),中部「纂」短,崐富國以東「纂」長。老年婦女衣着寬鬆肥大,束寬腿帶。女帽有籮圈式、圓盔式。鞋襪多自製,男穿布底圓口和長雙臉納幫鞋,青年婦女喜繡花鞋。

女子自古有纏足之陋習。民國時期提倡放足,並設「查腳員」赴農村檢查,違者罰款,但收效甚微。建國後,纏足之惡習徹底根除,長袍很快消失,「帽墊」被「包頭」(用毛巾包在頭上)取代,「耳帽子」不見,「帽頭」只有老年戴用。農業合作化後,女子穿花的大為減少,除李家、馮家一帶外,繡花鞋和過腰長辮基本消失。60年代後,青年婦女多留齊耳短髮,男子多戴遮沿帽。有些男子留平頭,不戴帽。70年代末,「牛仔褲」、「喇叭褲」、「健美褲」、「羽絨服」、「皮卡克」、「毛呢短大衣」等傳入境內,青年男女爭相購買,追求時尚,青年女子燙髮者越來越多,青年男子蓄長發、留青年胡的也不鮮見。

境內多天災人禍,居民災難重重,歷代不能擺脫,即以求神做為精神寄託。遇有疾病,則到廟上燒香擺供,祈求神靈保佑,並帶回香灰以水沖服。病癒者說神靈,病死者認命短。不管有什麼災難,都到廟上討簽問卜,甚至兒媳不生子,也祈求神靈恩賜。有些神婆、巫醫,謊稱神靈附體,假治病以謀財害人者並不罕見。天旱不雨,求神活動更盛。諸多村莊聯合,祈雨許願。有的聯合幾十個村莊,聚眾數千人,抬神象和扛大旗者在前,其餘隨後,頭戴柳編涼帽,光臂赤足,鑼鼓喧天,捧香串村遊行。各村老人婦女,備茶備瓜,叩拜迎接。進村後,滿街潑水,捧香伴送。如此日復一日,天天遊行,直至天下大雨為止。有時祈雨「成功」,深感神恩,日後有的唱大戲,有的修廟,名曰「還願」。逢大旱之年,祈雨40餘天,滴雨不下,則說:「神未在家,本地命該如此」。遇有河水上漲,堤壩有決口之險,即奉供焚香燒紙,拜祈河神保佑。

解放後,拆毀廟宇,拉倒神像,挑河治水,培養醫生,求神活動大大減少。但群眾對神的信仰猶存。遇疑難即求神者時有出現。70年代始,秘密求神者有增無減,神婆、巫醫等尚未絕跡。

歷史文化

漁鼓戲

漁鼓戲發源於霑化區胡家營村,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據《霑化縣誌》、《山東藝術志》、《中國戲曲志·山東卷》載:1723年,胡家營村重修道觀時,有道士來此說唱道情,村民學會其腔調,最終上台化妝演出,遂發展成為行當齊全、文武兼備的漁鼓戲。漁鼓戲以霑化為中心,輻射周邊的無棣、陽信、惠民、濱城、博興等縣區,東營市及河北省黃驊市等沿海一帶,漁鼓戲也廣為流布。

霑化有民謠稱漁鼓戲:「扔下牲口撇下筐,莊裡傳出漁鼓腔。」「不娶老婆不睡覺,就是落不下漁鼓調。」2006年5月,霑化呂劇團改稱霑化漁鼓戲劇團,新漁鼓戲《審衙役》以其鮮明的地方特色與較強的藝術感染力,並在2006年的第四屆中國小戲藝術節上獲得7項大獎。 2006年霑化漁鼓戲被列入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8年6月,霑化漁鼓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東路梆子又名章丘梆子,俗稱吼兒,是流行於山東省梆子系統的劇種之一。這一劇種沒有詳情的文字記載,故說法不一。霑化最早演唱東路梆子是在清末道光年間,馮家鎮莊科村邀請了無棣縣門家道口村的藝人門保貞等人傳藝,從此,東路梆子便落戶霑化。霑化解放初期發展到近10個業餘戲班,東路梆子在霑化境內以成為立集趕會,逢年閒節,婚姻嫁娶的主要演唱劇種之一。1960年災荒過後,各村又重新恢復演唱。1966年由於文革期間極左路線的影響,東路梆子傳統劇目被迫停演,人們又移植新劇目演唱,說新唱新尚未間斷。到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東路梆子在黨的「百花齊放文藝方針指導下,各村傳統戲曲演唱再度漸起高潮,延續至今。

楊家古窯址

楊家古窯址位於霑化區富國街道東楊村西北方向約2.5千米處,徒駭河與太平河交匯處以南約500米。太平河由遺址東部穿過,徒駭河切穿遺址西部邊緣,遺址在兩河之間的台地上。該遺址1950年徒駭河加寬清淤時被發現,之後經過多次較大規模的田野考古調查和勘探。2011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楊家古窯址進行了詳細的考古勘探,共發現各類遺蹟22處,其中古燒窯12處,爐灶2處,坑池5處,遺址3處。1977年12月,山東省公布「楊家古窯址」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國務院公布楊家鹽業遺址群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3]

西堼遺址

西堼遺址位於霑化區馮家鎮西堼村西北500米處,秦口河和迷河溝分別穿過遺址東側和西側,遺址地勢為一高於四周耕地約1.5米的漫坡狀台形地,因河流沖刷,文化層直接暴露,深度達2.5米,河邊堆積大量陶器殘片,其中包括夾蚌紅陶罐、灰陶罐、多式陶豆、筒瓦片等,並出土有銅戈、同錢幣等文物。1992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西堼遺址」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優特產

霑化冬棗

霑化冬棗是果中珍品,因成熟期晚(10月中旬)而得名。個體大,單果重平均14.7克。果皮赭紅光亮,皮薄肉脆,細嫩多汁,甘甜清香,可食率達93.81%。富含人體所需的19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含有鉀、鈉、鐵、銅等多種微量素。1995年獲首屆環渤海科技成果博覽會金獎 。霑化區被國家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霑化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決議,把冬棗樹定為縣樹、每年10月8日為冬棗節

文蛤俗稱花蛤

,為半鹹水貝類。喜棲於近河口淺海細沙表層,常隨潮流漲落作短距離移動。蛤肉潔白鮮嫩,清香爽口,素有「天下第一鮮」之稱。氽、燴、蒸、熗或作餡均宜。文蛤又是名貴保健材,具有 調陰陽、益氣血、補精髓、抗衰老之功效。

俗稱螃蟹

,因其體呈梭形,背有三個隆起而得名。霑化沿海是其主產地。每年4-5月間,雌蟹游入近海產卵。蟹肉細嫩,潔白鮮美。未產卵之雌蟹,蟹黃盈滿甲殼,色艷味香。自古騷人墨客詠蟹詩文頗多,吃法也甚講究,如「芙蓉菊花蟹」、「雪麗大蟹」、「七星蟹黃」等。 [2]

渤海毛蝦

渤海毛蝦(蝦皮),是一種生長迅速、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強、世代更新快的小型蝦類,在生態習性上屬於浮遊動物類群。毛蝦喜棲息於近岸泥沙底質淺海區,食物鏈短,生長成熟快,一年能繁殖二代,年產量在4萬噸左右,霑化出產的毛蝦品質最好,營養價值高,成為霑化漁民海水捕撈的主要對象。毛蝦體小殼薄肉嫩,適於加工成蝦皮或蝦醬,是蝦皮、蝦醬的主要加工原料。

海蟄

海蜇又名水母,為海生腔腸動物,呈傘蓋狀,通體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黃色,傘下方口腕處有許多棒狀和絲狀觸鬚,上有密集刺絲囊,能分泌毒液。其作用是在觸及小動物時,可釋放毒液麻痹,以做食餌。

梭魚

體紡錘形,細長,頭短而寬,有大鱗,為近海魚類。喜棲息於江河口和海灣內。性活潑,善跳躍,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機物,為渤海灣霑化海域常見的經濟食用魚類。霑化海域梭魚年產量達1.5萬餘噸。捕撈梭魚的最佳時期在春季,此時被捕撈到的開凌梭魚鮮美,食之即不用刮鱗也不必剖肚,只須清水文火慢慢燉煮,其湯汁乳白、肉質鮮嫩、味美誘人、營養上乘。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