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泓崢蕭瑟越神形(李錫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泓崢蕭瑟越神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泓崢蕭瑟越神形》中國當代作家李錫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泓崢蕭瑟越神形

讀書,是要擠時間的。書多了,着實看不過來。而我近來收到的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一批作品,還是珍愛有加,有點時間,比如飯後、午休、睡前,甚至十幾分鐘的地鐵里,就看幾段看幾篇。如此這般,有的竟然拖了一兩年才讀。看了作品,很自然地想起作者,想起相識的往事,這往事,或許只是短暫的接觸,只是三言兩語的寒暄,甚至只是遠處的相望,我卻不曾忘卻。你看:

西安作家白來勤,兩次見面,就得到他的兩部作品:散文集《牆縫蘆葦》、詩集《聖像與陽光》。平日所見,他的作品不斷刊發在各層級的媒體上,榮譽多多。或規整,或灑脫,或雜論,無不充滿着故鄉情懷和對社會的思索。他的作品,除了情感類的,也有大量哲思之篇,他善於觀察生活細節和社會現象,從中發現閃光點,悟出某個道理。《牆縫蘆葦》一篇,從牆縫裡鑽出的一顆葦子,歷經艱難而不屈,不斷生長,可見生命力是多麼地頑強,這不給人鼓舞、給人啟示嗎?一根小小蘆葦,做成大文章,用心良苦。宋人陸游曾寫道:「字字工妙,無牽強湊泊之病。」是說作文寫詩的嚴謹精妙,我想,白老師一定是善於推敲、善於聯想而又激情澎湃的,於是他成了秦川大地的歌者、舞者。他在光與影中觀察着,探索着,激揚文字里流淌着陝西人特有的淳厚與豁達。琴棋書畫無不精通的他,吼上一曲「信天游」,一下子就把你帶到了七溝八壑的陝北黃土高原上,你就看見了山樑上趕着一群山羊、頭裹羊肚子白毛巾的老漢;猛然間他又冒出一句逗樂的話,叫你捧腹半天不能自持。這活潑而幽默之人,就是筆名「白不來」的白來勤哦!

山東作家丁尚明的《故道長河》,竟然有著名散文家、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石英題詞,可見作者的影響力之大。無論是故鄉的牽掛,還是行走在風裡雨里,作者始終用良心寫作,從而「秋水文章不染塵」。我是在淄博的東方散文頒獎會上結識丁老弟的,而其中的一個機緣,是傳為佳話的「文壇三兄弟」——王友明、丁尚明、王道君,成為我們彼此「速識」而相交的催化劑。三人都是軍人出身,文才出色。健談直爽、操着聊城口音的丁老弟,一旦談起話來,就讓素來敬佩軍人的我,感覺脈搏相通、心靈相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見如故了。我也認定這三兄弟,絕非眼前勢力之輩,可信可敬可交。在以後的交流中,尤其是跟文壇前輩友明老師的隨意交流中,更是印證了這一點,即便無言亦彼此心知。

山東作家孫洪升的《春耕集》,是一部富有地域特色的資料性作品。孫老師的家鄉廣饒縣,地處古齊國腹地,有着豐富的文化遺存,是塊風水寶地。作者筆下,不僅有廣饒的自然風景、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也真實記錄了當代廣饒的名人傳略和革命故事。書中以近半數的篇幅,記載古臨淄、營丘、千乘、西殷等故城遺址和杞梁、愚公、齊莊王等人的墓冢遺址。因此,這部書也應是地方史志的一個有力補充。透過文字,看出作者是個非常熱愛家鄉、善於研究和思考的作家。我和孫老師相識,也是在東方散文的頒獎大會上,當大會組織外出採風時,我們偶爾走到了一起,除了他還有雒灕江老師等人。雒老師和孫老師都是人高馬大、熱情實在,一看便是那好漢武松武二郎。孫洪升據說是孫武后裔,嘿,看這膀闊腰圓的身板,還真像個儒將呢!我們很說得來,多次相約見面。「說走咱就走啊,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在他們的提議之下,我們七八個人當即建了微信好友群,公推我為群主,那時我對微信實在是外行,只好請雒老師代勞了。如今這個群已有100多人參加進來,文學交流相當活躍。

天津作家趙二蓮散文集《歲月留痕》,文章淳樸、自然、原生態,一如本人性格。其中的多篇,先前發表時我已讀過,也留過簡短的評語。《瘦哥》、《燭光里的媽媽》等篇,讀來彷如鄰家大姐在跟你講述親人、鄰人、熟人的故事,娓娓道來,生動感人;《院裡的張大爺》說的是一位河南老鄉早年參加革命、跟着毛主席南征北戰的事跡。二蓮大姐的作品,善於以小見大,寫親人,寫家事,寫生活瑣事,寫蒼生萬物,寫美與丑的社會點滴,文筆細膩而真誠,無不折射出女性所難得的一種正直精神、博愛胸懷。透過文字,你會看到一顆善良的心在跳動,以溫暖驅散你身上的微寒,以愛心撫平着你內心的浮躁。

天津作家馬文華老師主編的《疏勒河的記憶》,是一本由馬文華、李紅婭、姜潞等幾十位作者撰寫的回憶錄,它展現了特定時期的一幅歷史畫卷——從1964年開始,天津一群群青年學生響應祖國召喚,跨越千里奔赴邊疆,來到甘肅疏勒河畔的各大農場,成了軍墾戰士。我看了開頭幾篇,就深深為之震撼。那個年代裡,一個個十幾歲、剛初中畢業的男孩子、女孩子,從溫潤而繁華的海濱都市來到荒寂蒼涼的河西走廊,從爸媽親人的溫暖中來到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祁連山下,要承受怎樣的痛苦煎熬啊,今天的孩子們可曾想象過嗎?然而,你想不到的是,他們歷經磨難,卻是百折不撓,完全靠着一種信念,戰勝了大自然,也戰勝了自我。我從這些不帶任何粉飾和雕琢的樸素文字中,從他們當年勇赴邊疆到回城再創業的經歷中,沒有看到一點的悲觀氣餒,也沒發現有誰怨天怨地,而是感受到了天津知青的頑強精神,這還不夠可歌可泣嗎?這樣的作品,不僅反映了親歷者的心路歷程,更是留給兒孫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

廣東作家李婷散文集《圭江流韻》,收集了作者50餘篇散文作品。李婷老師的文章,確實已經讀過不少,是這兩年我注意到的網刊「出鏡率」較高的作者之一。她的作品,情感濃厚,文字如其人充滿靈性和嫵媚。我們開會時幾次見面,穿着得體而漂亮的李婷小妹,為人熱情,對老同志總是如此謙虛而周到。李婷不僅勤奮筆耕,而且善於觀察,她寫圭江、樓觀、曲阜、淄博、泰山、鬼門關、婁山關等等,走到哪寫到哪,我記得去年她去了趟山東,回去後竟然一口氣寫了四五篇優美散文。李婷寫遊記、寫觀感,寫出了風格,寫出了味道,內中不乏歷史考證研究之筆,我想,沒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和素養,是寫不成的。北流圭江,風韻流淌,才女從這裡出發,走向美麗的遠方。

秦皇島作家肖萌的《心向大海的魚》,是由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紅孩作序的一本散文集。「粉色宮蕊枝頭俏,輕風彩蝶花間舞。」「陽光的塌陷和坍圮隨着夕陽的餘暉慢慢陷落,隨着最後一抹雲彩的淡出,落寞地消失在天邊。」「辛曉琪的味道已經過時了。我想用時間的概念喚醒他自語般的沉迷和陶醉。」你讀了這些詩畫般的文字,會想到怎樣的情景、內心會有怎樣的升騰呢?我不知道肖萌的年齡,但已體味了當代女青年的情愫。她是專業導演,善於交流,內心世界豐富。她的作品,顯示出散文的文字美,令人過目不忘。淺吟低唱,又似輕歌曼舞,都表現出強烈的人文思想,這也是作品的內涵和精髓。

山東作家王艷秋的三本散文集:《炊煙里的日子》《艷陽之秋》《雲深不知處》,泱泱90多萬字。這位榮成作家的作品,大都是精短文章,千八百字的為多。別看篇幅短,內容卻極為豐富,她是在用敏銳的眼睛,去捕捉生活的瞬間,覓得其中的精彩,這是作家的功夫。游遍八方,記錄百態,一山一海一夢間,處處有故事;一紙墨香寫紅塵,處處有思想。看來,她的靈感隨時會爆發出來,隨時精心釀出一篇篇詩意佳作。生活中的她,馳騁商海,卻偏偏與文字結緣,喜歡詩意的生活。我想,對於所有處在金錢交易前沿地帶的生意人、商人來說,這種高尚的生活方式,是十分難得的。

作家崔斌的新作《人間四月》,是新近收到的。這也是一位豪爽而風趣的山東大漢。他的作品具有較深功底,文字考究,思路宏闊。故事敘述和人物對話較少,卻以素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幅美圖。有的寥寥數語,簡短如詩,幾乎就是一首美妙的散文詩,而其中蘊藏的內涵和哲理,卻豐富無比。比如人們遊山玩水,多為讚美大自然賜予的美好,而崔斌老師想到的卻是山的迷茫,山的困惑,「那頂峰雲霧繚繞,難道要說你是永遠的惑?」林無靜樹,川無停流。如此視角,意味深長,寓意令人思索。

袁明秀,是一位陝西作家,居住在安康市。她的作品集《蜀河往事》,裝幀精美,文字清新。筆下蜀河的流淌,村落的遠去,沙湖的守望,梔子花的美艷,無不顯示出作者的溫潤心境。看了這部書,我知道了蜀河——一條跟四川簡稱同名的河,因為她的家鄉,就在川陝渝鄂四省市的交界處。她如果說句地道的家鄉話,肯定跟關中一帶大不同的,陝西各地的方言本來差別就很大。文如其名,人亦如其名,身形苗條、面目清秀的袁老師,也是集體活動的活躍者,嗓音清亮的她,與幾位陝西老鄉的男女對歌,成了東方散文和新銳散文歷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江西作家汪雲飛的作品《如夢似幻情依舊》,看書名和封面設計,似女士之作,實為七尺男兒。作者涉獵文學種類較多,尤以短篇小說、微小說和散文見長。他的文字充滿浪漫色彩,也不乏對歷史的思索,包括對家鄉東鄉人文歷史的記載。有幾篇是專門討論我國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的,汪先生寫道:「四百多年來湯顯祖的文品、人品、美德一直散發着迷人的馨香。」不朽《牡丹亭》,美景春常在。我感到,他熱愛東鄉,熱愛湯顯祖,無論寫家鄉故舊,還是革命聖地,寫作的文風一定深受那位「臨川人傑」的感染和鼓舞,這是繼承和弘揚的價值。

總而言之這些作品中,不乏感人篇章和優雅情節,甚至稱得上美妙高尚之作。而其它新書,有些已寫書評,有的尚未讀到,故而不多贅述。

我的書架上有幾千冊圖書,擺滿兩面牆壁。文學新作不斷擺進去,一些專業書籍就得讓路,另找地方存下,可見學經濟的我對於本專業是多麼不上心!西晉名士阮孚有言:「泓崢蕭瑟,實不可言。每讀此文,輒覺神超形越。」能夠幽雅恬靜,使人讀後神清氣爽,就是詩文的魅力所在。有時候,文學作品不需要多麼華麗和高深莫測,也未必追求一定的模式。一個人如果經常性地囿於自己的知識、習慣而衡量和評判事物,可能會陷入主觀的泥潭之中。我們每個作家,都在求索的路上,沒有止步。我所分析的這些五彩斑斕的文章,無論成熟還是正在成熟,風格各異,各有千秋。讀這些書,我未必能夠領悟要旨取其精華,至少已感受到了其中的精彩。淡看浮華且捧讀,又以書會友,這已足夠。[1]

作者簡介

李錫文,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