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泸州雨坛彩龙」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滇藏叶下珠</big> ''' |- | File:123223.jpg|缩略图|居中|[h…”)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3: 行 3: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滇藏叶下珠</big>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泸州雨坛彩龙</big> '''
  
 
|-
 
|-
  
 
|  
 
|  
[[File:123223.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jpg&type=1#simple_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9151411.htm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File: 泸州雨坛彩龙.jpg|缩略图|居中|[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0604/d64a00919c834e2ba3348b63b34a62ee.jpe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6%B3%B8%E5%B7%9E%E9%9B%A8%E5%9D%9B%E5%BD%A9%E9%BE%99&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行 19: 行 19:
  
 
|}
 
|}
 +
'''泸州雨坛彩龙'''是四川省地区的传统舞蹈。
 +
 +
四川泸州雨坛彩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龙舞表演艺术被誉为“东方活龙”。清光绪十八年左右,当地艺人将原有的“草把龙”改成彩龙,到1919年,出现了第一条雨坛彩龙。自此每逢年节或婚丧嫁娶,当地百姓都要舞彩龙。
 +
 +
2006年,泸州雨坛彩龙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基本内容'''==
 +
 +
中文名:泸州雨坛彩龙
 +
 +
申报地区:四川省泸县
 +
 +
遗产编号:Ⅲ-4
 +
 +
地区:四川省
 +
 +
遗产类型:[[传统舞蹈]]
 +
 +
申报时间:2006年
 +
 +
=='''东方活龙'''==
 +
 +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
 +
清光绪十八年左右,当地艺人将原有的"草把龙"改成彩龙,到1919年,出现了第一条雨坛彩龙。自此每逢年节或婚丧嫁娶,当地百姓都要舞彩龙。
 +
 +
=='''活龙活现'''==
 +
 +
雨坛彩龙的表演重在一个"活"字。表演时,要求舞龙者"动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显神色",人与龙的情感交融一体。表演中,龙与宝纠缠连绵,使观赏者不仅从中领略到巨龙夺宝的恢弘气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中国龙鲜活灵动的生命情态及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
 +
[[雨坛彩龙龙体]]造型也别具特色,与当地建于明代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龙脑桥"的主龙头极其相似,龙头彩绘精美,其形额高嘴短,双目纵突能动,下颌开合自如,形象雄壮憨愚兼而有之。龙目纵突能动,下颌开合自如,形象雄壮憨愚兼而有之。龙身长30米,共13节,龙体浑圆灵活:龙尾是长于龙头的鲢鱼状,紧随龙身起伏摇摆,舞动之中颇含诙谐,富有情趣。
 +
 +
=='''套路丰富'''==
 +
 +
雨坛彩龙表演中套路丰富,在漫长的表演实践中,[[雨坛彩龙]]的传人们不断更新、丰富表演内容,形成了完整的表演套路和
 +
 +
经典的动作造型,在连贯变化的太极图形中相继呈现"龙出洞"、"龙夺宝"、"龙拖宝"、"龙抱蛋"、"龙擦痒"、"龙叹气"、"龙滚宝"、"跳龙门"、"龙脱衣"、"龙翻滚"、"龙砌塔"、"龙背剑"、"太子骑龙"、"黄龙滚"等数十个动作,最大限度地展示了人们对龙的想象。。整个表演以热烈并川味浓郁的锣鼓吹打乐伴奏,音乐紧密配合龙的表现情绪和动作速度,既有旋律的可听性,又增强了龙舞场面的恢弘气势。鉴于此,"雨坛彩龙"曾获得"东方活龙"的美誉。
 +
 +
=='''传承发展'''==
 +
 +
[[泸州雨坛彩龙]]历史悠久,是地处龙洞山的雨坛人设坛耍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圣物,曾多次参加全国各种大型庆典活动,并于1985年,被国家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新中国建立后,雨坛彩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曾参加四川省民间舞蹈比赛获得殊荣,并参加了在京举行的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汇演。
 +
 +
以艺人罗银坤等罗氏兄弟为代表,构成了雨坛彩龙的传承人系统。<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589354175119935&wfr=spider&for=pc   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雨坛彩龙领衔群龙闹元宵],封面新闻, 02-24</ref>在当代,这个传人系统大大拓展,不仅有一批青年人加入,而且重庆、铜梁、成都等地还派人来学艺,雨坛彩龙的流布区域由此得到了扩展。时下,雨坛彩龙同样面临新时代的挑战,急需建立保护和传承机制。
 +
 +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泸州雨坛彩龙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参考文献'''==
 +
 +
{{Reflist}}
 +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於 2021年10月20日 (三) 15:26 的最新修訂

瀘州雨壇彩龍

瀘州雨壇彩龍是四川省地區的傳統舞蹈。

四川瀘州雨壇彩龍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浪漫的龍舞表演藝術被譽為「東方活龍」。清光緒十八年左右,當地藝人將原有的「草把龍」改成彩龍,到1919年,出現了第一條雨壇彩龍。自此每逢年節或婚喪嫁娶,當地百姓都要舞彩龍。

2006年,瀘州雨壇彩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瀘州雨壇彩龍

申報地區:四川省瀘縣

遺產編號:Ⅲ-4

地區:四川省

遺產類型:傳統舞蹈

申報時間:2006年

東方活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信奉的祖先;龍舞是華夏精神的象徵,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合力、奮發開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內涵,是中國人在吉慶和祝福時節最常見的娛樂方式,氣氛熱烈,催人振奮,是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清光緒十八年左右,當地藝人將原有的"草把龍"改成彩龍,到1919年,出現了第一條雨壇彩龍。自此每逢年節或婚喪嫁娶,當地百姓都要舞彩龍。

活龍活現

雨壇彩龍的表演重在一個"活"字。表演時,要求舞龍者"動於中而形於外","心有性情,手顯神色",人與龍的情感交融一體。表演中,龍與寶糾纏連綿,使觀賞者不僅從中領略到巨龍奪寶的恢弘氣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中國龍鮮活靈動的生命情態及不屈不撓的民族性格。

雨壇彩龍龍體造型也別具特色,與當地建於明代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龍腦橋"的主龍頭極其相似,龍頭彩繪精美,其形額高嘴短,雙目縱突能動,下頜開合自如,形象雄壯憨愚兼而有之。龍目縱突能動,下頜開合自如,形象雄壯憨愚兼而有之。龍身長30米,共13節,龍體渾圓靈活:龍尾是長於龍頭的鰱魚狀,緊隨龍身起伏搖擺,舞動之中頗含詼諧,富有情趣。

套路豐富

雨壇彩龍表演中套路豐富,在漫長的表演實踐中,雨壇彩龍的傳人們不斷更新、豐富表演內容,形成了完整的表演套路和

經典的動作造型,在連貫變化的太極圖形中相繼呈現"龍出洞"、"龍奪寶"、"龍拖寶"、"龍抱蛋"、"龍擦癢"、"龍嘆氣"、"龍滾寶"、"跳龍門"、"龍脫衣"、"龍翻滾"、"龍砌塔"、"龍背劍"、"太子騎龍"、"黃龍滾"等數十個動作,最大限度地展示了人們對龍的想象。。整個表演以熱烈並川味濃郁的鑼鼓吹打樂伴奏,音樂緊密配合龍的表現情緒和動作速度,既有旋律的可聽性,又增強了龍舞場面的恢弘氣勢。鑑於此,"雨壇彩龍"曾獲得"東方活龍"的美譽。

傳承發展

瀘州雨壇彩龍歷史悠久,是地處龍洞山的雨壇人設壇耍龍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聖物,曾多次參加全國各種大型慶典活動,並於1985年,被國家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一書。新中國建立後,雨壇彩龍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曾參加四川省民間舞蹈比賽獲得殊榮,並參加了在京舉行的全國專業團體音樂舞蹈匯演。

以藝人羅銀坤等羅氏兄弟為代表,構成了雨壇彩龍的傳承人系統。[1]在當代,這個傳人系統大大拓展,不僅有一批青年人加入,而且重慶、銅梁、成都等地還派人來學藝,雨壇彩龍的流布區域由此得到了擴展。時下,雨壇彩龍同樣面臨新時代的挑戰,急需建立保護和傳承機制。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瀘州雨壇彩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