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泸水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泸水市,为云南省县级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所辖,州政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西部,北与福贡县接壤,东北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毗邻,东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相邻,南靠保山市的隆阳区,西南连腾冲市,西与缅甸接壤,国土面积3203.04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36.24公里,占云南省边境线的3.36%。

截至2015年末,泸水辖6镇3乡,总人口17.8758万人(2014年)。泸水市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怒族等2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泸水县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境内雄奇险秀的峡谷山川,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

2015年,泸水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1.87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9195元、4877元。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泸水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位于东经99'34"一99'09",北纬25'33"一26'32"之间,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云龙两县相邻,南接保山市,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福贡县。最大横距58公里,最大纵距108公里,面积3203.04平方公里,驻地六库距云南省会昆明569公里。

地形地貌

泸水市地形大势以一江两山为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处横断山脉南端的滇西纵谷区:东部碧罗雪山与西部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境内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高峰林立。

泸水市境内最高点为称杆乡的丫扁山峰,海拔4161.6米,最低点为上江镇的石头寨,海拔738米,相对高差3423.6米,形成了典型的“V”字型高山峡谷地貌景观。地表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地势崎岖,以及”山高谷深,平地少”是泸水全境地貌的最大特点。 ==地形地貌== 

气候

泸水市属印度洋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主要受印度洋热带季风的影响,表现为干湿明显,同时受复杂的地形背景和大气环游的影响,地域差异明显,地形气候,地方性气候和局部性小气候十分突出,有“一江 两山 三气侯”“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之说,立体气候特别明显,从怒江谷底到山顶有亚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气候带,具有较典型的垂直气候带谱,气候垂直变化规律十分明显。2014年,六库年平均气温21.2摄氏度,年降水量747.6毫米。

水文

怒江流经泸水市境内有120公里,支流有53条,伊洛瓦底江水系流经该市片马镇有5公里。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截至2014年,泸水市水能理论蕴藏量约为55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550.5万千瓦。

矿藏资源

截至2014年,泸水市境内主要矿产有铁、铜、铝、锌、锑、铍、银、大理石、花岩石、水晶、硅等。已探获金属矿储量17万吨,其中,锡钨2.15万吨,铅锌14.85万吨;非金属矿储量498.36万吨,其中,大理石51.4万吨,煤137万吨,地热15.76万吨,硅294.2万吨。

生物资源

据2007年怒江州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泸水市江河水域中鱼类有55种,其中土著经济鱼类42种。

2015年,泸水市新增营造林面积2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2%。世界第五种金丝猴在境内保护区发现并命名为“怒江金丝猴”。境内有兽类140多种,鸟类3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羚羊、白眉长臂猿、印度虎、金钱豹、穿山甲、毛额黄麂、水鹿以及红腹角雉、绿孔雀、白鹇、锦鸡等。境内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其中桶木、铁杉、红椿、鹅掌楸、桢楠、水莲、垂枝香柏、白克木、大树杜鹃、红豆杉、杜仲、厚朴等20多种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泸水市总人口17.8758万人(户籍人口),其中非农业人口4.3531万人,占总人口的24.35%。人口自然增长率7.45%。

民族

2014年,泸水市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彝族、景颇族、怒族、傣族等12个主要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5.8344万人,占总人口的88.58%。傈僳族人口10.9833万人,占总人口的61.4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