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瀘水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瀘水市,為雲南省縣級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所轄,州政府所在地,位於雲南省西部,北與福貢縣接壤,東北與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毗鄰,東與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雲龍縣相鄰,南靠保山市的隆陽區,西南連騰衝市,西與緬甸接壤,國土面積3203.04平方公里,國境線長136.24公里,占雲南省邊境線的3.36%。

截至2015年末,瀘水轄6鎮3鄉,總人口17.8758萬人(2014年)。瀘水市境內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怒族等21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7%。瀘水縣地處橫斷山脈縱谷地帶,境內雄奇險秀的峽谷山川,是「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和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

2015年,瀘水市地區生產總值達41.87億元,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19195元、4877元。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瀘水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位於東經99'34"一99'09",北緯25'33"一26'32"之間,東靠碧羅雪山,與蘭坪、雲龍兩縣相鄰,南接保山市,西與騰衝縣和緬甸聯邦共和國毗鄰,北連福貢縣。最大橫距58公里,最大縱距108公里,面積3203.04平方公里,駐地六庫距雲南省會昆明569公里。

地形地貌

瀘水市地形大勢以一江兩山為主體,地勢北高南低,地處橫斷山脈南端的滇西縱谷區:東部碧羅雪山與西部高黎貢山夾怒江由北向南縱貫全境,境內東西兩大山脈縱橫交錯,高峰林立。

瀘水市境內最高點為稱杆鄉的丫扁山峰,海拔4161.6米,最低點為上江鎮的石頭寨,海拔738米,相對高差3423.6米,形成了典型的「V」字型高山峽谷地貌景觀。地表山峰林立,溝壑縱橫,地勢崎嶇,以及」山高谷深,平地少」是瀘水全境地貌的最大特點。 ==地形地貌== 

氣候

瀘水市屬印度洋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氣候主要受印度洋熱帶季風的影響,表現為乾濕明顯,同時受複雜的地形背景和大氣環遊的影響,地域差異明顯,地形氣候,地方性氣候和局部性小氣候十分突出,有「一江 兩山 三氣侯」「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之說,立體氣候特別明顯,從怒江谷底到山頂有亞熱帶,溫帶,寒帶三個氣候帶,具有較典型的垂直氣候帶譜,氣候垂直變化規律十分明顯。2014年,六庫年平均氣溫21.2攝氏度,年降水量747.6毫米。

水文

怒江流經瀘水市境內有120公里,支流有53條,伊洛瓦底江水系流經該市片馬鎮有5公里。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截至2014年,瀘水市水能理論蘊藏量約為552萬千瓦,可開發利用550.5萬千瓦。

礦藏資源

截至2014年,瀘水市境內主要礦產有鐵、銅、鋁、鋅、銻、鈹、銀、大理石、花岩石、水晶、硅等。已探獲金屬礦儲量17萬噸,其中,錫鎢2.15萬噸,鉛鋅14.85萬噸;非金屬礦儲量498.36萬噸,其中,大理石51.4萬噸,煤137萬噸,地熱15.76萬噸,硅294.2萬噸。

生物資源

據2007年怒江州漁業資源調查結果顯示,瀘水市江河水域中魚類有55種,其中土著經濟魚類42種。

2015年,瀘水市新增營造林面積27.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6.2%。世界第五種金絲猴在境內保護區發現並命名為「怒江金絲猴」。境內有獸類140多種,鳥類300多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有羚羊、白眉長臂猿、印度虎、金錢豹、穿山甲、毛額黃麂、水鹿以及紅腹角雉、綠孔雀、白鷳、錦雞等。境內有高等植物1000多種,其中桶木、鐵杉、紅椿、鵝掌楸、楨楠、水蓮、垂枝香柏、白克木、大樹杜鵑、紅豆杉、杜仲、厚朴等20多種為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瀘水市總人口17.8758萬人(戶籍人口),其中非農業人口4.3531萬人,占總人口的24.35%。人口自然增長率7.45%。

民族

2014年,瀘水市境內居住着傈僳族、白族、彝族、景頗族、怒族、傣族等12個主要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5.8344萬人,占總人口的88.58%。傈僳族人口10.9833萬人,占總人口的61.4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