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蔡伦纸文化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洋县蔡伦纸文化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龙亭镇,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封地和墓地——蔡伦墓祠仅一墙之隔。南临西汉高速公路,北背108国道,南北各距此两条公路300米。蔡伦纸文化博物馆位于墓祠区西部,占地4300平方米。全馆分南院、北院两大部分。南院的主体建筑为花木掩映之中的“蔡伦纸文化陈列室”。
历史沿革
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址所在地蔡伦墓祠始建于东汉元嘉元年(151年),占地23500平方米,为我国东汉时代龙亭侯、造纸术发明人蔡伦的长眠之地。蔡伦历侍五代帝王,于元兴元年(105年)发明了植物纤维纸,元初元年(114年)被封为龙亭侯,建光元年(121年)因受宫廷斗争株连服毒而自杀于龙亭。30年后汉桓帝为蔡伦平反昭雪,下令在此将其重葬。在蔡伦墓祠区的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拜殿、献殿、正殿、垂花门、墓塜、寝殿和明月池,中轴线两侧则各有钟楼、鼓楼、乐楼、东西厢房等建筑。墓塜高大,呈覆斗状,墓前有9通明清等朝代礓和蔡伦谱系碑,还有众多石像生。墓区现仍存留千年古柏18株。历史上,曾有唐代德宗皇帝李适为避朱泚与李怀光兵变而驻跸蔡伦墓祠,并为其题写“蔡侯祠”匾额[1]。民国时大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为其留有“蔡伦墓”之手迹。上世纪80年代,大书法家、原全国佛协主席赵朴初曾为其题写“蔡伦墓”。
建筑布局
蔡伦纸文化博物馆位于墓祠区西部,占地4300平方米。全馆分南院、北院两大部分。南院为造纸史展示区,是“纸文化陈列室”,主要展示纸的起源、造纸术在历代的发展,以纸为载体的书画作品、历代有关纸的文献记载及造纸术的传播过程;北院则为1900年前蔡伦发明的“蔡侯纸”的工艺流程演示区,建有廊式“仿汉纸坊”,展示较古老的手工抄纸的整个流程,真实再现汉年“蔡候纸”抄造的全部过程。
南院的主体建筑为花木掩映之中的“蔡伦纸文化陈列室”。陈列室建筑为歇山顶,五大间。陈列室以翔实丰富的史料展现出世界造纸术的起源、传播和发展,歌颂了我国古代科学家蔡伦发明和推广造纸的丰功伟绩。南院的另一建筑是古色古香的“四宝斋”。此斋藏有以汉代蔡伦造纸[2]的方法抄造出来的构皮手工纸和其他文房用品,供游客参观购买。
北院为一园林式建筑,是整个博物馆的主体部分。院内依次建有构纸原料(构皮)储存坊、沤料坊、蒸料坊、除杂坊、碓坊、切料坊、抄纸坊、焙纸坊等手工造纸作坊,通过手工造纸艺人的演示,完整再现古老“蔡侯纸”制作的23道主要工序。观众亦可亲自动手,与艺人互动,身着汉装,操作工序,亲身体会手工造纸的感觉、乐趣,体会古人的创造力。
视频
洋县蔡伦纸文化博物馆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有一只鸟,让一个县,名扬天下。这个县,叫洋县。这个鸟,叫朱鹮。 ,搜狐,2018-04-04 1
- ↑ 艺术沉淀:蔡伦与造纸术 (上) ,搜狐,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