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洗发香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洗发香波

洗发香波,是指一种具有去头屑功能、 焗油功能和染发等功能的护发产品。洗发水中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份的综合作用能起到清洁头皮和头发的功能。通常洗发露中最能起作用的成份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起着清洁头发和头皮的作用,当洗发液与水混在一起时能产生泡沫,不过泡沫的多少并不能反映出清洁能力的强弱。

组成成分

洗发水一般采用硫酸脂肪醇三乙醇胺氢氧化胺的混合盐、十二酸异丙醇酰胺、甲醛、聚氧乙烯羊毛脂、香料、色料和水作为原料。

用在洗发水方面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铵)、椰子油二乙醇酰胺(6501)、甜菜碱(CAB-35)、季胺盐柔软剂,以及一些功能性添加剂:硅酮滑爽光亮剂、甘宝素去屑止庠剂珠光剂、防腐剂、香精、色素等。[1]

1、主表面活性剂,这主要是一些带脂肪链的盐,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它们的作用就是清洁功能,洗净你的秀发,是香波泡沫好坏的决定者。

2、辅表面活性剂,由一些两性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它们的作用就是辅助主表面活性剂,清洁头发,同时可以降低刺激性,改善香波外观。

3、调理剂,该组分主要是由一些大分子量和小分子量混用的一些阳离子。头发基本上是带负电荷的,这些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因此很容易吸附上去,带给头发柔软和易于梳理的效果。

4、顺滑剂,这在香波配方中同样重要,它一般指一些高分子量高粘度的硅油,它们吸附在每一根头发表面,形成很顺滑的薄膜,令头发顺滑、健康、自然。

5、香波都是有稠度的,这不可避免的要用到一些心头稠度的成分。[2]

6、香精,香波的香型有较大范围,有花香调的,也有青香草香调的,视南北还有区别,不过,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就是结合产品的概念,带给消费者最佳的享受。

洗发香波1.jpg

主要功能

洗发水的基本功能就是清洁,对病理性头屑、脱发等问题根本无能为力,很多"功能"只不过是商家推销的噱头。目前买的洗发水,如果追求头发柔顺,就很容易令头发油腻、脏、塌。想追求头发清爽,又很容易令头发粗糙、干、飞散、修复性能差。这两者本身就互为矛盾,很难同时做得到。

消费者选择洗发水时,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发质特性,是油性、中性还是干性发质,再选择合适的洗发水;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不同品牌的洗发水配方会有所不同,目前很多洗发水都未标明具体成分,个别标注的成分也未必存在。

有些洗发水宣称含有皂角、首乌、当归、人参等中药成分,专家表示,医学证明它们对头皮和头发有滋养作用,可通过外洗的方式对头皮和头发是否有滋养作用,还没有被证实,很多商家夸大了这类洗发水的功效。

产品种类

一种是偏油腻的发水,很容易积聚,相对来说容易冲洗,头发不打结,也容易梳理。但干发后就感觉油光光的,第2天就感觉很脏,不干净,而且头发很塌,让人感觉没洗头。

一种是偏干涩的发水,洗头时头发涩,难冲洗,头发容易缠结,湿梳时很涩,易断,容易就掉头发。干发时毛燥乱飞,发尾开叉,很散,就是我们俗称的"狮子头",还容易产出头皮屑,头发越用越干,越用越暗,越用越少。

选购方法

洗发香波2.jpg

秀发变脏的原因包括灰尘与造型剂的残留,另一点就是头皮所分泌的油脂及汗渍,因此建议要选择洗净力适中、具有细致泡沫,及刺激性小的洗发液。

若使用洗净力过强的洗发液会让毛发必须的脂肪成分过度掉落,因此头发会太过干燥或容易生成头皮屑。这也就是常听人说洗头会掉发、容易让头发变得毛燥且有头皮屑的原因。

不论选择什么样的洗发水,首先应该记住的是,不要每天都用洗发水,这会洗掉头发本身的油脂,使头发和头皮干燥。其次,应该隔一天用一次洗发水;如果头发已经干燥受损或者是卷曲的,应该选择一种有滋润作用的洗发水,含天然油脂如鳄梨油的产品对理顺乱发很有效果,也可以使用含有人工合成润滑成分的洗发水;如果头发始终闪闪发光如打了发蜡,应该选择专供油性发质使用的洗发水,或者含有茶树油的洗发水。不要使用含有酒精和含有碱性的洗发水,虽然可以有效去除油脂,但它也会损伤头发并且使头皮干燥。如果是干性发质,一般要选用滋养性的洗发水外,也可以选择护发素或发膜的使用,使秀发得到更多的滋润,也可以定期做头发护理。

另外,浓度并不能成为衡量洗发水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并不是越浓的洗发水就越好,稀一点的就不好。无论新牌子还是老牌子,最好选择自己洗着舒服顺爽,又感觉不伤发质为宜。

按成分选择,中药组方调养头皮,效果显著。

看成分选择:中药组方产品,比如含有皮哨子侧柏叶苦参何首乌等等中药成分,能够调养头皮,恢复头皮生态环境平衡的产品,能够预防头油头痒头屑多等问题。

干性头发:在洗发水的选择上应注重其是否具有保湿滋润作用,这样,你的秀发才能像皮肤一样深呼吸。

油性头发:控油爽发型的洗发水,让油性头发长时间保持干爽和舒适。

脆弱发质:最好选用含营养成分的洗发水来护理。

洗发香波3.jpg

正常发丝:等头皮和发丝都已经自然冷却后,选择适合自己发质的洗发水和护发素,用接近头皮温度的清水,彻底清洁。

洗发水一定要选用针对性的,因为每个人的发质不相同,头发的状态也不一样,所以用的洗发水也不一样。 基本分类:

1、温和的洗发水,适合于普通的发质;

2、强力滋润型的洗发水,适合头发特别干燥、细幼的发质;

3、针对受损性的洗发水,比如是针对长期染、烫所造成头发的伤害,是护理性的洗发水;

4、去头屑的的洗发水,含有特有的抑制和去头屑的成分;

5、深层洁净洗发水,可以深入头发彻底清洁在头发的化学残渍,使头发恢复以前的状态;

6、二合一的洗发水,可以将洗发护发两者合一,一次完成。

二合一洗发水缺点:二合一洗发水没有洗发水和护发素分开的好。二合一洗发水从清洁上来说可能比较好;但从护发上来说,刚洗完头发还觉得比较顺,可是后来就比较干。

使用方法

10招教你正确使用洗发水

1.用洗发水之前要将头发彻底打湿:更好的洗掉污垢,避免伤害头皮。

2.洗发水在手掌上揉搓后在涂到头发上:减轻头发的负担,防止碱性物质残留。

3.洗发时间最短不能少于3~5分钟:尤其是后脑勺附近容易堆积油脂,比起其他部位更要花时间清洗。

4.不要光洗头发,重视清洗头皮:皮脂堆积在头皮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头屑,也容易掉发。

洗发香波4.jpg

5.洗发水要彻底冲洗干净:冲一遍绝对不够,用护发素之前先要将头发冲洗几遍。

6.在家也可以尝试头部按摩:用指尖部分而非指甲轻柔按摩头皮3周,可以起到放松作用。

7.正确把握洗发水的作用:清除头发污垢和皮脂,改善头发生长环境,与护发素功效不同,不可互相取代。

8.不可一天内洗两次头:过度打开毛鳞片造成头发损伤,也会洗掉必要的油分。

9.花点时间找找适合自己的洗发水:只用一两次就下判断有点轻率,持续使用的效果才是判断的根据。

10.随着季节换用不同的洗发水:季节不同头发状况也不同,一直用同一种洗发水不可能达到最好的护发效果。

去屑洗发水怎么用才正确

"59%的女性和63%的男性一直受到头屑的困扰"。

"头屑已成为仅次于脱发的第二大头皮问题"。

洗发香波5.jpg

不久前,来自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头皮健康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成年人中,头皮瘙痒、紧绷、头屑脱落已经不再是小毛病,它们成了头皮健康出现隐患的预警信号。

头屑的产生与洗头频率无关

相当一部分人以为,头屑的产生是洗头过勤造成的;其余人则认为,头屑是头皮不够干净造成的。

实际上,头屑的产生和洗头频率并没有直接关系。正常头皮细胞的更替周期是28天,皮屑细胞完全成熟后,以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细胞剥落。不成熟的细胞到达皮肤顶层,便以肉眼可见的碎片剥落,形成头皮屑。

一位专家说,事实上,90%以上的人是生理性头屑,即正常新陈代谢产生的,他们需要的只是健康的日常护理。"洗头的频率也不用过高,平均一周两到三次就可以了"。

去屑洗发水很重要

头皮研究中心的这份报告还显示,在庞大的"头屑烦恼族"中,有30%的男性和25%的女性,从未使用过去屑洗发水,或曾经使用但现在已不再使用。对此,这位专家强调,一旦感到头皮瘙痒,说明已经有了要出现大量头屑的趋势,应该立刻使用去屑洗发水,搭配使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去屑护发素,效果会更好。这里,再介绍一下应该如何正确洗头和更有效的去屑方法。

正确的洗头方法:将洗发水在掌心揉出丰富的泡沫,然后轻轻按摩,使洗发水与头皮充分接触,尽量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冲洗。

加点儿盐效果更好:在使用洗发水的同时,加入一小匙浴盐或食盐,然后洗净,每星期至少1―2次。不仅去屑,秀发还能重现往日光泽。

洗发香波6.jpg

日常护理不可少

平时洗头要注意一些小细节。"很多人喜欢用很热的水洗头,一来觉得舒服,二来怕感冒,这是完全错误的。过热的水温会让头屑更疯狂地滋长,正确的水温应该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

另外,还要尽量买一些齿部稍圆的梳子,以免对头皮造成过度刺激。

同时,专家还强调,那些染、烫过的头发由于受损,头皮也更脆弱些,尤其需要精心打理。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偷懒,让头屑肆意起来。

身体健康很关键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某一个时期,由于精神压力大、身体状况不好,会有更多的头皮屑悄然落于肩头。没错,心情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头皮的健康。

所以,试着让自己从焦虑中走出来吧,你可以运用冥想、瑜伽调节情绪,设法使自己处在稳定而松弛的精神状态中。这样,头屑也会跟着安静下来。

另外,均衡的营养、清淡的饮食结构,同样可以让秀发炫起来。常主任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和甜食,多摄取碱性和富含维生素B2、B6的食物,如牛奶、蔬菜、水果、海藻等,避免过多的酸性食物。

洗发香波7.jpg

避免频繁使用

使用去头屑洗发水并不是对付头皮屑的最好办法,不宜频繁用去头屑洗发水。

因为毛发与毛发间相互摩擦使头发表层的毛鳞片受到损伤,当毛鳞片受损害时就无法保持必要的湿润度,为了要避免这种问题,细致的泡沫就可以减缓毛发间的摩擦,达到缓冲的机能。

最后就是刺激性,头皮是细胞与细胞间紧密的排列,再覆盖一层皮脂膜,若使用不当的洗发液,则容易造成皮脂膜的破裂,使得洗发液的化学成分侵入体内,对健康造成伤害。

自制方法

柑桔类

用1/4杯市售洗发水和水、2汤匙新鲜的柠檬汁、1汤匙新鲜的柑桔类果皮作原料,混合所有的原料,并将混合物慢慢加热,但不要煮沸(或是用高温微波加热1-2分钟),等它冷却后装进有密封盖的塑料瓶里保存。柠檬汁对发丝有温和的漂白效果,能轻易祛除多余的皮脂。

啤酒型

用1杯啤酒、1杯市售的洗发水就行。把啤酒倒进小平底锅里用中火加热至沸腾直到啤酒浓缩到原来的1/4量。再加入市售洗发水搅拌均匀倒进干净的空罐中。啤酒能改善发质促进头发发出光泽。

橄榄油型

原料是1/2杯水、1/4杯橄榄油和1杯温和的洗发水。把这些材料混合搅拌成柔顺的糊状倒进瓶子里随用随取。橄榄油能增强发丝的韧性滋润干性发质如果加入少许香水,还可让头发散发出迷人的香味。长期使用让头发光泽柔顺,掉发减少。

洗发香波8.jpg

生姜类洗发水

煮生姜水洗头治疗脱发:就是把两三块生姜(一定要用老姜)切小,放在锅里加水小火煮,煮到汤汁变得很黄很黄的,有浓烈姜味溢出时过滤就可以了。等姜水冷却成温水就可以洗啦,一定要泡到头皮。不过千万注意别把姜水弄到脸尤其是眼睛上,很疼。可以每隔1天洗1次或者一周2次。此方法用于洗完头之后,泡完生姜水后可洗可不洗。

蛋白质型

据护发专家说,含有40%到50%蛋白质的洗发水可以促进头发的弹性和光泽,并能修护干燥受损的头发。如果自己制作洗发水,就可以提高洗发水中蛋白质的含量。方法是:把鸡蛋的蛋白和蛋清分开,用打蛋器把蛋白打到起泡,然后加入约两次用量的市售洗发水搅拌均匀,把一半的蛋白洗发水倒在头发上。等5分钟后再洗掉;利用剩下的蛋黄按摩头皮和头发,等5分钟后再用温水洗净;最后用剩余的蛋白洗发水再洗一次,再用清水完全冲洗干净就行了。这些天然洗发水所用的素材,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只是记住洗完头之后,用清水冲洗头发。不过呢,这些天然洗发水要尽快用完才好。如果还懒得动手,可以在市售洗发水里添加几滴柠檬汁或是药草茶,喜欢让头发颜色变淡的可以加入甘桔菊,加深发色的则添加鼠尾草或是迷迭香,不过加了天然添加剂的洗发水就不会有太多泡沫了。

洗发水基本成份:


成份 含量(%)

水 63.75

AES-A(70%) 16.0

K12-A(70%) 5.0

CAB(30%) 2.5

6501 3.0

洗发香波9.jpg

柠檬酸 0.15

水溶性羊毛脂0.3

DC-1352 2.5

珠光浆 4.0

鉴别方法

据相关专家介绍,看一个洗发水的好坏,有以下几点:

1、先看包装。一般好的洗发水包装都很精致,做工很细,用的材质塑料都很硬,且色彩用的很正而且柔和,接口处严密,无裂痕,上面的字都印的很清晰;

2、闻香味。越好的洗发水味道越淡而且接近自然的味道,比如水果味,清淡不冲鼻,而且用之后持久幽香;

3、看泡沫。一般好的洗发水很好打泡,用一点点加一些水就能起很多泡沫,而且泡沫越细越好;

4、看洗发水的膏体是否细腻。越好的越细腻,不会存在疙疙瘩瘩,而且膏体连贯,粘性大 ,流的时候粘粘的,流动不快;也有极少数的发水添加了植物或者生物成分,并引起不连贯效果,不过这些成分对头发是非常有益的;

5、极易冲洗干净。冲的时候很容易就冲洗干净,而且没有粘腻的感觉;

6、用完后的感觉。应该头发轻盈,而且自然顺滑,不会有梳不通的现象。

随着日常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洗护产品需求亮也相继增加,因此也应运而出一大批日化产品厂商,其中也难免参杂只追求利益,而轻视洗发水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现象发生,关于劣质洗发水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有:

洗发香波0.png

活性物影响洗发水效果

洗发水的主要成分是有效物(又叫活性物),它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洗发水的洗涤效果好坏。含量少,洗涤效果就不好。由于该活性物价格比洗发水里的其它含量都贵,所以一般假冒伪劣的洗发水都是在这一项目上做文章,往往大都达不到

酸碱度影响发质

另外,影响掉头发的物质主要是洗发水里的PH值(即酸碱度),人的皮肤对酸碱度承受能力一般在5.0左右,根据QB/T1974-94的标准要求,洗发水的酸碱度是在4.0-8.0之间。若酸碱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就容易使头发脱落或者头发太枯燥。比如说,洗发水里的酸度过多,就会造成头发的脱落,严重的还会伤及皮肤;洗发水里的碱性过大,不仅会造成头发干枯,严重的还会造成头部皮肤的伤害。

有害物铅、

洗发水里有害物质主要是铅和汞及砷,国家规定它们不能超标,其中:汞要求的是≤1mg/kg,砷≤10mg/kg,铅≤40mg/kg。从对洗发水监督检验十几年的过程中来看,一般都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汞过多就会造成皮肤红肿,严重的会造成皮肤溃烂或者脱皮。铅、砷过多,从皮肤表面是看不出来的,但过多的使用,同样会给皮肤带来伤害。

卫生指标很重要

最后洗发水的卫生指标也很重要,比如说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如果控制不严,洗头时不小心刮伤皮肤,就会造成感染,严重的还会引起红肿或者溃烂;另外,如果洗发水里的致病细菌没有控制好的话,还会导致破伤风或者与血液有关的传染性疾病。但是,由于洗发水里都加有防腐剂,而防腐剂又对细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检验出细菌严重超标的洗发水。

为此,专家在此特别提醒广大的消费者,买洗发水最好到大的商店或者大的超市里去买,千万不要图便宜买歪货。

鉴别洗发水说明术语

各种洗发水涌现市场,分类也不再止于干性、中性、油性发质适用那么简单。适合自己的洗发水应该是在一次清洗后,感到头发柔软顺滑,再次冲洗后感到一点点不顺滑的。如果头发干透以后不太贴服甚至出现打结缠绕的话,意味着清洁过分彻底,需选用较温和且带护发成分的洗发水;相反,如果头发干透后看来扁平或太油腻,就需要采用清洁成分较强及护发成分较低的洗发水了。

在选定一种洗发水前,除了要认清楚标签上的说明术语外,更应了解术语背后的实际意义。

洗发香波00.jpg

■术语:

使用N(一般而言,N≤7)次后,秀发便会变得健康亮泽。

实际意义:护发成分给予头发表面一层柔软、细滑的质地及看来更有光泽,可是不要期望这洗发水可以彻底改变发质。

■术语:含有丰富蛋白质及维他命B5,可修补受损秀发。

实际意义:虽然不少洗发水制造商力言这些维他命及蛋白质容易渗入发丝,帮助吸收营养,但它其实是起着"护发素"的作用,令头发变得顺滑而已。

■术语:令秀发完全回复健康生气。

实际意义:护发素提供的保护膜只可暂时令头发感觉丰厚浓密。

■术语:复元;重整……

实际意义:再次重申,这些"护发素效应"只可减低对头发造成损害的情形出现。

■术语:提供丰富滋润,让秀发重拾光彩。

实际意义:"重拾光彩"的意思较为广泛,它的大概意思应该是你的头发可以暂时获得修补,但再度洗发后,光彩却洗涤净尽。

洗发香波10.jpg

发展前景

中国日化洗发护发市场正由成长期日益走向成熟期,全国有300多个品牌,其中有20多个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合资企业市场份额达到80%左右。同时消费者的忠诚度也在不断提高,65%的消费者已经形成指名购买,定牌使用的习惯,并且有规律在4-5种品牌中调换使用。

2003年全国重点大型企业洗发护发产品前10位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74.35%,2004年、2005年分别比2003年上涨2.1和6.9个百分点。2006年1-11月份前10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78.03%,已经超过了2003年、2004年水平。2006年全年的洗发护发依然是上涨趋势。全国洗护发产品2005年的市场销售额为191.52亿元,其中农村市场为78.52亿元;2006年中国洗护发产品市场销售额达220亿元左右。

洗发水产品的主要潮流是向中高档次、功能性、成份天然化方向发展。未来的洗发水应该是使头发易于梳理,阻止头屑生成,彻底清洁头屑,营养发根,去除发质异味,使头发更健康亮泽,洗后留有愉悦的香气,感觉清新舒适。

因此,洗发水的产品功效将越来越重要,特殊功能与辅助功能将不断细化。滋润营养,天然功效,天然美发,清新、清爽等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除了传统的去屑,防脱发等概念外,防晒、维生素、果酸,自然萃取动/植物精华、中草药调理、焗油、免洗润发等概念也纷纷渗透至洗发、护发领域,成为洗发水的新亮点。

此外,洗发水的外观和造型还将不断发生变化,价格将更趋于合理,中高档产品将成为主流。从现在的包装形式来看,有瓶装、袋装,型号从5ml/150ml/200ml/250ml/355ml /400ml/750ml不等,200ml、400ml两种规格是市场主流。随着人们对生活个性化的追求,相信木质、玻璃、纸质、金属等材料及更多形状、颜色、结构、规格的洗发水产品形式还将不断涌现。

以及洗发水的其他附加功能,并希望能和自身性别、年龄、发质等个人条件的密切吻合,消费需求将进一步细分、个性化。这也揭示了为什么同一洗发水品牌也多采取多规格、多功能的多元化策略。

检测结果

2014年8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了一批网购的假冒洗发水,不仅不具备相应效果,甚至可能对用户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而市面上来自网络渠道的假冒洗发水产品比例并不小。

在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反映,他们遇到的假冒洗发水大多是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

央视栏目组分从京东、一号店、淘宝等网店购买了8瓶洗发水。通过洗发水上的400客服电话验证发现,有3甁确认为假冒,2瓶无法确认真伪,剩余3瓶为正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