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洛神賦圖》,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描寫曹植原文借對夢幻之鏡中人神戀愛的追求,抒發了愛情失意的自我感傷。
創作背景
- 歷史環境的影響:魏晉南北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段戰亂頻繁,複雜多變而又分裂的時期。政治的不穩定、時局的混亂動盪,雖帶來了經濟的普遍衰退,卻反而前所未有的豐富的文化的內容與內涵,這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一個自由解分、賦予智慧和才情的時代。尤其人物畫在這樣的背景下也依託於文學創作,產生了快速的發展。
- 儒家思想的影響:早在秦漢時期,由於儒家思想一統天下,人物畫必然被統治者當作宣傳政教的工具,因為山水畫和花鳥畫無法很直觀的教育人們該如何才能符合上層社會所要求的道德標準,只有人物的行為舉止很形象的刻劃出來才能被群眾普遍接受,並以其為行動指南。這多少加強了人們對人物畫的重視。
- 玄學思想的產生:魏晉時期,由於戰亂不斷,人們開始懷疑儒家仁義道德的真實性,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開始動搖,而崇尚自由的玄學在這一時期產生並發展起來。在玄學思想的影響下,推動了中國古代思辯哲學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文學與藝術的覺醒。
- 佛教的影響:佛教在魏晉南北朝十分盛行,佛教教義不僅更有利於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也能為廣大窮苦百姓指明一條精神解脫的道路,社會各個階層對佛教都有迫切的需要,因而得到廣泛的傳播。佛教為充分發會它那"以形象以教人"的作用,便不遺餘力地藉助繪畫直觀具體的感人形象,意作為它有力的宣傳手段。佛畫傳入印度藝術的表現手法,最後促使人物畫技法的成熟,並對藝術美學產生的奠基作用。[1]
遼寧本[2]
《洛神賦圖》是顧愷之在某一天偶然讀到有人送來三國時代(220-280年)著名文學家曹植寫的《洛神賦》後有感而作的。由於顧愷之所作原本現已亡佚,僅存數套摹本傳世。
遼寧本《洛神賦圖》應是南宋高宗時期,大約1162年之前所做的摹本,忠實保留了六朝時期原本(約成於560-580年)的構圖、圖像與圖本部列的圖貌。此摹本的摹成反映了當時南宋的政治背景。
當時宋高宗在臨安即位,重建南宋政治中心,朝廷官員為宣誓效忠,同時向北方金朝(1115-1234年)宣示南宋的政治及文化正統地位,因此在紹興二十年(1150年)左右便開始推動許多文化復興,包括大量製作相關的書畫作品,遼寧本《洛神賦圖》即在此背景下完成。先由高宗的宮廷畫師臨摹原畫,再由書者抄錄賦文。
遼寧本《洛神賦圖》採「圖文融和法」,將賦文分為長短不一的段落,並和相關圖像形成不同組合,使圖畫與文字在畫面上產上一種動態的互動效果與整體的韻律感。有了賦文引導,使人能了解整則圖像相互之間的故事情節和關係。是六朝時期創行的圖文配置法,顯示這些賦文在六朝構圖中就已存在,並不是南朝臨摹時才加上的。
同時,作者採用半連圈式的空間設計,用許多小土丘作為空間的區隔物,以界定各場景的範圍,使場景和場景之間更為段落分明。[3]
遼寧本《洛神賦圖》(26×646公分)為以山水為背景的故事卷,畫面已連續式的構圖法由右至左展開。整卷故事可分為五幕共十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