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天主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洛阳市天主教于明代传入河南,大约在20世纪初传人洛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7月,意籍司铎尚子里在洛阳南马市街西头路南建立天主教堂。翌年,司铎尚子里死后,由意籍传教士彭伯炎接办南关传教点的工作并发展教徒四五十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意籍神父柏长青和另一意籍人鲍慧灵为扩大传教面经当时在郑州的主教贾师谊批准,携带医药用品到南关天主教堂传教,并借用民房开办诊所。因教堂内经常有闹邪的传说,致使天主教发展缓慢。民国9年(1920年),天主教堂迁到由英、比合修的洛阳火车站(今洛阳东车站)。教堂坐落于车站南面,占地9亩,教徒发展到2000余人,分布于郊区、三门峡、偃师、宜阳等地。
民国10年(1921年彭伯炎被郑州教区调往陕州(今陕县)建立传教机构。洛阳天主教堂留意籍神甫柏长青等负责传教工作。民国10〜17年(1921〜1928年),洛阳教徒已达13000余人。为进一步扩大影响,郑州教区主教贾师谊通过天主教南京总座代表刚恒毅向巴尔玛处方传教会申请并批准成立洛阳天主教教区,教区负责人由当时在郑州的传教士巴友仁充任。
民国21年(1933年)巴友仁在洛建立男修院、女修院、德来学校等,重点士咅植中国传教人员。由于教徒人数增加,又对教堂进行了扩建。
民国25年(1936年),意籍神甫巴友仁由当时罗马驻华代表蔡宁主持,在洛阳天主教堂被晋升为洛阳教区主教。同年,巴友仁把洛阳教区划为三个总铎区。洛阳总铎区、偃师总铎区、陕州总铎区。次年,抗日战争爆发,洛阳教区意籍人员于民国30年(1941年)冬集中至淅川。民国28年(1939年)10月,比利时籍天主教传教士雷鸣远率领“圣若翰小兄弟会”修士、教徒组成“华北战地督导民众服务团”(简称华战团)至林县看护伤兵、街寺难民。辟当时驻防太行山的八路军发生磨擦而被捕,释放后去重庆。华战团由新乡教区美籍监牧主教米干率领到洛阳继续开展活动。米干在洛主持教区工作。
民国31年(1942年)3月,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河南省政府分别下令将信阳、郑州、洛阳、南阳的德、意籍天主教传教士及修女300余人由军警押运,集中于内乡县天主教堂、城隍庙和淅川集中营内。在外籍传教士集中期间,米干请西班牙籍在西安安康充任主教的席德昌管理洛阳教区工作。民国年31年(1942年),洛阳时局恶化,洛阳教区教徒人数大减,被米干从郑州、新乡、北京等教区借来的范守礼等三位中国神甫在洛司牧。洛阳沦陷前夕,意籍传教人员由淅川回洛,民国33年(1944年)洛阳沦陷,范守礼等三位中国神甫出于对侵华日军的仇恨,在堂内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被日特务组织黎华公馆获悉,被捕后被日军杀害。此时洛阳教区有外籍传教士23人,华人传教人员5人,有教徒七八千人。
1948年3月,洛阳解放。当时洛阳教区的偃师堂口、登封堂口等教徒人数有七八百人。洛阳解放后,在洛阳意籍神职人数15人,分布在偃师总铎区、陕州总铎区,教徒人数为3000人左右。
天主教
天主教[1]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称公教,自明朝时就沿用的名称“天主教”,已成为正式的中文代名词。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公教会[2](罗马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全世界人数有11.3亿,占世界总人口17%,因此“公教会”(天主教会)一词往往指的是“与罗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会”,目前天主教会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会中最为庞大的教会。
参考文献
- ↑ 天主教,中国政府网,2017-10-23
- ↑ 耶稣创立了罗马天主教会(圣而公教会),新浪博客,201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