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洛阳黄河公路大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洛阳黄河公路大桥

图片来自大河网

洛阳黄河公路大桥位于河南省黄河中下游交界处的孟津县孟州市之间,全长3428.9米,宽11米。该桥于1977年1月建成通车[1]

设计

这座黄河公路大桥选址于孟津雷河和吉利坡底之间的黄河上,地处黄河河道初出山谷的地方,河水流速骤然减缓,河道中堆积著一个个由粗沙和卵石构成的鸡心滩,沙洲出没无常,河床移动不定,主河漕时南时北,是典型的放荡性河段,并且具有傍岸集中冲刷深度大于河中集中冲刷深度的特点,水文地质极其复杂。 面对种种困难,设计人员多方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精心设计,最终确定:大桥为67孔跨径50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全长3428.93米,设计载重标准汽—18、挂—80,桥面净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总宽11.5米,为当时黄河上最长的公路桥梁。 1973年7月,大桥正式开始动工,建设者们想方设法,采用了我国桥墩、桥梁建筑的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争取使该桥具有桥墩少、投资省、工期短、利于排洪和检修的优点。在我国特大型桥梁建筑中,这座桥是最早预制与架设5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简支梁的大桥,每片大梁重达140吨,施工单位以前从未经历过,缺乏经验。他们反复试验,克服了震捣、钢模、灌注等一个个难关,最终成功制成了这种大梁,并自制架梁机,将全部365片大梁一一安装到位。 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1976年12月27日,洛阳黄河公路大桥终于竣工。全部工程共用钢材1.16万吨,水泥3.2万吨,木材7825立方米,总造价4037.3万元。1977年1月2日,洛阳黄河公路大桥正式通车,两岸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举行盛大仪式来迎接大桥投入使用。放眼望去,只见南北桥头无不人山人海,人们争抢著奔上大桥,来来往往疯跑著观看这壮丽的河桥景色。夜色降临时分,大桥上的70盏路灯全部亮起,“疑是银河落九天”,人们欢呼著,久久不愿离去。[2]

交通

洛阳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黄河天堑的阻隔,它是洛阳至常平、内蒙古锡林浩特至广东海安公路(即207国道)上的重要桥梁,是大河南北的交通咽喉,对沟通华北、西北与中南诸省的公路交通,促进黄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发展和洛阳市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3]


参考文献

  1. 史上今日:1977年1月2日 洛阳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科普中国》 (新华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7-01-02 [2019年2月18日]. 
  2. 洛阳市洛阳黄河公路大桥,中国桥
  3. 洛阳市洛阳黄河公路大桥,中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