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津头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津头街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城区东南部,总面积约30平方千米,辖津头、南湖等9个行政村和47个村民小组。津头街道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要活动地,有青秀山风景区南湖公园、五象广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等。[1]

中文名称:津头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面 积:约30平方千米

人 口:114748人(2010年)

概况

津头街道位于南宁市城区东南部,面积约30平方千米,人口114748人(2010年)。辖9个社区、3个行政村。湘桂铁路、322国道贯通境内。

沿革

因历史上津头村边的邕江渡口是商旅行人往返南宁——蒲庙、良庆的要津(津:渡口)而得名。1950年称第一区,1958年改东风公社,1984年置津头乡。位于郊区东南部,南侧为邕江。1997年,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乡府驻桃源路,辖津头、新兴、琅东、琅西、南湖、麻村、葛麻、官桥、长岗、降桥10个行政村。2001年底划归新城区管辖。位于新城区东南部,东接东风园艺场,南与柳沙园艺场接壤,西南面与江南区江南街道的白沙村隔江相望,北与兴宁区三塘镇交界,新兴、津头两个行政村靠近邕江。2003年末,面积30平方千米(部分面积与中山、建政、南湖、新竹4个街道重合),农业户5748户、农业人口15605人,辖津头、新兴、埌西、埌东、麻村、南湖、葛麻、官桥、长岗、降桥10个行政村,共60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锦春路。2004年属青秀区。2005年,将官桥村划给兴宁区。全镇总面积约30平方千米,辖津头、南湖、葛麻、麻村、埌东、埌西、长堽、新兴、那廖等9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农业户4989户,农业人口13404人,非农业户1232户,非农业人口2413人,流动人口35673人。

2005年,撤销津头乡,设立津头街道,辖麻村、葛麻、长堽、津头、新兴、埌西、埌东、南湖、那廖等9个村,总面积约30平方千米,人口2.14万人,办事处驻南宁市锦春路8号。2007年,鉴于津头街道有8个“城中村”、48个组分散于其他4个街道近20个社区当中,青秀区调整部分街道管辖区域:津头街道的葛麻村划归新竹街道,津头、新兴2个村划归中山街道,长堽村划归建政街道,埌东、那廖2个村划归南湖街道;新竹街道的大板三、滨湖2个社区,中山街道的南湖小区社区,南湖街道的金洲、金浦、埌西3个社区,共6个社区划归津头街道。调整后,津头街道辖金洲、金浦、埌西、天桃、商业大院、南湖小区、大板三、滨湖10个社区以及埌西、麻村、南湖3个行政村,面积约43平方千米(含青秀山风景区),人口63206人。办事处驻锦春路8号。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由核心保护区、旅游功能配套区和行政管理区3个部分组成,面积38.54平方千米(2007年)。其中,核心保护区和旅游功能配套区19.4平方千米(陆域面积16.1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3平方千米)。2007年11月,按照《中共南宁市委办公厅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管理职能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管委会将原社会管理的职能移交青秀区政府,集中精力进一步加强对青秀山风景区的建设、保护、管理、绿化和旅游项目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代码450103451。

街道概况

津头街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城区东南部,东至民族大道,南到邕江,西达教育路,北抵星湖路。总面积约30平方千米,辖津头、南湖、葛麻、麻村、埌东、埌西、长堽、新兴、那廖等9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3个园艺场、8个园艺场,114748人(2010年)。设有党工委、办事处、武装部、司法所、劳动保障事务所,内设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经济贸易办公室和市政管理办公室共5个综合性机构。辖金洲、金浦、埌西、南湖小区、大板三、滨湖6个社区及埌西、麻村、南湖3个村。

耕地面积1916亩,其中水田500亩,旱地1216亩。街道机关驻锦春路8号。近年来,由于首府南宁市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征用了我街道各村的集体土地。全街道九个村有6个村已经没有耕种土地,绝大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转为第三产业的经营者,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农民收入得到不断提高,多数农民住上楼房,并有空余房出租,从城市建设中得到实惠。农民收入主要途径为集体第三产业和个人私房租赁收入。被评为2007年度南宁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经济发展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8636万元,同比增长20.66%;农业总产值完成1704万元,同比减少12.16%;工业总产值完成25768万元,同比增长8.3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27万元;引进外来资金47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3150万元,同比增加950万元,增长3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50元,同比增加282元,增长6.3%。2005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183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10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3330万元,同比增长8.66%;工业增加值完成2475万元,同比增长8.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570万元,同比增长7.94%;财政收入完成2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4元,同比增长98元。有农贸市场2个,三产综合楼25栋,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农村集体资产达3.6亿元(按投入价计算)。2007年,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1580万元,其中规模工业生产总值2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4960万元,消费品零售总额237815万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31元,比上年增733元,同比增长12.85%。

环境整治

津头街道为深入持久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整治市场“五乱”现象,区党委、政府组织市政、公安、城管、工商、卫生等部门300余人,拆除津头街占道摊蓬等建筑80多处,面积2100多平方米。市场工作人员在津头

街津头市场设置了摊位安排咨询点,经营户正在认真咨询入市的登记手续,向工作人员上交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和书面申请,并在登记册上作了登记。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这一带人口密集、人流量大,原来的津头、津头四组两个小市场不能满足现有居民的生活需求,便自发形成了津头街马路市场。青秀区对津头市场进行整体改造,将在原有的200个摊位的基础上增设部分摊位,引导该片区小摊小贩进入市场。据统计,从12月12日到13日上午9时,已经有132户经营户报名,愿意接受正规入市。按照先报名先入市的原则,在12月18日市场整改后重新调整摊位,安排流动经营户进入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青秀区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整治,做到整治一片,巩固一片。自9月底“城乡清洁工程”开展以来,青秀区多次对辖区内的重要街道、市场进行整治,先后整治了埌西市场、建政南一里、中山夜市等扰民的早市、夜市及马路市场,加强了对麻村、瑞康等农贸市场的管理,并把整治的触角延伸到居民繁杂的小街小巷及城中村。在此之前,12月8日,该城区已经拆除津头街的违章搭盖、违法占地建筑共3200多平方米,处理违章广告牌以及“牛皮藓”500多个,清理沿街乱摆乱卖小摊贩、跨门槛经营商铺350余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