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流血星期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流血星期日

来自 哔哩哔哩 的图片

本名 流血星期日

发生时间 1905年1月22日

(俄历1月9日)

发生地点 俄罗斯圣彼得堡

结 果 激怒工人,掀起罢工

流潮,促进革命爆发

伤亡情况 至少1000多人被打死,

几千人受伤

流血星期日:又称“一月大屠杀”,是于1905年1月22日(俄历1月9日)发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沙皇军警野蛮枪杀前往冬宫向沙皇呈递请愿书的工人的事件,这起事件致使1000多人被打死,几千人受伤,此次屠杀也成为了日后俄国1905年革命的导火索。 [1]

事件背景

从15世纪开始,个人或集体请愿被确立为向沙皇政府反映不满的一种方式,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仍沿袭这样的传统。1904年,受自由派运动的鼓舞,俄国合法工会组织“圣彼得堡工厂工人大会”决定以独立身份提交请愿书,内容由大会领导人格奥尔吉·阿波洛诺维奇·加邦神父负责完成,原定于2月19日公布。

1904年12月底,圣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厂四名参加工人大会的工人被工头开除。开除工人要求恢复他们的工作,但蛮横的工厂管理层不但不予理睬工人请求,而且挑衅讽刺答复工人:“到你们的‘大会’中去,让它支持你们!”工人大会申诉未果后,决定于1905年1月3日开始罢工。到第二天,普梯洛夫工厂罢工开始向其它工厂蔓延。1月5日,1万名工人加入到罢工中。同时,厂方拒绝工人要求,罢工强度不断扩大。最后,加邦和大会领导层认为应该绕过官员和资本家,直接将工人的不满表达给最高当局内务部甚至是沙皇本人。于是,大会决定借着罢工时机向当局提交请愿书。

1月7日,请愿书的内容已撰写完成,并被分发至社会各界。请愿书指出广大工人处境的困难,并提出改革要求,呼吁沙皇改革。同时,首都参加罢工的人数已经达到15万人,并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

事件经过

纳尔瓦大门

1月9日,工人大会开始游行,最大的游行队伍来自加邦率领的纳尔瓦分部。与此同时,进驻首都警戒的部队也完成了最后的部署。11点刚过,纳尔瓦的游行队伍开始移动。队伍最前面,一些工人扛着旌旗、十字架、圣像和沙皇肖像,在这之后是一个写着“士兵们!不要向人们开枪!”的大横幅。加邦处在第二梯队,他的法衣外又套着一件军大衣,助手和保镖簇拥着他。游行队伍向纪念拿破仑战争胜利的凯旋门缓慢走去,哼着祷告词,唱着圣歌。刚从教堂走出的人们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当值警察脱帽站立,甚至一些警员也加入了进来。

当队伍快要到达纳尔瓦大门时,一队骑兵挡住了去路。队伍前排停了下来,有人提议另找线路,但领导人和后面人群要求前排直接向拱门走去。随着队伍越来越拥挤,群众鼓励勇气的歌声越来越响亮,队伍保持快速前进。突然步兵散开,一队近卫骑兵冲了出来。游行队伍赶紧让开路,加邦向工人呼喊不要退后。工人们再次团结起来,仍旧唱着歌向前移动。占据纳尔瓦大门的军警怀疑加邦在游行队伍中,想要将其逮捕。一位军官随后称,人群中有人开了两枪,而且几个工人用短棍袭击了士兵。被激怒后,长官下令骑兵从后方驱散人群。但当他们冲过来,队伍自己让开了。无法驱散人群,也没有找到加邦,步兵只好排成一条坚固的人墙,将步枪对准人群。这支步兵来自伊尔库茨克,他们到首都之前被上级告知这里将发生动乱,游行队伍由革命者煽动。当士兵紧张地站在向前推进的人群面前时,一些警察试图与游行队伍的领导人讲理。警察催促工人们离开,但工人们还是手挽着手、唱着歌继续前进。

当人群距离军队还有200多步时,司令员发出开火的命令。前两发子弹射到空中,队伍仍旧向前。突然,来自普斯科夫、不明白任何情况的士兵丧失了理智,朝人群密集扫射。两队士兵的开火驱散了人群,造成了群众大规模伤亡。官方报告统计为10死20伤,加邦的助手、大会主席瓦西里耶夫当场死亡,重伤人员多为队伍第一排拿着圣物和圣像的工人。另外还有两名警察一死一伤,当时他们正和人群呆在一起。 射击停止后,街道上布满了尸体和伤员。一些人正往前爬;一些人倒在血泊中;另外一些人已经疏散到旁边的路上;还有人仍旧往冬宫方向走去。而加邦由于处在人群中间,前排伤亡工人的尸体保护了他,当射击停止时,他正惊慌失措地躺在地上,嘴里咒骂着刽子手。在一些工人的帮助下,俄国社会革命党好友鲁腾伯格将加邦挪出了射击现场,并拿出准备好的剪刀剪掉了加邦的胡子和长发,最后他把工人的衣帽披在加邦身上,将他带到高尔基的住处藏了起来。

其它地区

涅瓦分部的游行人员计划踏过涅瓦河冰面、穿过佩基桥到达冬宫。游行队伍举着沙皇的肖像、东正教圣像。妇女和儿童被安排在队伍的前面。游行者高喊着“自由万岁!”,等待的人群开始沿着什利谢利堡路堤进发。通过运河桥面时,人数大概一万六千人的游行人群被步兵和哥萨克骑兵拦住。后面的人群向前面挤去。突然,军警向空中鸣枪警告,起初前面的人群感到惊慌失措,但之后又恢复了秩序继续前进。这时哥萨克骑兵奋力挥舞着鞭子和马刀刀背抽打着人群,试图将他们驱散。一些工人拆除涅瓦河边的栅栏,工人跨过冰面前进。涅瓦地区游行队伍大概三分之二人数到达冬宫,军队最后没有试图阻止他们。尽管涅瓦分部的队伍受伤并不严重,但包括分部主席在内的一些工人被军队挤压在拥挤的人群中,受到骑兵马匹的践踏而受伤;死亡人数不多。几个分部的游行队伍也最终到达冬宫。

来自维堡和彼得堡的分部在彼得保罗要塞旁边的三一广场遭受枪击。官方宣称三一广场伤亡总数为40人,而帮助收尸的目击者称当时死亡48人,100多人受伤。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为了阻止游行群众到达最后目的地,上午11点前,帝国精锐的士兵被部署到通往广场的各要道,他们在亚历山德罗夫斯基花园等外围设置警戒线、步兵排列成人墙、广场内安置重炮。从流血现场逃出的伤员来到广场,带来了各地大屠杀的消息,愤怒的人群开始对军警越发不尊重,嘲笑军警的人多了起来,但有些工人还是不相信沙皇会下令开枪。冬宫广场聚集的人群等待加邦出现、向沙皇递交请愿书。下午2点,游行队伍和沙皇都没有出现。几分钟后,军警开始清场,但人群拒绝让步。军官担心士兵动摇,于是命令士兵向前推进了120步。骑兵使用马刀刀背和鞭子冲散人群,步兵用刺刀指着人群,而人群没有离开。军号吹响三次后,士兵向空中开了第一波枪,第二波射向人群。现场有30人当场死亡,众人受伤。下午3点,军警继续清场。

冬宫广场的枪击事件打碎了人们向沙皇请愿的最后希望,人群开始出现大规模反政府骚动。整个1月9日下午,圣彼得堡市中心基本处于一种无序混乱、群龙无首的状态。

事件结果

事件的发生激怒了工人,当天晚上圣彼得堡工人就筑起街垒同军警对峙,各地也掀起抗议罢工的浪潮 。这表明沙皇政府与俄国工人阶级之间再也没有和解的机会了。“流血星期日无可挽救地打碎了许多俄罗斯人历来所珍爱的沙皇仁慈的‘小父亲’形象,整个帝国的公民都转而反对沙皇政权,致使1905年的俄罗斯大革命突然发生。”可见,“流血星期日”的发生促进了1905年革命的爆发。

参考来源

  1. 流血星期日, 豆瓣电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