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浑瑊」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 [1] ),本名日进 [2-3] ,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南) 人。…”)
 
 
行 1: 行 1: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 [1]  ),本名日进 [2-3]  ,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南) 人。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节度留后浑释之之子。
+
<p style="text-indent:2em;">''' 浑瑊(jiān)''' (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南) 人。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节度留后浑释之之子。
 浑瑊早年随父于朔方军征战。安史之乱爆发后,先后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部将,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仆固怀恩叛乱时,吐蕃军十万入侵,浑瑊率二百骑兵冲阵,大破吐蕃,绘像凌烟阁上。泾原兵变时,浑瑊于奉天力战,大破数万叛军。并率军收复咸阳,出任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封咸宁郡王。会同马燧率军讨平李怀光叛乱,再升为检校司空,出镇河中。贞元三年(787年),浑瑊奉命主持唐蕃平凉会盟,但疏于防备,遭吐蕃伏击,浑瑊夺马逃归。此后仍镇河中。次年,加邠、宁、庆副元帅。贞元十二年(796年),升任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贞元十五年十二月(800年1月),浑瑊去世。获赠太师,谥号“忠武”。元和九年(814年),配飨唐德宗庙廷。
+
* 浑瑊早年随父于朔方军征战。[[ 安史之乱]] 爆发后,先后为[[ 李光弼]] [[ 郭子仪]] [[ 仆固怀恩]] 的部将,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仆固怀恩叛乱时,吐蕃军十万入侵,浑瑊率二百骑兵冲阵,大破吐蕃,绘像凌烟阁上。
 浑瑊精通骑射、武功过人,时人常将其与金日磾相提并论。他生性谦虚谨慎,虽位至将相,但从未有自矜之色,深受唐德宗信任,得以保持功名终生。
+
泾原兵变时,浑瑊于奉天力战,大破数万叛军。并率军收复咸阳,出任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封咸宁郡王。会同[[ 马燧]] 率军讨平[[ 李怀光]] 叛乱,再升为检校司空,出镇河中。
 +
贞元三年(787年),浑瑊奉命主持唐蕃平凉会盟,但疏于防备,遭吐蕃伏击,浑瑊夺马逃归。此后仍镇河中。次年,加邠、宁、庆副元帅。贞元十二年(796年),升任检校司徒兼中书令。
 +
贞元十五年十二月(800年1月),浑瑊去世。获赠太师,谥号“忠武”。元和九年(814年),配飨唐德宗庙廷。
 +
* 浑瑊精通骑射、武功过人,时人常将其与金日磾相提并论。他生性谦虚谨慎,虽位至将相,但从未有自矜之色,深受唐德宗信任,得以保持功名终生。
 +
 
 +
==基本信息 ==
 +
{|
 +
[[File:495310853.jpg|缩略图|右|[http://pic.gerenjianli.com/mingren/1996/495310853.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baidu.com/link?url=We0-HfsyFAINKcdyMjKJ0_AQuJWuASkEicKxdo0fdhqwUWjIm4kIVcOy2KlKVZlhGXJtR0pVPlSEAspKmXrBsa&wd=&eqid=9de31be700230f9d0000000360c788b5 来自名人简历网]]]
 +
|-
 +
| 姓名    浑瑊  
 +
---------------------------------------------------------------------------------
 +
|-
 +
| 别名    浑日进      
 +
---------------------------------------------------------------------------------
 +
|-
 +
| 民族    铁勒族     
 +
---------------------------------------------------------------------------------
 +
|-
 +
| 官职    邠宁庆副元帅、检校司徒、中书令  
 +
---------------------------------------------------------------------------------
 +
|-
 +
| 爵位    楼烦郡王→咸宁郡王  
 +
---------------------------------------------------------------------------------
 +
|-
 +
| 追赠    太师     
 +
---------------------------------------------------------------------------------
 +
|-
 +
| 谥号    忠武     
 +
---------------------------------------------------------------------------------
 +
|-
 +
| 出生地   皋兰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南)
 +
---------------------------------------------------------------------------------
 +
|-
 +
| 出生时间  736年   
 +
---------------------------------------------------------------------------------
 +
|-
 +
| 去世时间   800年1月1日 
 +
---------------------------------------------------------------------------------
 +
|-
 +
| 所处时代   唐朝   
 +
---------------------------------------------------------------------------------
 +
|-
 +
| 主要成就   屡破吐蕃,保卫奉天     
 +
---------------------------------------------------------------------------------
 +
|}
 +
== 人物生平 ==
 +
=== 少年勇将 ===
 +
* 浑瑊本名日进,出自铁勒九姓中的浑部,世居皋兰州(今宁夏银南黄河河曲两岸),他的高祖浑阿贪支是浑部的大俟利发,于唐太宗贞观(627年-649年)年间内附唐朝,从此以部名为姓氏。唐朝为了安置铁勒诸姓,在今宁夏境内设置了皋兰、祁连等州,浑氏家族世代担任皋兰州都督,根据《旧唐书·地理志》的描述,其州治在鸣沙城,九姓杂居,在此繁衍生息。浑瑊的父亲浑释之武艺高强,投身朔方军中,战功赫赫,一路升迁到开府仪同三司,封宁朔郡王。
 +
* 天宝五载(746年),十一岁的浑瑊跟着父亲参加例行的防秋,朔方节度使张齐丘开玩笑道:“带乳母来了没有?”但在次年,浑瑊就立了跳荡功(为少年兵设置的军功)。两年后,浑瑊随军击破贺鲁部,参与石堡城之战,收复龙驹岛,“勇冠诸军”,累迁至折冲果毅。后受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派遣,带领偏师深入葛逻禄部,经狐媚碛,穿越特罗斯山,大破阿布思部。又与众军修筑永清栅、天安军两座城堡。因功升任中郎将。
 +
*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浑瑊跟随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在河北平叛,在九门之战中,他一箭射死叛军骁将李立节(《旧唐书》作阵斩李立节),以功升任右骁卫将军。唐肃宗在灵武登基后,浑瑊率领所部赶赴行在(灵武)。途经天德军时,适逢吐蕃军入侵,浑瑊率军将其击败。之后,他跟随郭子仪收复两京(长安、洛阳),与安庆绪的叛军在新乡浴血奋战。改任检校太仆卿,被提拔为武锋军使。又跟随仆固怀恩平定史朝义,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战后,浑瑊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之衔,实封食邑两百户。
 +
=== 连破吐蕃 ===
 +
* 广德元年(763年),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因为不满朝廷的某些举措,竟然与回纥、吐蕃勾结,向朝廷反戈一击。当时[[仆固怀恩]]派其子仆固瑒与浑瑊率军包围榆次,仆固瑒为朔方兵马使张惟岳等人所杀;  浑瑊则率领所部归附了郭子仪,向朝廷表达了忠贞之心。
 +
* 广德二年(764年),浑瑊的父亲浑释之时任朔方节度留后,镇守灵州,被仆固怀恩的叛军杀死。 朝廷当即起复浑瑊原职,任命他为朔方行营左厢兵马使,听从郭子仪的指挥。 浑瑊之后随郭子仪于邠州(今陕西省彬县)讨伐吐蕃,以功加御史中丞。回师后,浑瑊又在邠州参与防秋。
 +
* 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数十万人共同进犯。同月十五日,吐蕃十万大军到达奉天,京师一片惶恐。浑瑊与讨击使白元光率先戍守奉天(今陕西省乾县)。吐蕃军刚开始布列阵营,浑瑊便率领二百名勇猛的骑兵冲击敌阵,他身先士卒,吐蕃军惊慌溃败。浑瑊生擒敌军将领一人,跃马而回,随从骑兵没有一人为敌军兵器所击中。城头上的士兵望到这一情景后,士气倍增。次日,吐蕃军又进攻奉天,但伤亡更加惨重。数日后,吐蕃只好收兵回营。浑瑊夜袭吐蕃军营,杀敌一千多人。浑瑊与吐蕃军交战前后达二百多次,共斩杀吐蕃军五千人。  战后,浑瑊因功升为太子宾客,率部屯驻奉天。
 +
* 大历八年(773年)十月,吐蕃军十万入侵泾原、邠州等地,[[郭子仪]]派时任朔方兵马使的浑瑊率领步骑五千前往抵御。十八日,双方在宜禄县交战。浑瑊登上黄负原(今陕西长武境)查看敌军阵势,命令部队占据险要地形,布列拒马枪,以防备战马奔突。老将史抗、温儒雅等刚愎自用,不服浑瑊指挥,在战地置酒狂饮。浑瑊征召史抗等出击吐蕃军,史抗等已经大醉,擅自命人撤除拒马枪,强令骑兵冲击吐蕃军阵营不得,撤退时反被吐蕃军尾随,致使唐军大败。吐蕃军又从背后偷袭长武城(今陕西长武西30里),唐军遭遇惨败,士卒死伤十分之七、八,居民被掠走千余人。浑瑊等收残兵拼死突围,幸免于难,副将史籍等三人被杀。
 +
* 大历十三年(778年),回纥入侵太原,击败河东节度使鲍防军。朝廷任命浑瑊为石岭关已南诸军都知兵马使,率军为各军掎角,以驱逐回纥。二月,代州都督张光晟于羊武谷击破回纥,回纥引退。同年八月,朝廷加浑瑊为检校工部尚书、单于副都护、振武军使。
 +
*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李适]]继位,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将其职务一分为三,浑瑊获兼单于大都护,充振武军、东受降城、镇北大都护府、绥银麟胜等军州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事、管内支度营田等使。同年,德宗又任命崔宁为朔方节度使,统领郭子仪的旧部,征浑瑊入朝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兼左街使。
 +
=== 血战奉天 ===
 +
* 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伪造浑瑊的书信,意图诬陷他参与叛乱,德宗识破了这一反间计,仍然信任浑瑊,更赐他良马、锦币。不久后,德宗又任命普王[[李谊]]为荆襄等道行营都元帅,大开幕府,以讨伐李希烈。浑瑊被任命为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充任中军都虞候(一作元帅都虞候)。
 +
* 十月,“泾原兵变”爆发,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首领[[朱泚]]亲率大军,攻打奉天城。
 +
* 十一月,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及渭北节度使[[李建徽]]等率军一万人入援,按照浑瑊与宰相关播的建议,援军应该从乾陵北面前来,奸臣卢杞却说服德宗,让援军从漠谷前进。结果正如浑瑊所料,叛军占尽地形优势,以大弩、巨石连败四路援军及赶来援救的奉天守军,援军只得退保邠州(一称各自返回本镇)。自此之后,“贼攻城逾急”,并广筑战壕,以期围困奉天。
 +
* 十一月十五日,北风呼啸,叛军的云梯车开始攻城。云梯车中的兵士箭发如雨,守城的唐军死伤惨重。云梯车配有轒轀车助攻,贼兵们抱薪负土,填平壕堑,矢石、火炬此时都耐何不了叛军,叛军的云梯上已有不少叛乱登上了城楼,形势危急。德宗拿出千余张空百委任状交给浑瑊,让浑瑊招募死士御敌,授权浑瑊可以按照功劳大小任意填写,如果委任状用完,浑瑊可以直接在将士的身上书写所授官职,事后朝廷一律凭状授职。告别时,德宗说:“现在便与你永别。”浑瑊趴在地上,泪流满面,德宗抚摸着他的后背,抽咽不能自已。
 +
* 守城的唐军将士饥寒交迫,缺少甲胄和兵器。但在浑瑊的激励下,死战不退。浑瑊身中流箭,随手拔出,血流满衣而面不改色,继续指挥作战,在场的唐军都深受感动,斗志大涨。唐军众志成城、意志如钢,终于感动了上苍,叛军的云梯车陷进了挖好的地道,火油点燃,顺风燃烧,城上的唐军趁机投下苇柴、火炬,云梯车笼罩在火球之中,转瞬之间就化为灰烬,数千攻城叛军不及逃跑,都被活活烧死,散发的焦臭之气,数里以外都可以闻到。唐军士气大振,三面出击,皇太子李诵亲自督战,倚仗将士血战,终于击退了叛军。 德宗根据浑瑊的功劳,授他的两个儿子官职。
 +
* 朱泚心有不甘,半夜又卷土重来,叛军流箭如雨,有的已经射到离德宗三步以内,德宗大惊失色,浑瑊镇定自若,率领唐军坚守城池,这个夜晚方才有惊无险。此时,李怀光的朔方军日夜兼程,前来救驾。兵马使张韶被派往奉天,提前向德宗通风报信。他怀揣蜡书,伪装成难民,被驱赶到奉天城下。张韶趁机大喊:“我是朔方军的军使。”城上的唐军赶紧把他拉上城墙,张韶身中数十箭,九死一生,终于让德宗看到了李怀光的书信。德宗阅信后,喜不自禁,让人抬着张韶绕城一周,向军民宣示朔方军的到来,奉天城内一片欢声雷动。朔方军赶到后,在澧泉(今陕西礼泉北)大败叛军,朱泚抵挡不住,只得退回长安,奉天之围得以解除。
 +
=== 殚力平叛 ===
 +
* 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德宗为酬谢浑瑊的功劳,拜他为行在都知兵马使。二月,又加实封食邑封五百户。浑瑊的两个儿子在这之前已被授予官职。 
 +
* 因德宗急躁而不能容物的性格,击败朱泚后不久,他又逼反了救驾有功的[[李怀光]]。李怀光在逼走了奸臣[[卢杞]]之后,忐忑不安,他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盘桓不进,暗中与朱泚勾结,反叛朝廷。德宗得知消息,在浑瑊的护卫下,逃往梁州(今陕西汉中)。德宗才入谷口,而李怀光的追兵突然抵达,浑瑊命侯仲庄率后军将其击败。
 +
* 浑瑊与[[骆元光]]奉命讨伐李怀光,驻军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屡败于李怀光部将[[徐庭光]]之手,无法前进。朝廷在如何处置李怀光的问题上,通过多方讨论,朝廷上下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浑瑊出任朔方行营副元帅,与奉诚军节度使马燧等一同进讨。 不久后,德宗又加浑瑊为朔方行营元帅 。
 +
* [[马燧]]率步骑三万攻拔绛州(治今山西新绛),并分兵攻取闻喜、万泉、虞乡、永乐、猗氏地后,在陶城(今山西永济西北)斩首万余级,与浑瑊军相会合,兵逼李怀光的大本营河中。贞元元年(785年)四月,浑瑊与马燧在长春宫(今山西永济境)南大破李怀光军,并掘堑壕围宫城,李怀光部将相继降唐。朝廷又任命二人为招抚使。
 +
* 八月,马燧与诸将商议攻打长春宫,并亲自深入宫城下,向守将徐庭光喊话策反,并要求他们坚守不要出击。初十,浑瑊与马燧、韩游瑰三支主力近逼河中焦篱堡(位于河中府河西县西),守将尉硅率七百人投降。这天夜晚,李怀光举火联络,诸营不予响应。马燧亲自招降徐庭光。马燧率诸军到河西(今陕西合阳东),河中军士惊慌,李怀光无法控制局势,自缢身亡,叛乱平息。
 +
* 浑瑊再升为检校司空,一个儿子加授五品官。同年冬,浑瑊在陪同德宗郊祀昊天上帝后,还镇河中,得到了李怀光所有的部众,朔方军自此分屯邠州与蒲州。
 +
=== 主盟平凉 ===
 +
* 贞元二年(786年)八月三十日,吐蕃尚结赞帅兵大举入寇泾州(今甘肃泾川)、陇州(今陕西陇县),邠州(今陕西彬县)、宁州(今甘肃宁县),掠人马牲畜,收割庄稼,西部边境骚然,州县各自为守。德宗诏浑瑊帅兵万人,骆元光帅兵八千人屯咸阳以备之。尚结赞旋即受挫于名将李晟,对手下言道,“唐朝的名将,惟有李晟、马燧、浑瑊三人,不除掉他们,终为我们的心腹大患。”退至凤翔境。吐蕃为擒获唐将,多次要求与唐朝会盟。
 +
* 贞元三年(787年)四月,德宗拟遣浑瑊与吐蕃盟于清水。随后改会盟地于平凉川(今甘肃省平凉市)。五月,浑瑊自咸阳入朝,德宗授浑瑊为平凉盟会使,由兵部尚书崔汉衡担任副手。因李晟一再告诫,德宗乃命骆元光帅兵屯于潘原(今甘肃平凉东)、韩游瑰屯于洛口(今宁夏固原西南),以为浑瑊之援。骆元光认为潘原离平凉过远,一旦有变,难以及时救援。于是与浑瑊连营相进,至平凉外三十余里而止。
 +
* 浑瑊至平凉,尚结赞与他约定,各以甲士三千人列于盟坛之东、西面,只准穿常服的四百人到盟坛下。闰五月二十日,即将会盟时,吐蕃以数万伏兵杀擒唐军,而浑瑊等人仍然不知。应尚结赞的要求,浑瑊等人入幕更换礼服。吐蕃擂鼓三声,伏兵蜂拥而上。浑瑊从幕后逃出,夺马而逃。其余自副使崔汉衡以下的人,全都陷入吐蕃人手中。唐军战死五百人,被俘一千余人。浑瑊驰入骆元光营。吐蕃追兵因害怕被韩游瑰所部伏兵截断退路,于是不再追击。骆元光与浑瑊才得以收罗散兵,整军回师奉天。尚结赞先离间李晟,继而以求和为借口欺骗马燧,结盟时欲擒获浑瑊,使三人一同获罪,然后纵兵直攻长安,因浑瑊逃离而作罢。
 +
* 同年七月,浑瑊回朝向德宗请罪,但德宗并未加以责怪。不久后,吐蕃入侵,德宗命浑瑊出镇奉天。十月,浑瑊还镇河中。
 +
=== 晚年迁升 ===
 +
* 贞元四年(788年)七月,浑瑊被加为邠、宁、庆副元帅。
 +
* 贞元九年(793年),浑瑊与灵盐节度使杜希全等人奉命重修被吐蕃军队摧毁的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城,他尽心尽力,经两年时间就筑城完毕。此役完工后,史称“由是灵武、银夏、河西稍安,虏不敢深入”。
 +
* 贞元十二年(796年),浑瑊升任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其余职位如旧。
 +
=== 倍极哀荣 ===
 +
* 贞元十五年(799年)冬季,浑瑊卧病。十二月二日(800年1月1日),浑瑊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德宗得知噩耗,极为悲痛,为他辍朝五日,大哭不已,群臣都前往延英殿奉慰。德宗追赠浑瑊为太师,谥号“忠武”,赠绢布四千匹、米粟三千石。后丧车即将抵京时,德宗又为其辍朝,命京兆尹监护其丧事。爱屋及乌,浑瑊的两个儿子也因为父亲的荫庇,成为当朝达官。 
 +
* 贞元十六年(800年)二月,浑瑊葬于京兆万年县洪固原。下葬之日,德宗又遣使赐绢五百匹。
 +
 
 +
== 人物评价 ==
 +
* 浑瑊精通骑射、武功过人。在当时,他总是与汉朝的金日磾相提并论,浑瑊生性谦虚谨慎,虽然自己位至将相高位,但从未流露过骄矜自大的神色。每当进献物品时,他一定要亲自过目验看,接受赏赐时,就像在德宗面前那样恭谨。饶是德宗一向猜忌功臣,对他也是另眼相看,信任有加。
 +
* 自“泾原兵变”后,德宗常恐藩镇生事,往往姑息养奸,惟独对浑瑊的奏论“不尽从可”,浑瑊反而为此沾沾自喜,因为这说明德宗对他没有疑心。浑瑊在河中十六年,“猜间不能入”,使功劳与声名保持终生。成为历史上君臣相得的典范,为后世所称道。
 +
 
 +
== 史料记载 ==
 +
* 《赠太师忠武浑公神道碑铭》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0457/f045sLczd-_QiAkYEbzPJhLb8ET8jTsdA8tqvHXSxHgzCaDkHNBN7bzqhD-uU59iH9boAaBlcfElBki8ZsCo9-A-KktY 《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八》.汉典古籍.2015-04-18]</ref>
 +
*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八十四》<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0457/069eErU0DIB-fySOX2Es6Wp1QLb9lZFD5wk3untbnwg-jsclwq7IXBAViRHLswz5_TXoURYte6kgYukW_ykUk4BkJ9yA-zytu6Bo0UYvn6zn12w6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八十四》.国学网.2014-11-16]</ref> 
 +
*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八十》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0457/fe55WKTQxkAzgfNZeWwGv9_MFN7N5d3THlU9TZyURq-0jnO6OgYJZkP2E2RsKWNzpBDfIusffJldSZtAXTnn7Mkn0pzjyBIlOeR5x3QAyDEa1LZl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八十》.国学网.2014-11-16]</ref>
 +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
 +
 
 +
== 参考资料 == 
 +
{{Reflist}}
 +
 
 +
[[Category:唐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於 2021年6月15日 (二) 01:12 的最新修訂

渾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進,鐵勒族渾部皋蘭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南) 人。唐朝中期名將,朔方節度留後渾釋之之子。

  • 渾瑊早年隨父於朔方軍征戰。安史之亂爆發後,先後為李光弼郭子儀僕固懷恩的部將,大小數十戰,軍功最盛。僕固懷恩叛亂時,吐蕃軍十萬入侵,渾瑊率二百騎兵沖陣,大破吐蕃,繪像凌煙閣上。
  • 涇原兵變時,渾瑊於奉天力戰,大破數萬叛軍。並率軍收復咸陽,出任奉天行營兵馬副元帥,封咸寧郡王。會同馬燧率軍討平李懷光叛亂,再升為檢校司空,出鎮河中。
  • 貞元三年(787年),渾瑊奉命主持唐蕃平涼會盟,但疏於防備,遭吐蕃伏擊,渾瑊奪馬逃歸。此後仍鎮河中。次年,加邠、寧、慶副元帥。貞元十二年(796年),升任檢校司徒兼中書令。
  • 貞元十五年十二月(800年1月),渾瑊去世。獲贈太師,諡號「忠武」。元和九年(814年),配饗唐德宗廟廷。
  • 渾瑊精通騎射、武功過人,時人常將其與金日磾相提並論。他生性謙虛謹慎,雖位至將相,但從未有自矜之色,深受唐德宗信任,得以保持功名終生。

基本信息

姓名    渾瑊  
別名    渾日進      
民族    鐵勒族     
官職    邠寧慶副元帥、檢校司徒、中書令  
爵位    樓煩郡王→咸寧郡王  
追贈    太師     
諡號    忠武     
出生地   皋蘭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南)
出生時間  736年   
去世時間   800年1月1日 
所處時代   唐朝   
主要成就   屢破吐蕃,保衛奉天    

人物生平

少年勇將

  • 渾瑊本名日進,出自鐵勒九姓中的渾部,世居皋蘭州(今寧夏銀南黃河河曲兩岸),他的高祖渾阿貪支是渾部的大俟利發,於唐太宗貞觀(627年-649年)年間內附唐朝,從此以部名為姓氏。唐朝為了安置鐵勒諸姓,在今寧夏境內設置了皋蘭、祁連等州,渾氏家族世代擔任皋蘭州都督,根據《舊唐書·地理志》的描述,其州治在鳴沙城,九姓雜居,在此繁衍生息。渾瑊的父親渾釋之武藝高強,投身朔方軍中,戰功赫赫,一路升遷到開府儀同三司,封寧朔郡王。
  • 天寶五載(746年),十一歲的渾瑊跟着父親參加例行的防秋,朔方節度使張齊丘開玩笑道:「帶乳母來了沒有?」但在次年,渾瑊就立了跳蕩功(為少年兵設置的軍功)。兩年後,渾瑊隨軍擊破賀魯部,參與石堡城之戰,收復龍駒島,「勇冠諸軍」,累遷至折衝果毅。後受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派遣,帶領偏師深入葛邏祿部,經狐媚磧,穿越特羅斯山,大破阿布思部。又與眾軍修築永清柵、天安軍兩座城堡。因功升任中郎將。
  •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次年,渾瑊跟隨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在河北平叛,在九門之戰中,他一箭射死叛軍驍將李立節(《舊唐書》作陣斬李立節),以功升任右驍衛將軍。唐肅宗在靈武登基後,渾瑊率領所部趕赴行在(靈武)。途經天德軍時,適逢吐蕃軍入侵,渾瑊率軍將其擊敗。之後,他跟隨郭子儀收復兩京(長安、洛陽),與安慶緒的叛軍在新鄉浴血奮戰。改任檢校太僕卿,被提拔為武鋒軍使。又跟隨僕固懷恩平定史朝義,大小數十戰,軍功最盛。戰後,渾瑊被授予開府儀同三司、太常卿之銜,實封食邑兩百戶。

連破吐蕃

  • 廣德元年(763年),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因為不滿朝廷的某些舉措,竟然與回紇、吐蕃勾結,向朝廷反戈一擊。當時僕固懷恩派其子仆固瑒與渾瑊率軍包圍榆次,仆固瑒為朔方兵馬使張惟岳等人所殺; 渾瑊則率領所部歸附了郭子儀,向朝廷表達了忠貞之心。
  • 廣德二年(764年),渾瑊的父親渾釋之時任朔方節度留後,鎮守靈州,被僕固懷恩的叛軍殺死。 朝廷當即起復渾瑊原職,任命他為朔方行營左廂兵馬使,聽從郭子儀的指揮。 渾瑊之後隨郭子儀於邠州(今陝西省彬縣)討伐吐蕃,以功加御史中丞。回師後,渾瑊又在邠州參與防秋。
  • 永泰元年(765年)九月,僕固懷恩引回紇、吐蕃、吐谷渾、党項、奴剌數十萬人共同進犯。同月十五日,吐蕃十萬大軍到達奉天,京師一片惶恐。渾瑊與討擊使白元光率先戍守奉天(今陝西省乾縣)。吐蕃軍剛開始布列陣營,渾瑊便率領二百名勇猛的騎兵衝擊敵陣,他身先士卒,吐蕃軍驚慌潰敗。渾瑊生擒敵軍將領一人,躍馬而回,隨從騎兵沒有一人為敵軍兵器所擊中。城頭上的士兵望到這一情景後,士氣倍增。次日,吐蕃軍又進攻奉天,但傷亡更加慘重。數日後,吐蕃只好收兵回營。渾瑊夜襲吐蕃軍營,殺敵一千多人。渾瑊與吐蕃軍交戰前後達二百多次,共斬殺吐蕃軍五千人。 戰後,渾瑊因功升為太子賓客,率部屯駐奉天。
  • 大曆八年(773年)十月,吐蕃軍十萬入侵涇原、邠州等地,郭子儀派時任朔方兵馬使的渾瑊率領步騎五千前往抵禦。十八日,雙方在宜祿縣交戰。渾瑊登上黃負原(今陝西長武境)查看敵軍陣勢,命令部隊占據險要地形,布列拒馬槍,以防備戰馬奔突。老將史抗、溫儒雅等剛愎自用,不服渾瑊指揮,在戰地置酒狂飲。渾瑊徵召史抗等出擊吐蕃軍,史抗等已經大醉,擅自命人撤除拒馬槍,強令騎兵衝擊吐蕃軍陣營不得,撤退時反被吐蕃軍尾隨,致使唐軍大敗。吐蕃軍又從背後偷襲長武城(今陝西長武西30里),唐軍遭遇慘敗,士卒死傷十分之七、八,居民被掠走千餘人。渾瑊等收殘兵拚死突圍,倖免於難,副將史籍等三人被殺。
  • 大曆十三年(778年),回紇入侵太原,擊敗河東節度使鮑防軍。朝廷任命渾瑊為石嶺關已南諸軍都知兵馬使,率軍為各軍掎角,以驅逐回紇。二月,代州都督張光晟於羊武谷擊破回紇,回紇引退。同年八月,朝廷加渾瑊為檢校工部尚書、單于副都護、振武軍使。
  • 大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李适繼位,解除了郭子儀的兵權,將其職務一分為三,渾瑊獲兼單于大都護,充振武軍、東受降城、鎮北大都護府、綏銀麟勝等軍州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使事、管內支度營田等使。同年,德宗又任命崔寧為朔方節度使,統領郭子儀的舊部,征渾瑊入朝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兼左街使。

血戰奉天

  • 建中四年(783年),叛亂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偽造渾瑊的書信,意圖誣陷他參與叛亂,德宗識破了這一反間計,仍然信任渾瑊,更賜他良馬、錦幣。不久後,德宗又任命普王李誼為荊襄等道行營都元帥,大開幕府,以討伐李希烈。渾瑊被任命為檢校戶部尚書、御史大夫,充任中軍都虞候(一作元帥都虞候)。
  • 十月,「涇原兵變」爆發,德宗出逃奉天(今陝西乾縣)。叛軍首領朱泚親率大軍,攻打奉天城。
  • 十一月,靈武留後杜希全、鹽州刺史戴休顏、夏州刺史時常春及渭北節度使李建徽等率軍一萬人入援,按照渾瑊與宰相關播的建議,援軍應該從乾陵北面前來,奸臣盧杞卻說服德宗,讓援軍從漠谷前進。結果正如渾瑊所料,叛軍占盡地形優勢,以大弩、巨石連敗四路援軍及趕來援救的奉天守軍,援軍只得退保邠州(一稱各自返回本鎮)。自此之後,「賊攻城逾急」,並廣築戰壕,以期圍困奉天。
  • 十一月十五日,北風呼嘯,叛軍的雲梯車開始攻城。雲梯車中的兵士箭發如雨,守城的唐軍死傷慘重。雲梯車配有轒轀車助攻,賊兵們抱薪負土,填平壕塹,矢石、火炬此時都耐何不了叛軍,叛軍的雲梯上已有不少叛亂登上了城樓,形勢危急。德宗拿出千餘張空百委任狀交給渾瑊,讓渾瑊招募死士禦敵,授權渾瑊可以按照功勞大小任意填寫,如果委任狀用完,渾瑊可以直接在將士的身上書寫所授官職,事後朝廷一律憑狀授職。告別時,德宗說:「現在便與你永別。」渾瑊趴在地上,淚流滿面,德宗撫摸着他的後背,抽咽不能自已。
  • 守城的唐軍將士饑寒交迫,缺少甲冑和兵器。但在渾瑊的激勵下,死戰不退。渾瑊身中流箭,隨手拔出,血流滿衣而面不改色,繼續指揮作戰,在場的唐軍都深受感動,鬥志大漲。唐軍眾志成城、意志如鋼,終於感動了上蒼,叛軍的雲梯車陷進了挖好的地道,火油點燃,順風燃燒,城上的唐軍趁機投下葦柴、火炬,雲梯車籠罩在火球之中,轉瞬之間就化為灰燼,數千攻城叛軍不及逃跑,都被活活燒死,散發的焦臭之氣,數里以外都可以聞到。唐軍士氣大振,三面出擊,皇太子李誦親自督戰,倚仗將士血戰,終於擊退了叛軍。 德宗根據渾瑊的功勞,授他的兩個兒子官職。
  • 朱泚心有不甘,半夜又捲土重來,叛軍流箭如雨,有的已經射到離德宗三步以內,德宗大驚失色,渾瑊鎮定自若,率領唐軍堅守城池,這個夜晚方才有驚無險。此時,李懷光的朔方軍日夜兼程,前來救駕。兵馬使張韶被派往奉天,提前向德宗通風報信。他懷揣蠟書,偽裝成難民,被驅趕到奉天城下。張韶趁機大喊:「我是朔方軍的軍使。」城上的唐軍趕緊把他拉上城牆,張韶身中數十箭,九死一生,終於讓德宗看到了李懷光的書信。德宗閱信後,喜不自禁,讓人抬着張韶繞城一周,向軍民宣示朔方軍的到來,奉天城內一片歡聲雷動。朔方軍趕到後,在澧泉(今陝西禮泉北)大敗叛軍,朱泚抵擋不住,只得退回長安,奉天之圍得以解除。

殫力平叛

  • 興元元年(784年)正月,德宗為酬謝渾瑊的功勞,拜他為行在都知兵馬使。二月,又加實封食邑封五百戶。渾瑊的兩個兒子在這之前已被授予官職。
  • 因德宗急躁而不能容物的性格,擊敗朱泚後不久,他又逼反了救駕有功的李懷光。李懷光在逼走了奸臣盧杞之後,忐忑不安,他在咸陽(今陝西咸陽東)盤桓不進,暗中與朱泚勾結,反叛朝廷。德宗得知消息,在渾瑊的護衛下,逃往梁州(今陝西漢中)。德宗才入谷口,而李懷光的追兵突然抵達,渾瑊命侯仲莊率後軍將其擊敗。
  • 渾瑊與駱元光奉命討伐李懷光,駐軍同州(治今陝西大荔),屢敗於李懷光部將徐庭光之手,無法前進。朝廷在如何處置李懷光的問題上,通過多方討論,朝廷上下取得了一致的意見。渾瑊出任朔方行營副元帥,與奉誠軍節度使馬燧等一同進討。 不久後,德宗又加渾瑊為朔方行營元帥 。
  • 馬燧率步騎三萬攻拔絳州(治今山西新絳),並分兵攻取聞喜、萬泉、虞鄉、永樂、猗氏地後,在陶城(今山西永濟西北)斬首萬餘級,與渾瑊軍相會合,兵逼李懷光的大本營河中。貞元元年(785年)四月,渾瑊與馬燧在長春宮(今山西永濟境)南大破李懷光軍,並掘塹壕圍宮城,李懷光部將相繼降唐。朝廷又任命二人為招撫使。
  • 八月,馬燧與諸將商議攻打長春宮,並親自深入宮城下,向守將徐庭光喊話策反,並要求他們堅守不要出擊。初十,渾瑊與馬燧、韓游瑰三支主力近逼河中焦籬堡(位於河中府河西縣西),守將尉硅率七百人投降。這天夜晚,李懷光舉火聯絡,諸營不予響應。馬燧親自招降徐庭光。馬燧率諸軍到河西(今陝西合陽東),河中軍士驚慌,李懷光無法控制局勢,自縊身亡,叛亂平息。
  • 渾瑊再升為檢校司空,一個兒子加授五品官。同年冬,渾瑊在陪同德宗郊祀昊天上帝後,還鎮河中,得到了李懷光所有的部眾,朔方軍自此分屯邠州與蒲州。

主盟平涼

  • 貞元二年(786年)八月三十日,吐蕃尚結贊帥兵大舉入寇涇州(今甘肅涇川)、隴州(今陝西隴縣),邠州(今陝西彬縣)、寧州(今甘肅寧縣),掠人馬牲畜,收割莊稼,西部邊境騷然,州縣各自為守。德宗詔渾瑊帥兵萬人,駱元光帥兵八千人屯咸陽以備之。尚結贊旋即受挫於名將李晟,對手下言道,「唐朝的名將,惟有李晟、馬燧、渾瑊三人,不除掉他們,終為我們的心腹大患。」退至鳳翔境。吐蕃為擒獲唐將,多次要求與唐朝會盟。
  • 貞元三年(787年)四月,德宗擬遣渾瑊與吐蕃盟於清水。隨後改會盟地於平涼川(今甘肅省平涼市)。五月,渾瑊自咸陽入朝,德宗授渾瑊為平涼盟會使,由兵部尚書崔漢衡擔任副手。因李晟一再告誡,德宗乃命駱元光帥兵屯於潘原(今甘肅平涼東)、韓游瑰屯於洛口(今寧夏固原西南),以為渾瑊之援。駱元光認為潘原離平涼過遠,一旦有變,難以及時救援。於是與渾瑊連營相進,至平涼外三十餘里而止。
  • 渾瑊至平涼,尚結贊與他約定,各以甲士三千人列於盟壇之東、西面,只准穿常服的四百人到盟壇下。閏五月二十日,即將會盟時,吐蕃以數萬伏兵殺擒唐軍,而渾瑊等人仍然不知。應尚結贊的要求,渾瑊等人入幕更換禮服。吐蕃擂鼓三聲,伏兵蜂擁而上。渾瑊從幕後逃出,奪馬而逃。其餘自副使崔漢衡以下的人,全都陷入吐蕃人手中。唐軍戰死五百人,被俘一千餘人。渾瑊馳入駱元光營。吐蕃追兵因害怕被韓游瑰所部伏兵截斷退路,於是不再追擊。駱元光與渾瑊才得以收羅散兵,整軍回師奉天。尚結贊先離間李晟,繼而以求和為藉口欺騙馬燧,結盟時欲擒獲渾瑊,使三人一同獲罪,然後縱兵直攻長安,因渾瑊逃離而作罷。
  • 同年七月,渾瑊回朝向德宗請罪,但德宗並未加以責怪。不久後,吐蕃入侵,德宗命渾瑊出鎮奉天。十月,渾瑊還鎮河中。

晚年遷升

  • 貞元四年(788年)七月,渾瑊被加為邠、寧、慶副元帥。
  • 貞元九年(793年),渾瑊與靈鹽節度使杜希全等人奉命重修被吐蕃軍隊摧毀的鹽州(今寧夏鹽池縣北)城,他盡心盡力,經兩年時間就築城完畢。此役完工後,史稱「由是靈武、銀夏、河西稍安,虜不敢深入」。
  • 貞元十二年(796年),渾瑊升任檢校司徒兼中書令,其餘職位如舊。

倍極哀榮

  • 貞元十五年(799年)冬季,渾瑊臥病。十二月二日(800年1月1日),渾瑊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歲。德宗得知噩耗,極為悲痛,為他輟朝五日,大哭不已,群臣都前往延英殿奉慰。德宗追贈渾瑊為太師,諡號「忠武」,贈絹布四千匹、米粟三千石。後喪車即將抵京時,德宗又為其輟朝,命京兆尹監護其喪事。愛屋及烏,渾瑊的兩個兒子也因為父親的蔭庇,成為當朝達官。
  • 貞元十六年(800年)二月,渾瑊葬於京兆萬年縣洪固原。下葬之日,德宗又遣使賜絹五百匹。

人物評價

  • 渾瑊精通騎射、武功過人。在當時,他總是與漢朝的金日磾相提並論,渾瑊生性謙虛謹慎,雖然自己位至將相高位,但從未流露過驕矜自大的神色。每當進獻物品時,他一定要親自過目驗看,接受賞賜時,就像在德宗面前那樣恭謹。饒是德宗一向猜忌功臣,對他也是另眼相看,信任有加。
  • 自「涇原兵變」後,德宗常恐藩鎮生事,往往姑息養奸,惟獨對渾瑊的奏論「不盡從可」,渾瑊反而為此沾沾自喜,因為這說明德宗對他沒有疑心。渾瑊在河中十六年,「猜間不能入」,使功勞與聲名保持終生。成為歷史上君臣相得的典範,為後世所稱道。

史料記載

  • 《贈太師忠武渾公神道碑銘》 [1]
  •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八十四》[2]
  •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八十》 [3]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七·唐紀三十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