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浓妆艳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浓妆艳裹

来自 快资讯网 的图片

浓妆艳裹 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元末明初·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

这则成语指妇女妆饰 浓重艳丽。其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浓妆艳裹 [1]

拼音 nóng zhuāng yàn guǒ

近义词 浓妆艳抹、粉墨登场

反义词 青鞋布袜

出处 《误入桃源》

注音 ㄋㄨㄙˊ ㄓㄨㄤ ㄧㄢˋ ㄍㄨㄛˇ

语法功能 作谓语、定语等

成语出处

"一个个浓妆艳裹,一对妙舞清歌。"(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

后世由此剪裁出"浓妆艳裹"成为一则成语,也作"浓妆艳抹"。

成语故事

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在王婆的牵线下,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日日在王婆家寻欢作乐,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而街坊邻居早看出苗头,只瞒着武大一人。

一天,西门庆正和潘金莲在王婆房中做一处,王婆却和人在茶坊门口闹了起来。原来,有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名叫郓哥,家中只有一个老父,全靠他挣钱口。这郓哥聪明伶俐,专弄些不按时令的稀罕果子奉献西门庆。西门庆一高兴,随便赏点儿钱,足够爷儿俩开销的了。这天,郓哥弄了一篮雪梨,想找西门庆敲个小竹杠,四下里寻不着,经人指点,找到王婆茶坊,说:"来找西门大官人。"王婆说:"我这里没啥西门东门的大官人。"郓哥嬉皮笑脸地说:"全县人都知道,你当我不清楚?你吃了肥肉,也让我呷口汤。"说着就往里闯。王婆夺过篮儿,扔到街上,雪梨滚了一地,随手抓过郓哥,劈头几下,凿起几个栗暴。郓哥边哭边收拾了篮儿,骂道:"老咬虫,你打了我,只怕卖炊饼的哥哥不愿意。"郓哥咽不下这口气,来到街上,寻到武大郎。先是转弯抹角地骂武大戴了绿头巾,当了王八,把武大气得哇哇叫,然后才说出潘金莲由王婆牵皮条,跟西门庆勾搭成奸。武大恼得当时就要去捉奸,郓哥劝下他,定下捉奸计,武大听了,连连点头。

武大回到家,见了潘金莲,虽一肚子火气,也没发作。潘金莲平日欺负惯了武大,如今做了亏心事,收敛了不少。两人各怀鬼胎,一夜相安无事。第二天,武大上了街,郓哥已等在那里。二人约摸着时辰差不多了,便依计一前一后前往王婆茶坊。郓哥到了门前,大骂王婆"老猪狗"。王婆冲出门,要打郓哥。郓哥一低头,照王婆小腹撞去,把王婆顶在墙上动弹不得,随手把篮儿扔了出去。武大见了暗号,快步跑进茶坊,把卧房门使劲敲,高叫:"捉奸了,捉奸了!"西门庆一听"捉奸",吓得慌忙穿上衣裳,钻进床下。潘金莲一听是老公的声音,讥笑道:"你平日只说你拳脚多厉害,难道怕那'三寸丁'?"西门庆定下神,猛地打开门,朝武大一脚踢去。武大身躯矮小,正中心口,"哎哟"一声,滚出多远,西门庆趁机一溜烟跑了。郓哥一见捉奸不成,也吓得慌忙逃窜。武大躺在地上,呻吟不止。潘金莲和王婆见不是头,就把武大从后门搀回家。第二天,西门庆打听得没事,依然来和潘金莲做一处。武大一病五天,不能起床,每日叫潘金莲都不应。又见她浓妆艳抹了出去,回来时面颜发红。武大气得发昏,于是要挟潘金莲,让她把自己的伤养好,马上离开西门庆,否则他弟弟武松回来,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西门庆和潘金莲一听慌了神,王婆却提出害死武大的毒计。于是西门庆和潘金莲等三人设计用砒霜混进心疼药中毒死了武大。最后,等武松回来才为他哥哥报了仇。

成语寓意

"浓妆艳裹"说明中国古代女子化妆讲求化浓妆。从潘金莲每次去跟西门庆幽会都要"浓妆艳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女子以妆饰浓重、艳丽为美。女子天生丽质固然好,而如能打扮得漂亮,拥有一套豪华的行头,也能成为男人眼中的美女。但是以现代的审美观照,"浓妆艳裹"违背了正常的审美逻辑,也将人们的审美带入另一个极端。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浓妆艳裹"形容女子妆扮得非常艳丽而华美。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等。

运用示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祭毕,即除去孝服,沐浴熏香,浓妆艳裹,言笑自若。"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