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禹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浙江绍兴禹庙 |
中文名称;禹庙 庙址;浙江绍兴 相邻;禹陵 历史人物;夏禹 用途;祭祀 类别;古建筑 |
禹庙:祭祀夏王大禹的庙宇。在绍兴市东南6公里、禹陵右侧。
序言介绍
史籍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庙,但已难考。今庙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历代屡建屡毁。现存大殿建筑系1934年重建,其他部分大都清代重建。保留明代建筑规模和清代建筑风格。中轴线上有午门、祭厅、正殿3进,顺山势逐步升高,殿前铺设石阶。正殿5间,高24米,1953年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仿清代木构建筑形式,重檐歇山顶,气势雄伟。内有大禹立像,高2.85米,雍容大度,光彩照人。像前楹柱上书"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一联。午门前有岣嵝亭,内设明代翻刻的湖南衡山岣嵝碑。碑高3.9米,刻77字,内容为歌颂大禹治水之功,字体奇古,碑文传为夏禹治水时所刻,应是谬传。碑文下附有释文。庙东侧有石亭,中设略呈圆椎状的石一块。石高2米,顶端有圆孔,传为禹下葬时所用。石上刻有古隶,又有宋元题刻。庙周群山逶迤,苍翠绕合,庙宇高瓦飞檐,红墙四围,气象庄严。[1]
历史沿革
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始建,宋政和四年(1114)改为"告成观",后复为禹庙,历代均有兴修。以南宋绍熙三年(1192)、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清嘉庆五年(1800)、民国22年(1933)等四次维修规模为最大。今庙为清初建筑,坐北朝南,围以丹墙,东西辕门相对而立,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午门、祭厅、大殿,皆依山而建,逐级升高,两庑偏殿,左右对称。午门单檐歇山顶,次间梁柱用垂莲悬柱。祭厅亦为歇山顶,抬梁结构。大殿于民国22年(1933)重建,仿清初木结构式样,钢筋混凝土结构,双重檐歇山顶,1979年重修。大殿五开间,面宽23.96米,进深21.55米,殿高24米。殿内大禹塑像高5.85米,金柱上四副楹联由书法大师沙孟海、启功、赵朴初、王蘧常书写。殿前左右两庑分设东汉太守马臻、明代知府汤绍恩治水功绩展览。大殿之东小丘上有高二米余之"窆石",相传为大禹下葬所用,石上有汉唐以来的众多铭文。
气候
处于中、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丰富,湿润温和。"三大盆地"气候各具特色,局地性小气候资源丰富,但洪涝、干旱和低温冷害等常有出现。
常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10.1℃,≥10℃的活动积温在5200℃以上,80%保证率为4800℃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常年平均出现在4月上旬中期。
初霜一般出现在11月中旬后期,终霜一般出现在3月下旬前期,无霜期年平均为238天。
常年降水量平均为1438.9 mm,且分布不均,降水年变化呈双峰型且年际变化较大,即3-6月和9月为两个多雨季,7-8月和10月至翌年2月为两个少雨季,最多年降水与最少年相差达895.2 mm;年降水日数平均为156.2天。
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895.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2.5%
大禹
大禹,姓姒,亦称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刚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水采用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尧的助手舜行视鲧治水无功,将他诛杀在羽山。
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
当时的绍兴地区也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大禹曾在绍兴娶涂山氏为妻。新婚才四天,禹便离家治水去了。他婚后离家十三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佳时间
每年的5-10月风景尤为秀丽,此时游览效果最佳。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