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浦江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浦江博物馆位于中国浙江省浦江县新华东路68号,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宗祠”为主体,外围新建现代化馆舍,2002年10月对外开放。浦江博物馆主要藏品有上山遗址[1]塘山背遗址出土文物、竹编及竹木根雕工艺品、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等。

张氏宗祠始建于南宋,现存建筑系清光绪时所建,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中厅、穿厅、拜厅、寝堂,与两侧耳房构成吉字形布局。2005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馆舍介绍

浦江博物馆最大的建筑特色是内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宗祠”[2]为主体,外围新建现代化馆舍。据有关数据显示,博物馆在张氏宗祠的基础上,投资800余万元,于1999年正式破土动工建设新馆舍,总占地4300 平方米 ,2002年10月对外开放。新建建筑采用传统的东西对称方式,以“口”形包围于张氏宗祠四周,东西建筑之间以高耸的跨梁连接,既保留了原古建筑的精致雕作,又新增了现代化建筑的恢宏气势,外观别致,构思新颖,设计别具一格,在博物馆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基本陈列

《上山文化陈列馆及民俗文物陈列》展览由照片、图片、 出土文物及雕塑、场景等组成,反映了上山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魅力。

《民俗文物陈列》通过日常生活用品、古老农具、竹编精品的展示,述说浦江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习俗、浦江农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丰富而独特的民间工艺和民间艺术。

珍贵藏品

大口盆

上山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上山遗址因大量出土该类器形而被俗称为“大口盆文化”。该类器物器形独特,有的在腹部安装单侧横向桥形耳或舌形鋬。同时,部分陶胎中保留有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

石磨盘、石磨棒

上山遗址出土的典型石器。石磨盘表面被人为磨成宽大的凹弧面, 磨面上特意琢打出麻点,与石磨棒组合成为稻谷脱壳的工具。该类石器在上山遗址大量出土,是上山文化时期水稻栽培与利用的又一珍贵实物资料。

清司马钟花鸟图轴

司马钟字子英,号秀谷,又号绣谷,别号紫金山樵,江苏南京人。善于写意花卉鸟兽,落笔豪放,气势俊逸。此画画面动静结合,张弛有力,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为司马钟之精品。

银钵

1979年出土。通高5.3厘米,直径13厘米。内壁底部纹饰为錾刻团形海浪鱼化凤图案。图案精致典雅,给人以柔美祥和的感觉,为银器精品。

视频

浦江博物馆 相关视频

吴松君浦江博物馆展览(2015.11.28)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浦江上山遗址(新石器时代.国六),新浪博客,2017-03-11
  2. 张氏宗祠,浙江文明网,200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