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仙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仙花(学名:Weigela coraeensis Thunb.)是忍冬科,锦带花属落叶灌木,別名 [1]三台花三台紅花樓台草古木草,高可达1米;小枝粗壮,叶片阔椭圆形或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突尖或尾尖,边缘具细钝锯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沿中脉及侧脉被平贴毛,聚伞花序;萼筒长柱形,花萼裂片狭线形,基部完全分离;花冠大而色艳,初淡红色,后变深红色或带紫色,漏斗状钟形,子房光滑无毛。蒴果无毛,种子无翅。4-5月开花,8-10月结果。

形态特征

海仙花 [2]是树,有些可以长到四五米高。由于开花时红色、白色、粉色的花会开在同一个枝头上,且颜色渐变,就像如同五色,所以还有五色海棠的称号。落叶灌木,高约1米;小枝粗壮,黄褐色或褐色,光滑或疏被柔毛。叶片阔椭圆形或椭圆形至倒卵形,长6-12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突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钝锯齿,叶面绿色,除中脉疏被平贴毛外余部均无毛,背面淡绿色,沿中脉及侧脉被平贴毛,侧脉每边4—6条,与中脉两面明显突起;叶柄长5-10毫米,边缘被平贴毛。

聚伞花序数个生于短枝叶腋或顶端;萼筒长柱形,长达1.5厘米,花萼裂片5,狭线形,长约8毫米,基部完全分离;花冠大而色艳,初淡红色,后变深红色或带紫色,长2.5-4厘米,漏斗状钟形,基部1/3以下骤然变狭;子房光滑无毛。蒴果长1.5-1.7厘米,顶有短柄状喙,无毛,2瓣室间开裂;种子微小而多数,无翅。花期4-5月,果期8-10月。

产地生境

海仙花
原圖鏈接

昆明有栽培;山东青岛、江西庐山、江苏南京、上海、浙江四明山和杭州、陕西武功,以及广东广州等地庭园和寺庙中亦有栽培,在江西庐山上部形成群落。日本亦有。

海仙花性喜光,稍耐阴,有一定耐寒力,在北京以南可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贫瘠,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地方生长更好。怕水涝,生长快,萌芽力强,但耐旱性和耐寒性均不如锦带花。

繁殖方法

海仙花主要采用扦插、播种、分株等方法繁殖,生产中常用扦插繁殖。

  • 扦插繁殖:5-9月选半木质化当年生新枝条,剪取长15-20厘米枝条作插穗,插后浇足水,遮阴。扦插不要过密,否则生长衰弱,扦插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当年高可达40-50厘米,用自动喷雾带叶扦插更易成活。秋季选一年生的成熟枝条扦插,冬季注意防寒,用塑料拱棚封闭,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一年可生长50厘米。

  • 播种繁殖:10月采果,阴干收藏,翌春播种前,先用冷水浸种2-3小时,捞出放蒲包内,每天冲水2-3次,保湿6-7天后进行播种,播种量为每平方米5-6克,覆土l厘米,用塑料薄膜拱棚覆罩,小苗出齐后去棚逐渐见光,加强肥水管理,入冬防寒,第二年移苗,3年即可开花。秋后要注意防寒保护,播种量较少时,可用木箱或盆播。由于种子繁殖易变异,生产应用较少。

  • 分株繁殖:在早春芽未萌动时,挖掘植株基部周围的丛生枝,时间宜在秋季落叶后。剔去附着土,在根茎着生枝条的空隙部位用利刀切开,切口用草木灰涂抹切口,分栽种植均能成活。

栽培技术

种植海仙花多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新芽萌动前移植易成活,小苗可裸根蘸泥浆或带随根土移栽,大苗须带土球。 水肥管理:定植时,可每株施2-3锹腐熟的堆肥作底肥,以后可不再追肥。每年早春发芽前施肥1次,生长季节可追肥2-3次,促进生长。

在中国华北地区,每年在春季要及时浇返青水,入冬前浇封冻水。夏季干旱应及可浇水,雨季雨水多时要注意排涝。

功能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肺熱咳嗽赤痢便血砂眼結膜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 药用:株体苦,性凉。对于治疗虐疾病、赤痢、便血、结膜炎、砂岩、肺热咳嗽、肾囊凤、喉烂等疾病效果显著。
  • 观赏:株型优美、花色丰富,适于丛植点缀在花丛、草坪、假山、坡地、湖畔、庭院、公园等处供观赏。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中藥材海仙花. 每日頭條. 201812-26. 
  2. 海仙花和锦带花的区别. 花百科. 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