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1986年成立,有研究与技术人员62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域良好类实验室[1]

目录

基本情况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实验室于1986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后被批准对国内外开放,1994年、1997年、2003年、2008年、2013年五次通过了国家计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董国海教授,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张长宽教授。

科研支撑

实验室有研究与技术人员62人,其中两院院士[2] 4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3人。实验室拥有可模拟产生海浪、海流潮汐等综合作用的多功能水池;低、高频(长、短周期)复合造波系统;大波流水槽;浑水水槽;溢油水槽;海洋环境水槽;非线性波浪水槽;冰区溢油环境实验系统;电液伺服结构疲劳试验系统;二维水下地震模拟系统;大型高精度静动三轴仪;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基于PIV&LIF的流速场、浓度场同步测试系统等。

科研领域

实验室研究方向:

★海洋动力因素与海岸、海床和结构物的相互作用

海洋环境污染的动态分析与防治

★海岸和近海工程结构体系及其全寿命性能评定和设计

★海岸和近海工程系统的安全防护与防灾减灾

★海岸和近海工程系统的数值仿真与实验模拟技术

项目成果

实验室致力于开展海岸和近海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键工程技术课题的研究,2003年至2008年期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55项,其中: “863”计划子课题5项,国家攻关子课题2项,“973”子课题 4 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5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78项(包括7项重点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 2 项;省部级重大课题4项;国际及港台地区合作研究课题16项;教育部及其他省部委基金课题 66 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工程技术课题204 项。实验室2003年至2008年期间共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4项。其中:省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9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0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5项。此外实验室还获得其他奖励 8 项(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获人事部优秀博士后流动站奖励,沈永明教授获得优秀博士后称号)。18项成果已被我国有关工程规范采用。申请发明专利40项。出版学术专著19部;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5篇;国内重要期刊论文1143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47篇。

视频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视频

国家重点实验室
走进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