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涓蜀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涓蜀梁,夏首之南有人焉②,曰涓蜀梁③,其为人也,愚而善畏④。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 卬视其发⑤,以 为立魅也⑥; 背而走⑦,比至其家⑧,失气而死⑨。岂不哀哉! 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

原文

夏首之南有人焉②,曰涓蜀梁③,其为人也,愚而善畏④。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 卬视其发⑤,以 为立魅也⑥; 背而走⑦,比至其家⑧,失气而死⑨。岂不哀哉! 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⑩。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11)。而⼰以正事(12), 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13)。故虽不在夏首之南,则无以异矣。

(《荀子·解蔽》)

注释

①涓蜀梁——节选自《荀子·解蔽》,标题为编者所加。②夏首——地名,在今湖北省。③涓蜀梁——人名。④善畏——指多疑胆怯。

⑤卬——古“仰”字。⑥立魅——立着的鬼怪。⑦背而走——转身逃跑。⑧比——等到。⑨失气——气绝。⑩感忽——指心神慌忽。疑玄——指疑乱,神志不清。(11)此句意,这正是人认有为无,认无为有的时候。(12)此句意,而在此时决定事情。(13)此三句意,就象受了湿气患了痿痹病而打鼓杀猪去求神,结果打破了鼓又丧失了肥猪,而不会得到把病治好的幸福。俞: 读作“愈”。“鼓痹”之上疑有脱误。

赏析

运用寓言故事阐述深刻的事理,是古人行文常用的技法。他们常常取材于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或三言五语,或浓涂淡抹,便展现出一幅具有讽刺意味的漫画,鞭挞一种病态的习性。幽默辛辣,寓庄于谐,收言简意赅之效。《荀子》一书,不多用寓言,偶一为之,亦老道谙练,别具神采。俗话说:疑心生暗鬼。荀子的这一寓言正是对此所作的形象的注脚。请看,夏首之南的涓蜀梁本来好端端的,只因为他“愚而善畏”,疑其影为伏鬼,疑其发为立魅,以致惊恐而死。多么可笑复可悲。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不是所在多有吗?这些人常常偏执一隅,昧于一端,无端地猜忌别人,似乎别人都在跟自己过不去。致使整天提心吊胆,寝食不安,不独伤神,亦且伤身。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正是从这个角度,荀子在讲出这一寓言之后,随即将问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指出:凡是疑神疑鬼的人,一定是由于其主观心理上“感忽之间,疑玄之时”造成的,认无为有,认有为无。这种多疑善畏,已是一种可怕的病态心理,若再加上一个“愚”字,盲目自扰,则虽耗费精力财物,亦于事无补;更有甚者,还会祸及自身,导致与涓蜀梁“无以异矣”的悲剧。至此,作者警世醒人之意便形象而明确地显示出来。[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