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涪陵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涪陵区是重庆市辖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乌江干流开发区、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是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城市、渝东南部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东部中心城市。春秋战国曾为巴国国都。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置枳县。

1997年3月14日,原四川省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并入新成立的重庆直辖市。1997年12月20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

2018年末,涪陵城区建成区达71.5平方千米,是乌江流域最大的城市。

涪陵区特产主要有涪陵榨菜、涪陵红心萝卜、涪陵油醪糟等;名胜景点主要有白鹤梁、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等。城市荣誉:中国榨菜之乡、千里乌江第一城、中国绿色生态青菜头之乡、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3]、重庆市级森林城市,市级文明城区、卫生城区、山水园林城区、环保模范区。2019年12月27日,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联合验收并实现封关运营。[1]

历史沿革

夏商至春秋前期,区境为濮人居住地;春秋中后期至战国中期为巴国枳地,巴国先后在枳、江州(今重庆江北区)、垫江(今重庆合川)建都;战国中后期为楚国枳邑。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攻楚,占黔中地,枳邑归秦。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在故楚枳邑置枳县,为区境置县之始。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枳县属巴郡地(郡治江州县,今重庆江北区)。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灭西楚,刘邦称帝,仍置巴郡,枳县属之。

东汉永元二年(90年),分枳县地置平都县(治今丰都名山街道)。

三国蜀汉延熙十二年(249年),分枳县地置汉平县(治今武隆鸭江镇),隶涪陵郡(郡治在今彭水郁山镇)。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桓温平蜀,因涪陵故郡毁于战乱,在巴郡枳县侨置涪郡(又名枳城郡),为区境置郡之始。元熙二年(420年),废枳城郡,枳县复隶巴郡;复设涪陵郡治于涪陵县(治今彭水县城)。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撤枳县入巴县。保定四年(564年),徙涪陵郡治至汉平县(治今彭水郁山镇);同年,于故枳县又立涪陵镇。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涪陵郡,徙汉平县治于涪陵镇;同年,存渝州废巴郡,汉平县改隶渝州。开皇十三年(594年),改汉平县为涪陵县。大业三年(607年),改渝州为巴郡,涪陵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巴郡为渝州,又分渝州地置涪州,治涪陵县,辖涪陵、乐温(治今长寿)、武龙(治今武隆土坎镇)三县,属夔州都督府(治今奉节),后增辖隆化县(治今南川隆化镇)、温山县(治今长寿东北)。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依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涪州属山南道(治襄州,今湖北襄阳)。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因山南道所辖区域阔远,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山南西二道,涪州属山南西道(治梁州,今陕西汉中)。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郡置太守,故置涪陵郡。上元二年(761年),改隶山南东道(治襄州)。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涪州。元和三年(808年),改隶黔中道(治黔州,今彭水郁山镇)。

北宋,置涪州,建制同唐,属夔州路(治今奉节)。熙宁三年(1070年)撤温山县入涪陵县。

南宋,置涪州,仍属夔州路,辖涪陵县、武龙县。

元代,置涪州,属四川行中书省重庆路,辖武龙县。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县入州,州治所在地不再设县,故撤涪陵县;同年,撤乐温县入涪州。

明代,置涪州,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辖武龙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武龙县为武隆县。

清代,置涪州,属重庆府,不领县。康熙元年(1662年),撤武隆县入涪州。

民国初(1913年),改涪州为涪陵县,先后隶属四川省川东道和四川省第八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五月,因涪陵县第五区地广,划为武隆局。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从涪陵县分置武隆县。

1949年11月28日,涪陵解放,1950年1月,置涪陵专区,辖涪陵、南川、酆都、石砫、武隆、长寿、彭水七县,隶属川东行署区。

1952年9月,川东行署区被撤销,与川南行署区、川北行署区、川西行署区合并为四川省,涪陵专区改属四川省。

1952年12月,撤酉阳专区入涪陵专区;1953年3月,原大竹专区垫江县改隶涪陵专区,涪陵专区增辖酉阳、黔江、秀山、垫江四县。1952年11月、1953年1月,长寿县先划入重庆市,后复归涪陵专区。1959年4月,长寿县再次划入重庆市。

1968年9月,改设涪陵地区。1983年9月,撤涪陵县设涪陵市(县级)。

涪陵区泽胜双子塔

1988年5月,分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五县设黔江地区,涪陵地区辖涪陵市、南川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1994年6月,撤南川县,设南川市(县级),由涪陵市代管。

1996年1月,撤涪陵市(县级),设枳城区、李渡区。

1996年3月,撤涪陵地区设地级涪陵市,下辖枳城区、李渡区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代管南川市。

1996年9月,涪陵市划归四川省计划单列市重庆市代管。

1997年3月14日,重庆成为直辖市,原四川省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并入重庆市。1997年12月20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重庆市涪陵区辖原枳城区、李渡区的行政区域;原涪陵市所辖(代管)的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改归重庆市直接管辖。

2008年5月,涪陵区撤销李渡镇、龙桥镇、白涛镇、镇安镇、堡子镇、致韩镇、石龙乡、中峰乡、仁义乡、丛林乡、土地坡乡、天台乡、卷洞乡、山窝乡、梓里乡、酒店乡、惠民乡、太和乡、聚宝乡、新村乡、石和乡、两汇乡;设立李渡街道、龙桥街道、白涛街道;调整崇义街道、敦仁街道、荔枝街道、江东街道、江北街道、义和镇百胜镇焦石镇珍溪镇清溪镇马武镇龙潭镇新妙镇石沱镇蔺市镇、同乐乡的行政区域;将明家乡更名为大顺乡;保留南沱镇、青羊镇、增福乡、罗云乡、大木乡、武陵山乡的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2016年6月,涪陵区调整义和镇管辖范围、李渡街道管辖范围和办事处驻地,增设马鞍街道。调整后,义和镇辖16个村(社区),镇政府驻兴义南路88号(原址);李渡街道辖19个村(社区),街道办事处驻致远路36号(原致韩镇政府驻地);马鞍街道辖20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鹤凤大道6号(原涪陵新城区管委会办公楼)。调整后,涪陵区辖9个街道、12个镇、6个乡。

行政区划

涪陵区夜景

2018年末,涪陵区辖9个街道、12个镇、6个乡,分别为:

李渡街道、敦仁街道、崇义街道、荔枝街道、江东街道、江北街道、龙桥街道、白涛街道、马鞍街道;

百胜镇、珍溪镇、清溪镇、南沱镇、蔺市镇、石沱镇、义和镇、新妙镇、焦石镇、马武镇、青羊镇、龙潭镇;

罗云乡、大木乡、同乐乡、大顺乡、增福乡、武陵山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涪陵区地理坐标在东经106°56'-107°43',北纬29°21'-30°01'之间。地处重庆市中部,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区、武隆区,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县。全境东西宽74.5千米,南北长70.8千米,幅员面积2942.34平方千米。

涪陵区居重庆市及三峡库区腹地,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乌江干流开发区、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辐射的战略地位。

地形地貌

涪陵区地处四川盆地和盆边山地过渡地带,境内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横跨长江南北、纵贯乌江东西。地势大致东南高而西北低,西北-东南断面呈向中部长江河谷倾斜的对称马鞍状。海拔最高1977米,最低138米,多在200-800米之间。区内地貌以丘陵、台地为主(共占54.4%),其次为低山(占31.1%)、中山(占13.3%)、平坝(仅占1.2%)。地貌格局形成条岭状背斜低山与宽缓的向斜谷地相间有序排列,而被长江、乌江河谷横断为江东、江北、江南三大片。

气候特征

涪陵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8.1℃,年均降水量为1072毫米,无霜期317天,日照1248小时。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涪陵区土地总面积(幅员面积)2942.34平方千米,2018年末耕地面积为10.10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为12.23万公顷,内陆水域面积为2.09万公顷。

矿产资源

涪陵区主要矿产有煤、天然气、铁、铝土矿、石灰石等。原煤储量3071万吨,石灰石储量4亿吨,天然气储量17亿立方米,铁矿储量2249万吨,铝土矿储量54万砘。

2018年3月,涪陵页岩气田如期建成100亿立方米年产能。

生物资源

涪陵区有无脊椎动物30余种,主要有水蚂蝗、水螺蛳、蜗牛、卷叶螟、稻飞虱、瓢虫等;鱼类有7目12科52种,主要有青鲤、鲫鱼、草鱼等;两栖动物有中华大蟾蜍、黑斑蛙等6种;爬行动物有乌龟、鳖、乌梢蛇等11种;鸟类有苍鹰、白鹭、赤麻鸭、红腹锦鸡、鹰鹃等30余种;哺乳动物有蝙蝠、黄鼠狼、鼬獾等30余种。其中,保护动物主要有金钱豹、云豹、华南虎、箭鱼、长江鲟、苏门羚、胭脂鱼、豪猪、太阳鸟等。

植物

涪陵区境内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共有330余科1500余属4000余种。 其中,蕨类植物有40余科100余属500余种;裸子植物有7科18属26种;被子植物有180余科1100余属3000余种。木本类主要有杉、柏、桉树、千丈、泡桐等;草本类主要有红苕、玉米、小米、花生、芝麻、豆类、瓜类等;菌类主要有蘑菇、黑木耳等栽培食用菌。

人口民族

2019年末全区公安户籍户数45.15万户,户籍人口114.83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51.28万人,乡村人口63.55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4.7%。按性别分,男性人口58.36万人,女性人口56.47万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4。全年出生人口0.98万人,死亡人口0.8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民族

涪陵区是以汉族为主的聚集区,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多居住于山区。

经济

综述

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78.66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8.1%。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72.28亿元,可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50.86亿元,可比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455.52亿元,可比增长8.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7%。

第一产业

2019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87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3.1%,实现增加值72.28亿元,可比增长3.6%。增加值中,种植业52.55亿元,增长4.4%;畜牧业11.68亿元,下降4.1%;林业4.19亿元,增长11.2%;渔业3.86亿元,增长2.8%。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137.43万亩,较上年下降0.2%。蔬菜播种面积117.19万亩,增长0.7%,其中青菜头面积72.71万亩,增长0.3%,涪陵青菜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水果种植面积30.31万亩(含西瓜),增长1.4%。中药材种植面积2.96万亩,增长5.8%。

2019年粮食总产量43.9万吨,比上年下降0.3%。蔬菜产量232.95万吨,增长2.6%,其中青菜头产量160.81万吨,增长0.4%。水果产量17.09万吨(含西瓜),增长9.7%。中药材产量2.23万吨,增长5.8%。

2019年生猪出栏59.66万头,比上年下降12.4%。涪陵黑猪、增福土鸡等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93万吨,比上年增长0.8%。

第二产业

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93.42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9.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9%。

201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9户,其中50亿级以上企业7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50户。8户企业入选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9户企业认定为首批重庆市制造业产业链龙头企业。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实现1589.8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1.6%。

2019年进入“三园四地”园区统计的规上企业14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45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1.3%。

2019年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49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清洁能源产业266.45亿元,增长3.4%;新材料产业504.43亿元,增长14.1%;装备制造业288.05亿元,增长22.4%;食品医药产业395.90亿元,增长14.8%;信息技术产业40.26亿元,增长24.9%。

2019年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注册企业156户,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72.30亿元,比上年下降2.1%。按在地统计原则核算,在地建筑业总产值54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57.44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4.0%,占GDP的13.4%。

第三产业

2019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55.52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8.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1.17亿元,可比增长8.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4.83亿元,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47亿元,增长6.7%;金融业增加值37.02亿元,增长6.2%;房地产业增加值63.47亿元,增长7.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90.17亿元,增长10.2%;农林牧渔服务业1.39亿元,增长6.6%。

邮政业

2019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电信业务总量增长73.9%。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7.82万件,特快专递102.55万件。全区固定电话用户(联通、电信)20.65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6部/百户(按户籍户数计算)。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联通、电信、移动)122.64万户,增长2.3%,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5部/百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36.02万户,增长1.3%,互联网普及率为79.8户/百户(按户籍户数计算)。

国内贸易

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56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0.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8.92亿元,增长10.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64亿元,增长11.0%。

2019年末纳入统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单位224户。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61户,其中5亿元以上的有19户,10亿元以上的有13户。万达广场、中慧西街开业运营。

2019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053.71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2.6%。

相关视频

航拍涪陵旅游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