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临淄区图书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淄博市临淄区图书馆始建于1918年,称临淄县立图书馆。1936年又改称临淄县立民众图书馆,有职员7人。1950年,图书借阅工作附于县文化馆,称文化馆图书室。1982年随文化馆迁至辛店。1984年,成立临淄区图书馆[1]。2002年,在编12人,设有采编室、资料室、借阅室、辅导室、齐文化资料中心等部门。淄博市临淄区图书馆设有成人、少儿、齐文化资料中心等借阅室。全区有乡镇、街道图书室10个,藏书16万余册。村级图书室154个,藏书11.6万余册。
基本介绍
1947年7月,在临淄县城(现齐都镇)建立了“县民众教育馆”,主要工作为书刊借阅。 ?1949年10月,全国解放,“县民众教育馆”划归县文化馆,成为县文化馆图书室,有藏书1200余册。1962年1月,因隶属关系的变化,图书室的大部分藏书留在了益都县(现青州市)图书馆,如:康熙年间的《临淄县志》等。1970年,临淄区图书馆恢复借阅,藏书10000余册,有经常读者400余人。1980年,图书室迁至辛店,改建成为临淄区图书馆,为股级事业单位。1985年,藏书达到20000余册,有经常读者700多人。
1984年,成立独立的临淄区图书馆,为隶属区文化局的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区政府投资180万元于临淄区体育场的东北侧建成2700平方米的新馆。 1992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和。1993年,成立成人借阅室、少儿借阅室、采编室、书画部、阅览室和“风帆读书社”分社。1994年,在公共图书馆评估定中,被文化部定为“国家三级图书馆”; 1998年,被定为“国家二级图书馆”。自此,区政府每年拨款 5 万元,作为图书馆的专项购书经费。2001年,增设齐文化资料中心,主要收藏有关齐文化的志书、着作、资料和家谱等。
截止2002年,临淄区图书馆藏书量为10万册,工作人员12人,下设成人借阅室、少儿借阅室、采编室、资料室、阅览室、齐文化资料中心。
馆藏实力
953年建馆时,淄博市图书馆只有藏书4万余册。长期以来,市图书馆一直重视和加强藏书建设工作,经过 50多年的不断积累,已逐步建立起体现当地经济文化特点,符合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的较为科学的藏书体系。到 2004年底,馆藏统计量达70万册(件),其中,地方文献书籍1600多种,渐已形成史、志、谱齐全,以“齐文化”、“蒲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地方文献收藏体系。
市图书馆特藏部藏有古籍书近 2万册,包括已鉴定的善本72种、837册;古代、近代、当代书画[2]293件,其中不乏珍宝,尤以明代四大家之一文征明的《西苑诗》行书长卷、沈周的松石山水人物图轴,张善子的工笔虎等为珍品。
实用信息
借阅服务:民国时期,县民众教育馆开办有图书借阅活动。50年代,县文化馆图书室在各乡村设有流动图书点。1984年,成立临淄区图书馆,存书2万余册,有经常读者700余人。1991年,区政府投资180万元,建起了2700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藏书3万余册,年购书经费8千元,有经常性读者1100余人。
历史沿革
淄博市图书馆始建于1953年9月,原址座落于博山范公祠,王紫茹同志为第一任馆长。1953年11月22日正式建成开放。当时工作人员11人,图书馆藏书只有4万册,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1976年9月,淄博市图书馆从博山搬迁到张店共青团西路10号,博山原址改为博山分馆。1978年8月,博山分馆撤销,成立博山区图书馆。
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图书馆获得较大发展。馆藏结构、队伍建设、读者服务工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1988年自筹资金建成文化商场,文化产业工作得到较快发展。1988年12月,淄博市图书馆被市编委确定为副县级单位。1994年、1998年在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评为二级图书馆。
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新型的现代化的市图书馆新馆,并将其列入“文化大市”建设一号工程。
视频
淄博市临淄区图书馆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搜狐,2017-04-26
- ↑ 当代书画究竟有没有收藏价值,搜狐,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