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臨淄區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淄博市臨淄區圖書館始建於1918年,稱臨淄縣立圖書館。1936年又改稱臨淄縣立民眾圖書館,有職員7人。1950年,圖書借閱工作附於縣文化館,稱文化館圖書室。1982年隨文化館遷至辛店。1984年,成立臨淄區圖書館[1]。2002年,在編12人,設有采編室、資料室、借閱室、輔導室、齊文化資料中心等部門。淄博市臨淄區圖書館設有成人、少兒、齊文化資料中心等借閱室。全區有鄉鎮、街道圖書室10個,藏書16萬餘冊。村級圖書室154個,藏書11.6萬餘冊。
基本介紹
1947年7月,在臨淄縣城(現齊都鎮)建立了「縣民眾教育館」,主要工作為書刊借閱。 ?1949年10月,全國解放,「縣民眾教育館」劃歸縣文化館,成為縣文化館圖書室,有藏書1200餘冊。1962年1月,因隸屬關係的變化,圖書室的大部分藏書留在了益都縣(現青州市)圖書館,如:康熙年間的《臨淄縣誌》等。1970年,臨淄區圖書館恢復借閱,藏書10000餘冊,有經常讀者400餘人。1980年,圖書室遷至辛店,改建成為臨淄區圖書館,為股級事業單位。1985年,藏書達到20000餘冊,有經常讀者700多人。
1984年,成立獨立的臨淄區圖書館,為隸屬區文化局的副科級全民事業單位,區政府投資180萬元於臨淄區體育場的東北側建成2700平方米的新館。 1992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和。1993年,成立成人借閱室、少兒借閱室、采編室、書畫部、閱覽室和「風帆讀書社」分社。1994年,在公共圖書館評估定中,被文化部定為「國家三級圖書館」; 1998年,被定為「國家二級圖書館」。自此,區政府每年撥款 5 萬元,作為圖書館的專項購書經費。2001年,增設齊文化資料中心,主要收藏有關齊文化的志書、着作、資料和家譜等。
截止2002年,臨淄區圖書館藏書量為10萬冊,工作人員12人,下設成人借閱室、少兒借閱室、采編室、資料室、閱覽室、齊文化資料中心。
館藏實力
953年建館時,淄博市圖書館只有藏書4萬餘冊。長期以來,市圖書館一直重視和加強藏書建設工作,經過 50多年的不斷積累,已逐步建立起體現當地經濟文化特點,符合本地區經濟文化發展要求的較為科學的藏書體系。到 2004年底,館藏統計量達70萬冊(件),其中,地方文獻書籍1600多種,漸已形成史、志、譜齊全,以「齊文化」、「蒲文化」為主要特色的地方文獻收藏體系。
市圖書館特藏部藏有古籍書近 2萬冊,包括已鑑定的善本72種、837冊;古代、近代、當代書畫[2]293件,其中不乏珍寶,尤以明代四大家之一文徵明的《西苑詩》行書長卷、沈周的松石山水人物圖軸,張善子的工筆虎等為珍品。
實用信息
借閱服務:民國時期,縣民眾教育館開辦有圖書借閱活動。50年代,縣文化館圖書室在各鄉村設有流動圖書點。1984年,成立臨淄區圖書館,存書2萬餘冊,有經常讀者700餘人。1991年,區政府投資180萬元,建起了2700平方米的圖書館大樓。藏書3萬餘冊,年購書經費8千元,有經常性讀者1100餘人。
歷史沿革
淄博市圖書館始建於1953年9月,原址座落於博山范公祠,王紫茹同志為第一任館長。1953年11月22日正式建成開放。當時工作人員11人,圖書館藏書只有4萬冊,建築面積600平方米。
1976年9月,淄博市圖書館從博山搬遷到張店共青團西路10號,博山原址改為博山分館。1978年8月,博山分館撤銷,成立博山區圖書館。
改革開放以來,淄博市圖書館獲得較大發展。館藏結構、隊伍建設、讀者服務工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成績。1988年自籌資金建成文化商場,文化產業工作得到較快發展。1988年12月,淄博市圖書館被市編委確定為副縣級單位。1994年、1998年在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被評為二級圖書館。
2003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新型的現代化的市圖書館新館,並將其列入「文化大市」建設一號工程。
視頻
淄博市臨淄區圖書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搜狐,2017-04-26
- ↑ 當代書畫究竟有沒有收藏價值,搜狐,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