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
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是骨科的一种手术,适用于四肢继发性淋巴水肿、下肢原发性增生性淋巴水肿、原发性发育不全性淋巴水肿。
适应症
淋巴结静脉吻合术适用于:
1.四肢继发性淋巴水肿 淋巴系统造影有典型的淋巴淤积,常常有盆腔内淋巴阻塞,但腹股沟淋巴结未受侵犯。多见于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可在腹股沟行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
2.下肢原发性增生性淋巴水肿 病人多为6~8岁,整个下肢肿胀,造影可见许多曲张的淋巴管,瓣膜功能不全,造影剂反流、数日仍滞留于足部。LVS可在腹股沟进行。
3.原发性发育不全性淋巴水肿 水肿为进行性,并有疼痛。造影仅见单独的细小淋巴管,有淋巴反流,24h后仍有造影剂在腹股沟部滞留。 禁忌症编辑 有严重的大隐静脉病变,如髂静脉栓塞和急性血管栓塞性病变者,不宜施行该种手术。
术前准备
1.全身情况准备 除了解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以外,对慢性丹毒感染的病人,虽全身反应很轻,若患肢有潮红,局部温度增高,也必须先用抗生素治疗,至局部无炎症后方可进行手术。
2.准确记录肢体肿胀情况 记录方法有两种:①测量肢体周径。可分别记录股部、膝部、小腿和踝部各段的具体数字。但每次必须用骨性标志来确定检查部位,以免发生误差。②排水法测量肢体肿胀情况,即将患肢浸入盛满水的水缸或大小瓶中,观察其排出的水量数目,同时做双侧肢体对比。
3.术前要让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必要时还可适当应用利尿药物,弹性绷带包扎,电热毯包裹肢体等方法,使肢体肿胀情况减轻到最大限度,以利手术进行。
4.因橡皮肿病人皮肤角化严重,可提前1~3d消毒皮肤,并用刺激性轻的0.1%苯扎溴铵溶液消毒。术前1d剃毛清洁皮肤,但切勿损伤皮肤,因局部抵抗力低,容易诱发感染,在趾缝和臃肿皮肤相接触部分特别容易发生湿疹,术前应予以彻底治疗。
5.进行淋巴管穿刺造影,了解淋巴管及淋巴结情况,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淋巴管吻合方法。如淋巴结广泛受侵则不宜选择淋巴结静脉吻合术,而宜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但因造影剂在肢体停留的时间较长,刺激性大,反应也大,并会加重淋巴管炎症状及阻塞程度,对手术不利,故只有在诊断或判断可疑时,才做造影。造影后还需待刺激反应消除后再行手术。
6.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体弱、年老患者,可适当准备少量新鲜全血,或补充一些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和预防感染。
7.因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最好留置导尿管。
手术步骤
切口
手术部位常在腘窝、腹股沟及腋窝部进行。多取纵切口。
寻找淋巴结
为了便于准确地寻找淋巴结,可采取与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同样的方法进行淋巴管染色。在所设计的切口线上切开皮肤,显露皮下脂肪组织,在8~12倍显微镜下沿染成蓝色的多根淋巴管在脂肪组织内寻找出淋巴结。手术操作要仔细,剥离淋巴结时,不可损伤其包膜和进入其中的淋巴管和血管。在寻找淋巴结时同时显露所需吻合的大静脉。
淋巴结静脉吻合
将寻找到的淋巴结在其远侧1/3平面,与其长轴垂直做横切断,即见从断面内流出大量的染成蓝色的淋巴液。再将邻近静脉在上、下端各应用小血管夹阻断静脉血流,在静脉壁上做一纵形切口,与淋巴结断面相吻合。一般采用带针11-0单尼龙线行间断缝合,吻合时仅缝合淋巴结的包膜。
缝合切口
等渗盐水冲洗切口,彻底止血,按层次缝合切口。患肢应用弹性绷带包扎。
手术名称
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别名
淋巴结静脉吻合
分类
骨科/显微外科手术/显微外科手术在骨科的应用/淋巴管吻合术
ICD编码
40.9
概述
淋巴结静脉吻合术(LVA)是将淋巴管连带的淋巴结切成两瓣,把淋巴结断面与邻近的静脉行端端或端侧吻合。常用的是将腋窝淋巴结吻合于头静脉,腘窝淋巴结吻合于股静脉,或将腹股沟淋巴结吻合于大隐静脉。
麻醉和体位
依部位可选用硬膜外、臂丛或局部麻醉,取平卧位或俯卧位。
术后处理
1.一般不用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黏聚剂和抗凝剂,可用3~7d右旋糖酐-40,每天静注500~1000ml。
2.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术后抬高患肢,并用弹性绷带包扎肢体,卧床2~3周,对促进消肿、改进血液循环大有益处。术后10d才宜拆线,3周后才下地活动,此时仍需用弹性绷带包扎肢体,休息时仍需抬高患肢,以巩固疗效。
4.术后注意肢体消肿情况,做好记录,同时注意两侧对比。皮下注射的染料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吸收,术后病人面色、肤色稍呈蓝绿色,要与真正发绀相鉴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