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深秋(李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深秋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深秋》中国当代作家李南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深秋

秋凉了。

早上的风不大,阳光清冽甘甜。刹那恍惚,以为仍身处于北方的浅秋时节,对着日渐桔黄的叶子发愣,才知秋深了。

这些日子我已经感到了秋的结尾,风刮来刮去的,且凉凉的,吹得眼睛常常流下泪来。最后一次去看单位的试验田,稻子已经是黄橙橙的,无法再弯下腰,待收的样子了。同事打趣说,每一株稻子都是待产的小媳妇可爱死了。节气不等人,植物一天一个变化,这会儿恐怕早已颗粒归仓了,暖着人的肠胃了。我不是悲秋的人,甚至羡慕这一方土地,能够像人一样休养生息,然后再孕育更蓬勃的生机。

有诗人说,这世间一百个女子会有一百种行走的姿态,而最好,是一个人的踟蹰慢行,慢到可以听见树叶落地的声音,听到雨丝打击伞骨的声,听到我们内心里血液汩汩流淌的声音。那么,一个人,出去走走。

每次出去都是同一条街。绕着五色广场外围,边栏种着小花小树,旁边是宽广的街道。叶子渐渐落尽,枝干裸露,更有一种遗世独立之美。而高大的杨树桦树也正在完成重大的转折,和人一样,和环境斗争中彰显自己的个性。“熬过冬天,又将感受春天的快乐。”

在街道往右拐进去有一条胡同,也不算胡同,稍微宽些。卖菜卖鱼卖肉卖水果的纷纷都将货物摆放到门口,熙熙攘攘,俨然一个小型菜市场。家家门口挂着一面国旗,好不壮观,节日的气氛尚存。卖水果的女孩穿得圆裹裹的,戴着姜黄色的围巾,她总是把水果摆得整整齐齐,一个个温暖鲜活。丑的,不新鲜的都在放在身后的筐里。她总是沉默的,露出耳朵听,留着眼睛看。老板娘是个好客妇女,偶尔抱着孩子,穿着不算搭配的棉麻衣裙,却是精明,偶尔笑谈几句,算是招呼。

其实在我的记忆里,关于这条街道的林林总总,消失的太多了,连同青春的叛逆与激情。记得冬夜里骑单车,为着追赶前面骑得飞快的陌生人,死命追着,然后与人相撞,摔了个四脚朝天。躺下那一瞬的空白,令我有诸多想象。那时候还小,只读圣贤书,不问窗外事,更别谈关心国事,连思想都是稚嫩缺陷的。很多年过去了,我变了,变得成熟善感,尤其对自然的认知和感悟,懂得太多的延伸。而这条街道变化比我还要大,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治理,脏乱现象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更加谦让,和谐。前日也曾遇见八十一岁的陈大娘,婆婆玩笑问她,是不是成了妖精,还要活多少岁。陈大娘夸张地说:赶上好世道,越活越年轻啊!

秋,愈加的深了。

更多的凉正在酝酿,天空牵着树木在奔跑,而我在原地不动,同样的安然,仿佛走进漫漫光阴包裹着的寂静。其实人和花草一样啊,日子冷暖无关紧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好世道。拎包匆匆赶路的行人,街口卖烤地瓜的老人,修自行车的年轻人,推着宝宝过人行道的年轻的夫妻……每个人的脸上都平静,从容。生活不需要太多的仪式感,所谓的仪式感,就是这普通的日常吧。杨柳堤岸,落叶纷纷,仿佛整个阳光下的灵魂都向我打探明天的消息,它们和我一样,有着小小的天堂和信仰。

人生的秋天也深了,每晚双臂交叉侧身蜷起,那是最好的拥抱自己的方式,听不同的风马匹一样赶来,不急于上马了,哪怕前方有好的美景和前程,时至今日,连凋敝都是日趋丰满的,我还要什么呢?

忽然,想有给远方写封信的冲动,给温暖的天涯海角,有没有人查收并不重要。用粗糙质感的素色信件,随便写几句,谈谈我的心情,谈谈北方,以及我北方的命运里,用简单的一日三餐喂养着朴素的日子。如果可能,你在秋的深处等我,我们约一场雪,如果迫不得已,我从怀里掏出一个女人所有的春天来抵债,如何?[1]

作者简介

李南,网名南在南方,吉林松原人。擅长诗歌和散文随笔,作品散见于纸媒和平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