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凉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凉镇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位于永泰县城北郊,西接大洋镇,北邻白云乡,西北交红星乡,东临葛岭镇,南接樟城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5公里,总面积105.02方千米(2017年)。辖12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有9805人(2017年)。[1]

中文名称: 清凉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辖12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591

邮政区码: 350700

地理位置: 永泰县

面 积: 105.02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9805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机 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火车站:永泰站

车牌代码: 闽A

镇情概览

清凉镇辖有古岸、乐山、芹洋、温南、旗山、小田、北斗、清凉、村尾、渔溪、岭下、山田12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有9805人(2017年),其中畲族81户509人,占总人口5%,主要分布在山田村和小田村。镇内自然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11969亩(其中水田11113亩、旱地856亩),人均耕地面积近1亩。有山地12.1万多亩,有林地10.6亩,森林覆盖率达74%。境内年平均气温19.5摄氏度,平均降雨量1342毫米。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10130千瓦(已开发电站10座,装机容量2000千瓦,装机容量6400千瓦的马头台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已探明清凉、岭下、温南等三个村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日流量400-1000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辉绿岩,七汾灰石岩。有许多旅游景点可待开发,大嵛、鹤脊岩、三鹤椅三山鼎立;极乐山、后吉石坊、八步亭、鹤仙山四景闻名。镇内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素有“不寒不暖清凉寺、无忧无虑极乐山”之美称。

自然资源

清凉镇有耕地面积11969亩(其中水田11113亩、旱地856亩),人均耕地面积近1亩。有山地12.1万多亩,有林地10.6亩,森林覆盖率达74%。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10130千瓦(已开发电站10座装机容量2000千瓦,装机容量6400千瓦的马头台电站正在建设之中)。

乡镇建设

清凉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突出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支撑、基础设施配套,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强势推进。清凉镇重点突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首要的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清凉镇立足长远,制订出茶饮一业率先突破,畜、药跟进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强村大户带动的战略,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道路,在清凉镇17个村分别建立了茶业、、畜牧、药材专业村,培植了一批大户能人,并在能人大户中组建了专业协会,为产业走规模、集约化道路打基础。清凉镇抢抓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公路通村率达到90%以上;把握农业综合开发机遇,配套房、水、电、渠、沼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完善灌溉设施配套。清凉镇新修渠道14公里,机耕路8公里,梯田埂11公里,新建蓄水池2口,拦水坝3座,饮水工程1处,新建徽派房屋140户,新建沼气池近百余口,实施土壤改良6000余亩。清凉镇还从抓农民提素,培育新型农民着手,把农民提素工程做为促推新农村建设重要举措常抓不懈。在深入开展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争做新型农民等活动的基础上,清凉镇政府积极与仙游县人劳局、畜牧中心、茶业局等单位联系,先后多次举办了养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班,累培训计万余人次,使大部分农民都掌握了能够致富的适用养殖加工技术。

经济建设

对于在建的重点项目,清凉镇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确保每个项目有一个领导挂钩,有一个工作队伍,有一套管理制度,有一个评估机制。郊尾持续竭力破解难题,不仅深入实地破解现有企业发展壮大中存在用地、用电、用工、资金等困难问题,还想方设法破解项目征地拆迁安置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新氛围。清凉镇在服务好原有工业企业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民营创业园区和塑料再生园区,积极招商引资,竭力破解征地等难题,加快产业聚集,延伸产业链,壮大工业体量,为仙游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清凉镇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位于埕边、三埔等村的民营创业园,创业园规划用地4320亩,工业用地1575亩,总投资18亿元。清凉镇注重利用各种载体进行招商,特别注意产业链延伸,注重高科技含量的优质项目和塑料再生开发等循环经济项目,以促进产业升级。对于在建的重点项目,清凉镇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确保每个项目有一个领导挂钩,有一个工作队伍,有一套管理制度,有一个评估机制。清凉镇持续竭力破解难题。清凉镇农村供销社改革,提出了供销社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供销社办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这是一个适应农业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重大举措。但是这个要求已经提出十多年,而落实得很差。究其原因,一是供销社传统的所有制实现形式没有改变,难以组建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二是供销社没有主动投身到农业产业化中去。

特色生态农业有新的发展

继续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在稳定1.5万亩水稻播种面积基础上,鼓励农民多种杂粮、旱粮,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在沿溪农田播种紫云英800亩,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沿溪村农民大面积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镇种植红芽芋3000多亩,槟榔芋200多亩,紫花851、春薯4号等优良脱毒马铃薯300多亩,北斗苦竹坪栽种辣椒100多亩,效益良好。大力推进上际台湾名优品种果园建设,全镇水果种植面积累计达17629亩。畜牧养殖业加快发展,山野公司的“乌黑鸡”销量不断扩大,“乌黑鸡蛋”在市场紧俏,产品供不应求。积极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全年出栏肉猪7000头,羊1000只左右,增长5%。山田村回乡大学生王钦杰在西林创办的永泰县清凉镇西林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形成了以猪羊畜种——饲料——兽药供应一条龙服务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大大带动了全镇养猪、养羊业的发展。渔溪花卉园林苗木基地,已种植杜鹃花、红叶石楠、红花继木、红桂花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50亩。

企业发展调整转型有新的提升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09年我镇规模工业企业受到严峻挑战。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镇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利用岭下店鳗场地热资源的优势,调整养殖企业结构,养殖鳗鱼、鲶鱼,养殖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年产量100多吨。北斗养殖虎皮鱼、罗汉鱼、地图鱼等观赏鱼40多万尾,香鱼苗繁殖50多万尾,小龙虾年产量达80多吨。永丰菌业公司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利用独特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采用工厂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种植质脆味美的无公害金针菇,年产量1000吨,产值达800多万元。

新农村建设有新的起色

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示范带动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村居建设,特别是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渔溪、村尾、芹洋等村已建成农民书屋。投资10万元巩固“家园清洁”行动成果,建立健全长效保洁管理机制;抓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工程,共投入11万元,已经全部完成55口沼气池建设任务;旗山村部至连山自然村水泥路现已完成路基铺设;顺利完成清凉中心小学宿舍楼建设;202省道(清凉渔溪至北门段)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前期投资200多万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万元加固小岭水库、上际水库、坑里垄山塘和山隔垄山塘;完成了文潭里自然村水厂供水管道1500米,增加安全饮水人数300人;渔溪湖中洋新村现已完成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土地审批等前期工作。因上级资金未能及时到位,09年计划为民办实事项目中的修建镇司法所和渔溪片节水增效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未能落实到位。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计生工作的十条措施和实行按轮兑现计生工作奖罚规定,坚持以村为主抓好各项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2009年施行长效避孕措施人数259人,落实节育率89.5%,查环查孕4148人,检查率95%,征收社会抚养费39.17万元。加强“平安畅通乡镇”建设,加大治理乱建坟墓的工作力度,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全镇机关干部踊跃参加突发事件应对培训。认真抓好教育“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双高普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抓好动物疫情防治工作,组织各村动物防疫员培训3次,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畜牧人员6人共72人次采取拉网式对全镇12个行政村7.5万只羽禽和7000头生猪进行防疫。做好手足口病及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参合率达94.5%,居全县前列。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发放良种补贴、粮食直补72万多元,发放家电下乡、农机具补贴11万多元。组建经普小组,深入各村认真做好经济普查工作。持续开展和巩固“平安清凉”建设成果,综治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深入中小学讲座6场,受教育2850多人次,“国庆60周年”期间没有出现信访、治安突出问题,省综治工作调研督导组对我镇“平安村”建设予以充分肯定。高度重视森防工作,加强巡山,组建了一支40人的扑火队。规范、管理企业安全生产,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4次,有效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开展冬季征兵工作,完成年度征兵任务。扎实做好低保家庭、农村“五保户”救助工作,关爱弱势群体。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80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

社会事业

清凉中学是一所地处山区和平原结合部的农村初级中学,现有学生数1119人,22个教学班,教职工93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认真指导及清凉中学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科教兴国”和“科教强镇”为指导,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校情,明确办学方向,实现了学风、校风的根本好转,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辍学率逐年下降的佳绩。学校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名列永泰县前列,并先后荣获“永泰县文明单位”“永泰县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清凉中学在“双高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清凉中学占地面积25121平方米,建筑面积12891平方米。清凉中学现有专任教师87人,均是大专以上学历,全部具备教师任职格,任职合格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33人,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40人。清凉镇现有卫生院1家,村卫生所20所。清凉镇卫生院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现有职工30人,其中卫技人员25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初级取称18人。拥有X光机、血球计数仪、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B超、心电图、淋呼吸机等医疗设备,设有急诊科、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骨科、理疗科、放射科、检验科、预防保健科、B超心电图室等科室,能够为辖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等服务。门诊量31756人次,606人次,业务总收入145万元,收支基本平衡。清凉镇17个村卫生所共有乡村医生27人,组成一支遍及各村的卫生保健网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特色产业

2007年8月10日,公司与天目肉羊合作社根据上半年各6+1示范农户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召开推广现场会,与会社员参观了清凉镇顺溪村赵卫东的规模羊场、牧草青贮、羊粪沼气利用现场,各实施户进行了汇报和交流,通过现场会进一步提高“6+1”实用养羊技术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社员养羊生产能力。在发展山区养羊方面,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探索出实用的“6+1”养羊新模式,该实用技术同时得到了浙江省农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2007年合作社着重把6+1模式在广大社员中进行推广,以此来提高社员的养羊生产水平。

推广规模养羊,提倡户均饲养能繁母羊在30只以上;饲养量在100只以上,出栏商品肉羊60只以上,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推广设施养羊;根据山区潮湿、高温等气候特点,在总结传统农户离地羊舍的基础上,从便于清理羊粪,羊群分群、补料等管理方便的考虑,推广坚固实用的楼层式离地高架羊舍,推广自主开发了羔羊自动补料器,通过政府农机补助政策,达到规模农户均有牧草铡草机一台等措施,提高了农户规模养羊能力。

推广母羊二年产三胎综合繁殖技术;通过羔羊早期断奶、早期补料、母羊激素诱导发情等措施,提高母羊繁殖率和羔羊生长速度。

推广肉羊短期补饲,提高出栏肉羊体重;针对农户出栏肉羊出栏体重较小,而农户对补料成本投入产出效益认识不足的情况,通过开发当地丰富的毛竹叶资源,生产优质低价的羊竹叶颗粒饲料,(获得省新产品鉴定和杭州市科技进步奖)在农户羊群中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试验,使农户认识到补饲效果,使肉羊出栏体重从21.7公斤提高到28.4公斤。

推广种草、草山改良和牧草青贮加工技术;提高规模养羊和解决山区冬春季牧草不足养羊越冬能力。

推广羊粪-沼气能源利用技术;通过农户自发建造利用沼气做饭、烧水成功的基础上,在规模养羊中推广了羊粪沼气能源利用技术,使养羊农户减少了日常生活支出,提高了养羊综合效益。通过6+1生产模式的推广和近年来肉羊价格的持续上涨,改变了传统养羊由于品种退化,规模小、管理粗放造成经济效益低的局面,现在养羊已从副业转变成占家庭主要收入的主业,从事养羊的农户年龄,文化和在养羊投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转变。养羊数量多的农户养羊收入已达3~5万元左右已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可以说6+1实用养羊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山区山羊业的发展。

视频

永泰县清凉镇河仁小区安置房预计18号交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