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明感悟(趙慶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明感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清明感悟》中國當代作家趙慶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清明感悟

相傳清明節有三層內容,於是我也就有了三種感悟。

站在埋葬着父母和其他親人骨灰盒的麥田裡,面對生機盎然的田野和蔚藍的天空,我哽咽地讀着那篇讀了好多遍的祭文:「父母都是普通百姓,沒人會記住他們,但對我們兄妹來說,他們是偉大的,不僅賦予了我們生命,更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讀着讀着,模糊的淚眼中又出現了父母的笑容。正是「沉痛踏墓土,見之思親人。千古留傳統,此時最傷情。」

父母在後事安排上思想先進,不拘舊俗。對大辦喪事極其反感;更反對花上萬元錢去買墓地;從未見他們燒過紙,卻教會了我們如何孝敬老人;當得知老家新的安葬方法是把骨灰盒深埋在村裡的公墓,不留墳頭,上面照樣種莊稼時,他們說:「這個法好,即可落葉歸根,又不占地,也不污染環境。」

是啊!死後就剩一把骨灰,何必再去與活人爭地盤呢!我深知父母是通過對自己後事的處理在教育我們:「做事要多想着別人。」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將父母葬於故鄉,自然也就有了踏青的愜意。

下午去看錶弟。我迎着乍暖還寒的春風,吟詠着「道邊衰草萌生意,一點新綠妝枯黃」的詩句,慨嘆着因今年春寒,仍不見「桃花粉紅杏花白,雨打花枝樹樹開」的景象,沐浴着和煦的陽光,漫步在鄉間小路。

表弟正在澆麥子。寒暄過後,話題自然也就談起了麥子。聽媽媽說過,解放初最好的地也就畝產200斤。表弟告訴我現在良種、化肥農藥加上水澆地畝產1000多斤已是平常事。在城裡,很多人為農產品使用化肥、農藥擔憂,媒體也經常提出質疑。可是我清楚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中國人恐怕至少得餓死一多半。表弟說現在用的是100多米深的地下水,童年時用扁擔在井裡提水的時代早已作古,可這才僅僅過了40多年啊!據說過度抽取地下水是造成華北平原下沉的重要原因 。其實這才是最讓人擔憂的。一旦沒有了水,人類和一切生物必將遭受滅頂之災。雲南的大旱讓人膽顫。愈加嚴重的天災到底有多少該歸因於人禍的作孽呢?

古語云「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真害怕,過度的開採會變成「前人砍樹,後人遭殃」啊!

清明節為什麼又叫寒食節?我打開電腦搜索着。於是讀到了「介子推割肉奉君,晉文公為尋恩人舉火燒山,孰料誤將恩人燒死,介子推留血書勸君,晉文公下令燒山這天禁動煙火,只吃寒食,以示祭奠」的感人故事。讀着介子推那首盡表赤膽忠心的詩,不禁黯然淚下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這個故事和這首詩能流傳兩千五百年,不正是民心所向嗎?其實從古到今不管哪朝哪代,大到國家,小到單位,老百姓都希望「官清政明」。願我們的「公務員」們好好讀讀這首詩,「勤政清明復清明」,千萬別傷了老百姓的心。

[1]

作者簡介

趙慶剛,筆名譚嘯,男,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