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清朝玉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朝玉玺
图片来自搜狐

皇帝登基除了遗诏就要看传国玉玺在谁手里了。玉玺专业名称应该叫宝玺,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的才能称之为玺,大臣用的只能叫印,否则叫错了是会被砍头的。

历史上最为出名的一块玉玺就是传国玉玺,据传说是秦始皇用和氏璧雕琢而成的一块玉玺,并且名李斯在上面刻制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这枚玉玺,被秦始皇称为传国玉玺,作为王朝传递的信物,被皇帝珍重的保存著。秦朝灭亡后,传国玉玺流传到了汉高祖刘邦手中,这枚玉玺又成了汉朝的传国玉玺。

据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王莽派手下心腹苏献去孝元皇后处索要传国玉玺。无奈而又气愤的孝元皇后,用玉玺向苏献打去,不行落地,崩落一角。得到了玉玺的王莽,便用黄金将缺角补齐。因此,这枚传国玉玺又被称作金镶玉玺。 但是由于王朝更迭和战争的影响,这块象征著王权的和氏璧雕琢而成的传国玉玺,也随之消失了。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王朝就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朝。清朝的皇帝有二十五颗玉玺。那么清朝皇帝为什么会出现二十五颗玉玺呢?

乾隆皇帝在登基成为皇帝后,对前代遗留的玉玺和清朝当朝的玉玺进行了认真的校订工作,发现了其中有很多前代的赝品,也就是假货。于是乾隆皇帝就根据《周易》,推算出清朝将传国二十五代,于是便制定了清代皇帝25颗玉玺的规定。然而,满清最终传了12为皇帝,就灭亡了。

这25颗清朝玉玺,目前仍然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25颗玉玺的材质大多为玉制。其中代表清朝皇帝的最重要的玉玺,印文为“大清受命之宝”,材质为白玉。

大清受命之宝
图片来自搜狐

清朝仿制,大量制作帝王用以冲淡无传国玉玺之虚。清朝玉玺使用满汉双文篆书样,左满文,右汉文。清共制二十五方玉玺称清二十五宝。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宝一盝。宝盝为两重,皆木质,制作精美。宝盝置木几上,外罩绣龙纹的黄缎罩,分列于御座左右。

亦有闻传国玉玺蒙元北遁时携走,明末清初时多尔衮领兵在青海地区决战北元时亦有得传国玉玺,但清宫档案证明实为“制诰之宝”[1]

清朝二十五方玉玺

清初作宝泛滥,至乾隆初年交泰殿贮宝三十九方,其中宝文重复者或于义不合者甚众。乾隆十一年厘定制度,只选其中二十五方以作国宝,其数以应大衍之数。乾隆十三年更定宝文,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青玉质皇帝之宝四方以其由绪有序予以保留外,其余二十一方俱重刻为满汉篆文体。

二十五方玉玺造型、材质多样,以玉刻交龙纽为多,其它有金质、银质,还有一方木玺。

  1. 大清受命之宝:《交泰殿宝谱》以章皇序之用,白玉质,盘龙纽,汉篆文、满本字文,昭告天下天子登基用玺。
  2. 皇帝敕命之宝:《交泰殿宝谱》以章奉若,田黄质,立龙纽。
  3. 大清嗣天子宝:《交泰殿宝谱》以章继绳,金制,交龙纽,汉篆文、满本字文,册立太子用玺。
  4. 皇帝之宝二方:皇帝日常用玺,一玉制,一木制。青玉质者为交龙纽,满篆文,《交泰殿宝谱》以布诏敕;檀香木质者为蹲龙纽,满汉篆文,《交泰殿宝谱》虽云其仅为“以肃法驾”的皇权象征物,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制诰诏敕均钤该宝,是所用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一方宝玺。
  5. 天子之宝:《交泰殿宝谱》祭祀百神之用,白玉质,交龙纽,祭祀用玺。
  6. 皇帝尊亲之宝:《交泰殿宝谱》用宝太后,太皇太后及上尊谥、庙号之用,白玉质,交龙纽,祭祀用玺。
  7. 皇帝亲亲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展宗盟之用,白玉质,交龙纽,祭祀用玺。
  8. 皇帝行宝:《交泰殿宝谱》以颁锡赉之用,碧玉质,交龙纽。
  9. 皇帝信宝:《交泰殿宝谱》以征戎武之用,白玉质,交龙纽。
  10. 天子行宝:《交泰殿宝谱》以册外蛮,碧玉质,蹲龙纽,册封藩国外夷之用。
  11. 天子信宝:《交泰殿宝谱》以命殊方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12. 敬天勤民之宝:《交泰殿宝谱》以殇勤吏之用,白玉质,交龙纽,嘉赏官吏之用。
  13. 制诰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谕臣僚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14. 敕命之宝:《交泰殿宝谱》以钤诰敕之用,田黄质,蹲龙纽。
  15. 垂训之宝:《交泰殿宝谱》以扬国宪之用,碧玉质,交龙纽,颁行法令用玺。
  16. 命德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奖忠良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17. 钦文之玺:《交泰殿宝谱》以重文教之用,墨玉质,交龙纽。
  18. 表章经史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崇古训之用,碧玉质,交龙纽。
  19. 巡狩天下之宝:《交泰殿宝谱》以从省方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20. 讨罪安民之宝:《交泰殿宝谱》以张戎伐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21. 制驭六师之宝:《交泰殿宝谱》以整戎行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22. 敕正万邦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诰外国之用,青玉质,交龙纽。
  23. 敕正万民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诰四方之用,青玉质,盘龙纽。
  24. 广运之宝:《交泰殿宝谱》以谨封识之用,墨玉质,交龙纽。
  25. 皇帝奉天之宝:《交泰殿宝谱》以章奉若,碧玉质,盘龙纽,汉篆文、满本字文,郊祀用玺。

盛京十宝

乾隆十一年厘定二十五宝制度后,故内府所藏废弃国宝十四方中,以其中十方或虽宝文重复但国初行用,“未可以与古玩并列”,故宝于盛京宫阙凤凰楼。

  1. 大清受命之宝:碧玉质,蹲龙纽。
  2. 皇帝之宝三方:一方青玉质,交龙纽,满本字文汉篆文;一方碧玉质,盘龙纽,满本字文汉篆文;一方檀香木质,素纽,满篆文。
  3. 奉天之宝:金质,交龙纽,满篆文。
  4. 天子之宝:金质,交龙纽,满篆文。
  5. 奉天法祖亲贤爱民:碧玉质,交龙纽,满本字文汉篆文。
  6. 丹符出验四方:青玉质,交龙纽,后为下方“制诰之宝”取代。
  7. 制诰之宝:青玉质,交龙纽,汉篆文,传为清太宗所得元朝传国玺,乾隆年间取代上方“丹符出验四方”而位列盛京十宝。
  8. 敕命之宝:青玉质,交龙纽,满本字文汉本文。
  9. 广运之宝:金质,交龙纽,汉篆文。

太上皇帝之宝

清高宗乾隆帝在登基60年后传帝位于嘉庆帝,自居太上皇公文谕令行“太上皇帝之宝”。

太上皇帝之宝:碧玉质,交龙纽。四壁刻有乾隆御题诗。存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

凡三品堂上官任免诸事皆由太上皇决断,用玺太上皇帝之宝。

清末新政作宝

檀香木交龙纽“大清皇帝之宝”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清末新政时,仿西欧木制国玺御玺之制,作檀香木汉文篆书方玺四方,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旧二十五宝不同,印文仅有汉文且明示国体国号,其文分别为“大清国宝”、“大清皇帝之宝”、“大清帝国之玺”、“大清帝国皇帝之宝”。推测此四方玺或于新政或行宪后用于中外交往文书上,然而四方玺均无使用痕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