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清法战争纪念园区

清法战争纪念园区

图片来自klcg

清法战争纪念园区,别名基隆法国公墓(又名基隆法军公墓;Cimetière militaire français de Keelung)及民族英雄墓的合称,位于基隆市中正区中正路与东海街交叉口,当前为基隆市文化资产之一。[1][2]

目录

历史

基隆法国公墓创立于清光绪11年(1885年),是为了纪念大清帝国法国中法战争期间阵亡的700多名将士所兴建,也是基隆直接与此中法战争最具关联之代表建筑,从墓葬格局而言,也为全台数一数二之清末以来埋葬西洋人为主之公墓。现有格局则为1909年重修工程后所建立。

当前共有保存1885年法军于大沙湾所兴建、1929年法国政府派员参加移管式时所建的墓碑,及1954年法国政府由澎湖迁建之墓冢。目前园区共有7座石墓、2座纪念碑和一座迁移记事碑,全数采用花岗石砂岩块雕凿叠砌。

战后时期

1964年中华民国与法国断交后,清法战争纪念园区由中华民国政府收回为国有地,但由法国在台协会作为法国海外领土实质管辖,一般人无法进入参观;直到1999年移交基隆市政府并定为市定古迹,始开放参观。[3]1999年1月8日,基隆市政府公告清法战争纪念园区为市定古迹。基隆市政府并在每年与法国在台协会于基隆中元祭时共同举办普渡大典。[4]

2012年11月20日,园区石碑被吸毒者蓄意破坏,甚至部分石块成为粉末。原先的墓碑材质为砂岩,但因年代久远及且材质亦因风化而模糊,在修复工程上以“水泥黏著剂”修补,再安插不锈钢片,并用仿砂素材重新粉刷,仅能重建旧貌。该次破坏毁损了6个墓碑。[5][6]2016年8月,基隆市文化局争取中华民国文化部补助,编列预算整修基隆多处古迹,其中包含清法战争纪念园区。[7]2019年,因大基隆历史场景再现计画推动下,法国公墓则涵纳于“沙湾历史文化园区”展区,计画范围内的海军中滨营区因邻近纪念园区,迁移至和平岛上的海滨和平营区空地,2019年7月31日开工,预计2020年5月完工让中滨营区部队进驻[8]

当前清法战争纪念园区则进行串联太平轮遇难旅客纪念碑和周遭古迹群整合成大型公园,与交通串联改善、围墙修复等整修工程。

园区古迹

法国海军阵亡官兵墓碑

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所建,因中法战争中于基隆阵亡的法国海军官兵而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乙未战争,及后来因邻近海岸造成海浪侵蚀导致多数石碑严重受损,当前在园区中则散置不少留存的石牌,各碑形式不一。

佛国陆海军人战死者纪念碑

佛国陆海军人战死者纪念碑,又名法国海军阵亡官兵墓碑,是明治42年(1909年)日本政府接受法国委托而立碑之纪念碑。“佛国”指“佛兰西”,即法国。碑座正反面分别以汉字和法文所表示,碑文为: 西元一千八百八十四年及五年佛清之役 葬佛军将卒战死者于此 本年重修建立纪念碑以传后世 西历一千九百九年(1909)十月立

佛国墓地纪念碑

形式和澎湖风柜尾的法军万人冢纪念碑相同,上方为方形尖锥形式,下方为塔形台基。

戴尔及若汉德之墓

澎湖之役死于马公及葬于该地火烧坪之海军事务长马里·约瑟夫·路易·戴尔(Marie Joseph Louis Dert),及海军陆战队中尉路易·若汉德(Lieutenant Louis Jehenne)之遗体所立之墓碑,周围则设有迁移记事碑表示迁移过程。

1954年3月27日,法国国家护卫舰将两人遗体迁葬于法国公墓,葬礼仪式由法国籍天主教花莲教区监牧费声远主持,中华民国国防部、法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代办与全体馆员、法军舰长与官兵、法国侨民以及多人均参与。

参考文献

  1. 清法战争纪念园区-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016-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2. 基隆.法军公墓(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第0175篇). www.tonyhuang39.com. [2017-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3. 郭书宏. 清法战争纪念园区小档案. 人间福报. 2011-08-04 [2016-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4. 基隆法国公墓悼念战争殉身 台法为世界和平祝祷 ETtoday新闻云 2018-11-12
  5. 台湾殡葬资讯网-基隆清法战争园区 古墓碑修复完成开放. [2016-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6. 大纪元-清法战争百年墓碑遭敲碎 修复难破坏者付费. [2016-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7. 〈北部〉整建古迹、场景重现 文化部砸5.5亿 自由时报
  8. 林欣汉. 缝合基隆历史场域 中滨营区要搬家了.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