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寺庙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清音寺庙会 |
中文名;清音寺庙会 节日时间;农历七夕前后三天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仙居县清音寺 节日起源;民间传说 节日活动;大型的佛事活动与民俗表演、展示活动 |
仙居县清音寺庙会是依托民间陈十四娘娘的传说,在农历七月七前后举办的延续多天的较大型的佛事活动与民俗表演、展示活动。其主体内容有:朝拜、祈福、还愿、看演出、人会等等。[1]
历史渊源
仙居县清音寺庙会的历史比较长久,据寺庙碑文记载,清音寺的前身为金竹岭寺,始建于明初,重修于清康熙年间,仙居县清音寺经过多次修缮后,现有前后两殿,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并拥有广阔的表演场地非常适合大型民俗活动的表演与展示。据老人们回忆,庙会活动始于明朝中期,成型于清初,并一直延续至今。
庙会内容
仙居县清音寺庙会有活动时间长、辐射范围广、表演节目多等特点,庙会的活动时间为农历七夕前后三天,远至永嘉、缙云,近为邻近村民,云集参与人员多达几千,表演人员也在200—300人左右。穿插其间的民俗表演与展示,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十八罗汉、列入市级名录的三十六行说唱与表演,还有地方戏曲、曲艺及游艺活动。
活动程序一般为农历七月初六戏班进驻开始演戏,初七日为活动正场,初八日演两场戏后宣布整个庙会结束。
其具体基本内容有:
(一)朝拜。由山脚通往清音寺的楼梯一共一百八十八格,要一次性不停歇走上去,说明心诚才能万事大吉。到寺院后,首先参拜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然后再拜有求必应的陈十四娘娘。
(二)求签、许愿。民间流传陈十四娘娘有求必应,但七夕那天主要是以求姻缘为主。据说,这天来此求的姻缘都可实现,周边村有多对夫妻证实,有上几辈的,也有近几年的。善男信女来此都要求个签回去,以预测自己的运气如何,爱情,求财、求子、化灾、去病等等。
(三)看演戏。请戏班的钱由八个“堡”组成承担,每个堡由二至三个村派人组成,如果八个堡出的钱多的话,戏班还可以延续演出,戏的内容主要为越剧、婺剧等等,剧目主要以宣扬传统爱情美德的《天仙配》、《包青天之铡美案》、《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也有传统剧目《林冲上梁山》、《秦香莲》、《玉琪麟》等。
(四)逛庙会。庙会主要内容为舞龙、看三十六行、叠罗汉演出以及品尝本地风味小吃。安山舞龙和塘弄舞龙人数众多,每条龙可达四、五十人,舞法以卷地龙为主,取名为“金银双龙闹七夕”。安岭三十六行和“叠罗汉”来此义演,增加节目的多样性和观赏性,此项活动参加演出人数多达数百人。庙会期间,本地各种传统小吃都到山上摆摊,有粽子、软糕、糖条、炸油圆、做糖人、馒头等等,观看演出的人数众多。庙会既可观看到演出,又兼有会友、观光和品尝风味小吃的功能。
庙会意义
仙居县清音寺庙会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传承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饮食文明的重要平台,是传承原生态服饰文明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民间盛大活动的载体,是传承各种民间传统工艺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地域独特民间艺术形式的重要窗口,是一个传承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重要场所,是民间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同时,仙居县清音寺庙会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包含了丰富的地方文化、七夕文化、延续了原始的表演风格、历史风貌。
相关视频
参考来源
- ↑ 清音寺与七月七庙会的由来,事业单位 , 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