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渝水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渝水区(公园美景)原图链接来自 com 的图片

渝水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新余市东部,袁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7°35′-28°05′,东经114°44′–115°24′。东与樟树市、新干县交界,西与分宜县毗邻,南与吉安县、峡江县相连,北与上高县、高安县接壤。总面积1775平方千米,总人口8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3万人。

全区辖3个街道、10个镇、6个乡[1]:城南街道、城北街道、袁河街道、水北镇、下村镇、良山镇、罗坊镇、姚圩镇、珠珊镇、观巢镇、欧里镇、河下镇、水西镇、鹄山乡、人和乡、界水乡、南安乡、新溪乡、九龙山乡,共有46个居委会、267个行政村。其中,河下镇、九龙山乡由仙女湖管理区管理;水西镇由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区政府驻城南街道抱石大道257号,距省会南昌160千米。

渝水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平,由外围逐渐向中部倾斜。袁河横贯其间,境内属低山丘陵,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寒冬较短,年平均温17.8℃,年降水量1550毫米。省商品粮、棉花重要产区。矿产有煤、铁、石英石、硅灰石、瓷土、花岗石等20余种。

浙赣、上新铁路、新周铁路和上新公路、吉新公路、樟宜公路过境。纪念地和名胜古迹有罗坊会议旧址纪念馆、九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魁星阁、拾年山文化遗址、江口风景区。

历史沿革

渝水区的前身是新余县。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建新渝县,以袁河中游昔称渝水而名新渝,县治龙池墅,属安成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撤新渝入吴平。十一年吴平入宜春,属洪州。十八年析宜春复立新渝县,属袁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新渝为新喻。民国十五年废道尹制,新喻直属江西省。1956年7月2日,更名新余县。1960年9月30日升县为省辖市,1963年撤市复县,属宜春地区。

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新余县,恢复新余市。同年10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府字[1983]184号)批复,在原新余县管辖的范围内设立渝水区,为新余市辖县级行政区。

1983年,撤销新余镇,改设街道办事处;设立周宇镇;设立花古山镇(赣府字[1983]206号)。1984年,良山乡并入周宇镇(赣府厅字[1984]492号)。1987年3月14日,设置南英乡建制(赣府厅字[1987]127号批复)。

1988年12月10日,撤销罗坊乡、水北乡、水西乡、姚圩乡,分别设立罗坊镇、水北镇、水西镇、姚圩镇;原下村乡的行政区域划归花古山镇并更名为下村镇(赣民函[1988]138号批复)。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全区总人口778391人;其中:城关街道125881人、水北镇44825人、下村镇39566人、良山镇19542人、水西镇53445人、罗坊镇54788人、姚圩镇25089人、观巢镇25922人、欧里镇18788人、河下镇18397人、珠珊镇32059人、鹄山乡15379人、人和乡19004人、马洪乡22411人、北岗乡13781人、沙土乡99268人、界水乡12751人、东边乡5961人、南安乡13404人、新溪乡14507人、南英乡1465人、九龙山乡7596人、新钢公司山下片虚拟街道47404人、新余铁路办事处虚拟街道10961人、新钢公司山上片虚拟镇29128人、省花鼓山煤矿虚拟镇6969人。

2001年8月27日,撤销沙土乡建制,改设城北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城南街道办事处(赣民字[2001]417号批复)。2001年11月26日,撤销南英乡,划归罗坊镇(赣民字[2001]529号批复)。

2003年10月21日,撤销北岗乡、东边乡和马洪乡,北岗乡、马洪乡分别成建制划归罗坊镇和水西镇管辖,东边乡分别划归罗坊镇和水西镇管辖(赣民字[2003]271号批复)。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78.47万人。

2005年1月19日,新余市《关于同意渝水区将城北街道办事处调整为二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余府字[2005]4号):1、将城北街道办事处部分管辖范围析出设立袁河街道办事处。2、调整后,城北街道办事处管辖:桥背、老屋场、毛家、富塘、堆上、岭泉(小路口村小组除外)、东陂、胜利8个行政村和城北12个居委会。驻地不变;袁河街道办事处管辖:送桥(含岭泉行政村的小路口村小组)、王坑、望城、夏家、郑家5个行政村,以及新钢公司将来划归属地管理的居委会。驻五一路与清萍路交叉口西侧。

视频

渝水区 相关视频

美丽的界水乡-渝水区
江西新余渝水区旅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