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渤海海峡

增加 2,45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 渤海海峡 .jpg|缩略图|居 免费编辑 右| 4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B8%A4%E6%B5%B7%E6%B5%B7%E5%B3%A1&src=tab_www&correct=%E6%B8%A4%E6%B5%B7%E6%B5%B7%E5%B3%A1&ancestor=list&cmsid=f94f6eefb63d7268015b7db57e7e17b6&cmras=0&cn=0&gn=0&kn=0&fsn=80&adstar=0&clw=250#id=6552acdbc0d51f81d457033d414a41c9&currsn=0&ps=65&pc=65 添加义项名B 原圖鏈接][http://www.gov.cn/gzdt/2011-01/28/content_1794177.htm 添加义项 ?来自 所属类别 : 党政机关]]] 词条暂无分类
'''渤海海峡''',中国第二大海峡,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海峡北起辽宁大连老铁山,南至山东[[烟台蓬莱]],南北两端最短距离约109千米,是渤海内外海运交通的惟一通道。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渤海海峡
 
外文名称
Bohai Strait,Bohai Haixia
 
'''基本信息'''{| class="wikitable"|-|中文名称 || 渤海海峡 || 外文名称|| Bohai Strait,Bohai Haixia|- | 地理区位||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 || 峡口宽度|| 约59海里(约109千米)|-目录1地理简介2自然气候3水道分布4岛屿分布5战略地位6跨海通道|}
==地理简介==
新生代第四纪以来,渤海海峡时而成陆,时而被水淹没。如今海峡为全新世海侵淹没而成。
 
==自然气候==
[[ 渤海海峡|居 右| 4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B8%A4%E6%B5%B7%E6%B5%B7%E5%B3%A1&src=tab_www&correct=%E6%B8%A4%E6%B5%B7%E6%B5%B7%E5%B3%A1&ancestor=list&cmsid=f94f6eefb63d7268015b7db57e7e17b6&cmras=0&cn=0&gn=0&kn=0&fsn=80&adstar=0&clw=250#id=37bdd854315381f6ddcdd6c336f9e9f1&currsn=0&ps=65&pc=65 原圖鏈接][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5-08/03/content_21489112.htm 来自 中文网[[渤海海峡]]]]]
海峡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通常春暖晚,冬冷迟。 月平均气温:1月零下2.2℃,8月 23.9℃。6-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水量 471-553毫米。全年平均大风日70天以上,冬季多西北风和北风,夏季多南风和东南风。年雾日15-37天,以6-7月最多。属正规半日潮型,最大潮高不足2米。寒潮时,潮差减小,潮时无规律。
==岛屿分布==
[[ File:渤海海峡3.jpg|缩略图|居中| 4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B8%A4%E6%B5%B7%E6%B5%B7%E5%B3%A1&src=tab_www&correct=%E6%B8%A4%E6%B5%B7%E6%B5%B7%E5%B3%A1&ancestor=list&cmsid=f94f6eefb63d7268015b7db57e7e17b6&cmras=0&cn=0&gn=0&kn=0&fsn=80&adstar=0&clw=250#id=07fa17eab3a335b5ec5dface4d8c30d4&prevsn=80&currsn=140&ps=181&pc=58 原圖鏈接][http://navy.81.cn/content/2015-08/06/content_6617156.htm 来自中国军网]]]
位于渤海海峡中南部的庙岛群岛,由32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52平方千米。
 
群岛呈东北--西南走向一字型展开,各相邻岛屿间距离1.4-10.7千米,互为依托,瞰制渤海海峡。庙岛群岛属于丘陵地带,南部岛屿多,岸坡缓冲,北部岸陡水深,西部岛屿多为岩岸,东部岛屿多为砾石滩。
渤海海峡是中国海防要地,有大小水道10余条,是进出渤海的咽喉要道,北京和天津的门户。庙岛群岛纵列于渤海海峡,有利于构筑工事,封锁渤海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隋朝]]初年,东北方向的近邻高句丽日益强大,并开始侵犯东北边海防地区,并占领了辽东一些地方。614年,隋军从山东半岛东莱出发,渡渤海海峡,在辽东半岛南端登陆,击败高句丽守军,并欲乘胜直趋平壤。   高句丽军无力作战,只得遣使求和。东北辽东地区海防暂且得以稳定。<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GF4F1LR05371O4T.html 高句丽守军],新浪网,2019-05-30 </ref>
[[唐朝]]在中国东北境内和朝鲜半岛海域,同高句丽、百济和日本进行过多次海战。645年,[[李世民]]指挥两路大军东征高句丽。大军由东莱起航,渡渤海海峡,在今旅顺口登陆,攻克[[卑沙城]]。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曾以群岛北端的南、北隍城岛为舰队锚地调整兵力,进攻固守旅顺的沙俄军队。1914年日军又在南长山岛、庙岛开辟供给点,保障主力经登州水道在龙口登陆,迂回进攻驻守青岛的德军。
[[ File:Pizl.jpg|缩略图|居中| 4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8%8B%B1%E6%B3%95%E8%81%94%E5%86%9B&src=tab_www&correct=%E8%8B%B1%E6%B3%95%E8%81%94%E5%86%9B&ancestor=list&cmsid=57d9f89712d580c6fa397fd6f69c982c&cmras=0&cn=0&gn=0&kn=0&fsn=80&adstar=0&clw=250#id=338d356a64500212237027dbb70c07c6&currsn=0&ps=73&pc=73 原圖鏈接][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188J09P0523TOCN.html 来自 网易]]]
抗日战争胜利时,八路军北海军分区一部进岛担负守备,掩护主力数万人渡过海峡进入东北。
借助跨海通道,东北货物可以迅速直接地到达山东半岛,并直通苏北和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如果跨海通道建成,两大城市群之间的铁路和公路距离将大大缩短,特别是烟台、威海和大连的距离,都在"2小时经济圈"以内,空间可达性大大增强。
[[ File:渤海海峡4.jpg|缩略图|居 左| 4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B8%A4%E6%B5%B7%E6%B5%B7%E5%B3%A1&src=tab_www&correct=%E6%B8%A4%E6%B5%B7%E6%B5%B7%E5%B3%A1&ancestor=list&cmsid=867e5cf06b19bde1766c265d94774ec4&cmras=0&cn=0&gn=0&kn=0&fsn=80&adstar=0&clw=250#id=70da19e175028bf5aaba23c37caa0b35&prevsn=80&currsn=140&ps=181&pc=58 原圖鏈接][https://yt.news.fang.com/2010-01-13/3023790.htm 来自 房天下]]]
==工程设想==
大连地震局工作人员介绍,跨渤海通道将预计投资3000亿,堪比三峡工程的投资。
山东和东北地区间的主要运输方式有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等。由于渤海海峡的阻隔,往来于两地之间的铁路、公路只得绕行山海关,路程均在1600千米以上,从而降低了运输效率,增大了运输成本。   因此,两地之间起支配作用的运输方式为海上运输,尤其是烟台到大连的航线,更是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客货运输量。
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最新预测,到2020年,海峡间潜在的客流量将达到3亿人次左右。即使按照跨海通道承担60%-80%的比例,客流量也将达到1.8-2.4亿人次。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建设,将使环渤海由原来的"C"形环绕运输变为"I"形直达运输,渤海经济圈与胶东乃至长三角经济圈紧密结合,对东北振兴、中国经济的再腾飞意义重大。这项工程如果顺利建成,直接受益的就有东三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广西等10个省市自治区。
'''视频---中国渤海海峡再出大动作,5个“法海”搅翻了天,美:根本挡不住中国'''
{{#iDisplay:a0741tb054j |480|360|qq}}
 
'''视频---第10集:大连 烟台:穿梭在渤海海峡的巨型游轮'''
{{#iDisplay:w002735u5nz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亚洲史地总论]][[Category:760 非洲史地总论 ]][[Category: 750 美洲史地总论]][[Category: 740 欧洲史地总论]][[Category: 770 大洋洲总论]]
10,4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