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草原气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温带草原气候是介于温带森林气候与温带沙漠气候之间的过渡气候,中亚、东亚以及北美中西部均有分布。这种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为200-450mm,集中在夏季。
气候特征
温带草原气候也是一种大陆性气候,是森林到沙漠的过度地带,气候呈干旱半干旱状况,土壤水分仅能供草本植物及耐旱作物生长。温带草原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多数地方是200~3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气温冬冷夏热。我国温带夏季各月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上,而冬季各月平均温度都在-5℃以下;年较差都在30以上。温带草原多豆科植物[1],是很好的放牧区温带草原气候具有半干旱至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的气候。为荒漠气候与森林气候之间的过渡类型。相当于柯本气候分类中的气侯。
不同地区的草原气侯特征有差异。离荒漠近的干草原(或低草草原)温度变化大,降水少,植被(草本)也稀疏矮小;离森林近的湿草原(或高草草原)气温变化小,降水多,植被(草本)稠密高大。低纬度荒漠外围的热草原,最冷月平均温度在0℃以上。朝向赤道一侧的热草原在夏季受热带辐合气流影响,降水多在夏季;朝向中纬度一侧的热草原在冬季受温带气旋影响,降水多在冬季。中纬度荒漠周围的冷草原,最冷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
温带草原气候
我国温带草原面积很大,主要在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该区经向地带性明显,以草原气候为主,以典型草原为主体,从东北到西南形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过渡的特点。气候温和,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该区年平均温度-2~6℃,≥10℃年积温约2000-3000℃,无霜期约150-200天,年降水量为250-4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热量较少,该区湿润度仍达0.3-1.2,甚至1.5。地面水资源缺乏,分布不平衡,80%的地表径流中在东部的辽河流域和呼伦贝尔高原,中部从锡林郭勒高原到鄂尔多斯高原均为波状或层状平原,地形高差小,加之降水偏少,无法产生径流条件,因此,大部分地区缺少灌溉条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漠化强烈。本区干旱、多大风,土壤基质较粗,加之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垦植,土地沙化严重。
分布与成因
该气候区在北半球占有很大面积,分布在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中心部分,终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因此气候干燥。在南半球中,南美洲阿根廷的大西洋冷洋流沿岸,正当西风带的雨影区域,又有安第斯山脉屏峙,西风过山后下沉,因此形成全年少雨的巴塔哥尼亚干旱气候区[2]。
气候亚型
降水季节分配
• 夏雨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加上夏季易发生对流天气而多雨。
• 冬雨型:接近地中海气候区,冬雨偏多。
降水多少
• 干旱气候:又称温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者。
• 半干旱气候:又称温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400毫米以下。
植被类型
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因水分条件较好,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典型土壤为黑钙土;温带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土壤是荒漠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