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达·维尔科米尔斯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温达·维尔科米尔斯卡(Wanda Wilkomirska,1929年1月11日-2018年5月1日)波蘭小提琴家與音樂教育者。溫達曾於德國與澳洲擔任音樂教授,作育英才無數,例如日本小提琴家石川綾子即是她的學生。她所使用的是1734年瓜奈里所製的名琴[1]。
音樂家庭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小提琴家
溫達出生在波兰华沙,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音乐世家,父亲是一位小提琴家(Alfred),也是优秀的小提琴教师,母亲则是一位有才能的钢琴家(Dorota)。溫達五歲開始學小提琴,她的小提琴啟蒙老師是她的父親,她七歲的時候舉行第一次公開演奏。1945年時她加入了维尔科米尔斯卡三重奏(Wiłkomirski Trio),成員包含了她同父異母的鋼琴家姊姊(Maria Wiłkomirska)與大提琴家哥哥(Kazimierz Wiłkomirski)。[2] 溫達青少年時期就讀於波蘭羅茲的音樂學院(Academy of Music Lodz),師從小提琴家杜必斯卡(Irena Dubiska),之後她前往布達佩斯的李斯特音樂學院(Franz Liszt Academy of Music)就讀。溫達的小提琴才能從年輕時代就顯露無遺。1947年,1949年,1950年,1952年,她先后在日内瓦、布达佩斯、莱比锡和华沙所举行的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并由此一跃成为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多次比赛中取得荣誉之后,维尔科米尔斯卡广泛地开展了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国际巡回演出。 1950年到1960年的十年间,她所访问过的国家和地区就达到了35个,其中包括伦敦、柏林、维也纳、阿姆斯特丹、布拉格和圣彼得堡等世界名城,并先后同这些城市中的著名交响乐团一起合作举行了音乐会[3]。
與波兰第一夫人的位子擦身而過
维尔科米尔斯卡不僅是波兰共產黨(聯合工人黨)党員,她也嫁給了一位政黨官員(黨中央委員會的成員)。1952年,她與記者米奇斯瓦夫·拉科夫斯基(Mieczysław Rakowski)結婚,拉科夫斯基1958年成為每週新聞雜誌(Polityka)的主編。他們婚後育有兩子(Arthur與Wlodzimierz),但由於拉科夫斯基的不忠,兩人於1977年離異。拉科夫斯基於1988年成為波蘭最後一位共產黨總理。他的改革主義方法在很多方面仍然受到他的前妻和在婚前向他介紹認識的持不同政見者的影響。
1981年波蘭實施戒嚴令,導致溫達的海外旅行受到限制,翌年她在德國巡迴演出時宣布叛逃,她的兒子亞瑟也加入了她的行列。在流亡期間,溫達成為德國曼海姆音樂和表演藝術大學(Mannheim)的音樂教授,開始專心致力於教學。[4]
1999年時她移居澳洲,擔任雪梨音樂學院的教授。除此之外,她也曾在波蘭、日本、瑞士、義大利、芬蘭、奧地利、德國與澳洲等地教授大師課程。
華沙愛樂的“首席獨奏家”
1955年,维尔科米尔斯卡成為華沙國家愛樂樂團的“首席獨奏家”,這是一個專門為她設立的头衔,而她在這個職位上長達二十二年。[5]。在波蘭戰後的共產主義政權下,维尔科米尔斯卡被視為文化大使,並享有相當程度的出國旅行自由,她的曲目很廣泛,但她的熱情始終是波蘭當代音樂。1961年,维尔科米尔斯卡作为小提琴独奏家随华沙交响乐团一起访问了美国,在纽约卡内基厅、芝加哥和华盛顿等重要城市中举行了音乐会。在这次访问演出之后,这位精力充沛的女小提琴家又先后数次对美国进行了访问演出,以至于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成为美国听众们最为熟悉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
相關網站
温达·维尔科米尔斯卡的官方網站[6]
參考文獻
- ↑ https://www.discogs.com/artist/725143-Wanda-Wilkomirska
- ↑ https://www.discogs.com/artist/3865440-Wi%C5%82komirski-Trio
- ↑ 温达·维尔科米尔斯卡訃聞,纽约时報,2018-5-4,[引用日期 2019-02-18]
- ↑ 温达·维尔科米尔斯卡訃聞,英国衛報,2018-5-18,[引用日期 2019-02-18]
- ↑ 温达·维尔科米尔斯卡訃聞,英国獨立報,2018-5-4,[引用日期 2019-02-18]
- ↑ http://www.wandawilkomirska.com/sprachversionen/englisch/index_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