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湘西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湘西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图链接

简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國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辖7县1市,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湘西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省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1]

湘西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老司城里耶古城及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涌现了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等一批政治文化名人。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湘西是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2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苗族都有各自独特的语言、习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湘西有神奇的山水风光。拥有矮寨奇观景区、猛洞河漂流、红石林、坐龙峡等132个国字号文化旅游品牌,是 “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和“最佳旅游去处”。

湘西山地、农业、矿产等资源丰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古丈毛尖和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素有“锰都钒海”之称,初步探明页岩气储量4.8万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0%,可采储量超过1.4万亿立方米,价值高达3.5万亿元,开发潜力巨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面积:15462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人口:263.45万人(2015年)

别名:湘西州,大湘西,湘西

方言:西南官话-吉首话,湘语-辰溆片

行政区类别:自治州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所属地区:湖南省

著名景点:凤凰古城、里耶古城、苗疆长城、芙蓉镇、老司城、吕洞山、猛洞河

下辖地区:吉首市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凤凰、泸溪、古丈7县

机场:湘西里耶机场

政府驻地:吉首市人民北路58号

湘西凤凰原图链接

火车站:吉首站、吉首南站

电话区号:0743

车牌代码:湘U

邮政区码:416000

地理位置:湖南省西部偏北,武陵山区

行政代码:433100

大学:吉首大学,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地区生产总值:512亿元(2015年)

人均生产总值:19488元(2015年)

建制沿革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域,战国时属楚黔中郡,郡治在今常德市。

秦昭王三十年(前285),取楚巫中、黔中郡及江南地另置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西20里处。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分全国为36郡,后增4郡,共40郡。湖南省地分属黔中、长沙2郡,湘西州境属黔中郡,郡治设今沅陵县西。

西汉,分全国为13部,部设刺史,直隶京师。湖南大部地属荆州,小部地属交州。荆州辖6郡1国,属地在今湖南境有零陵、桂阳、武陵3郡及长沙国,湘西州境属武陵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义陵(今淑浦县),领13县,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12县,湘西州境分属于沅陵(含今吉首、泸溪地)、辰阳(含今凤凰、花垣南部地)、迁陵(含今保靖、花垣北部地)、酉阳(含今龙山、永顺、古丈地)等4县。

东汉分全国为13部,部设刺史,后称州牧,直隶京师。湖南属荆州,州治汉寿,即西汉索县故治(今常德市)。领7郡,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4郡。湘西州境仍属荆州武陵郡。郡治移临沅(今常德市)。领13县,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12县,在湘西州境有5县,即沅陵、辰阳、迁陵、酉县、充县,与西汉同。

三国时,初属蜀,后属吴。吴分五州,州设刺史,直隶国郡。湖南属荆州,治南郡(今湖北江陵县)。领14郡,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10郡,湘西州境域分属荆州武陵郡和天门郡。武陵郡,郡治同东汉,西汉故郡,领12县,属地在今湖南境有11县,在今湘西州境有5县:黔阳县(今龙山县地)、酉阳县(今永顺、古丈地)、沅陵、辰阳、迁陵3县同东汉。天门郡,治漤中(今慈利县西)。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分武陵郡置。领3县:漤中县(今大庸县永定区、慈利县地)、充县(今桑植地)、零阳县(今慈利、石门、澧县、临澧等地)。

西晋分全国为20州,州设刺史、直隶洛阳。湖南分属荆州、广州。荆洲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领22郡。属地在今湖南境有9郡,湘西州境域仍分属荆州武陵郡。武陵郡,郡治同三国吴。汉、吴故郡,领10县。属地在今湘西州境有5县:镡成县(含今花垣、凤凰地),黔阳、酉阳、迁陵、沅陵4县与三国时期吴国同。

东晋有扬、荆、湘、江、梁、益、交、广等州,州设刺史,直隶建康。湖南分属荆、湘、江3州。属地在今湖南境有13郡。今湘西州境仍分属荆州武陵郡。州、郡治所及属县同西晋。

南朝时期,宋代,分江左所有地为22州,州设刺史,直隶建康。湖南分属荆、郢、湘3州。属地在湖南境有14郡国。湘西州境分属荆州天门太守和郢州武陵太守。

孝武帝建元年(454)分荆、湘、江、豫州部分地置郢州,治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陵郡始分属,领10县,郡治及在湘西州境属县与两晋同。荆州天门太守,州、郡治同晋,属地在今湘西州境的县亦同皆。

齐代沿袭宋制。

梁天监十年(511)前依齐制。天监十年后,湖南仍分属荆、郢、湘3州。属地在今湖南境共20州(郡级)、郡。今湘西州境分属郢州夜郎郡、卢州(郡级)、武陵郡,南阳郡和荆州天门郡。夜郎郡、治夜郎(今吉首市),分沅陵县置,领夜郎1县(辖今吉首市地)。卢州(郡级)、治泸溪。天监中分沅陵县置,辖今花垣、泸溪县地和吉首部分地。武陵郡,治同宋、齐。领9县,属地在今湘西州境的有3县:大乡县(黔阳县改置,今龙山县地),迁陵、酉阳县与宋、齐同。南阳郡,治建昌,今辰溪县西北。分辰阳县置,含今凤凰县地。天门郡与宋齐同。

湘西凤凰古城原图链接

陈代,分江南所有地为22州。州设刺史。直隶建康。湖南分属荆、沅、湘3州。今湘西州境分属沅州夜郎郡、沅陵郡、南阳郡和北园的北衡州(郡级)。

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冀、雍、青、兖、徐、梁、豫、杨、荆9州。湖南属荆州,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8郡,湘西州境域分属沅陵郡和澧阳郡。沅陵郡、治同南朝时陈,领5县,属地在今湘西境有3县:沅陵县(今沅陵、泸溪、花垣及吉首部分地),大乡县(今永顺、古丈、保靖、龙山县地);辰溪县(含今凤凰、吉首部分地)。

唐朝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15道。道设采访使,直隶京师。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属地在今湖南境有15州郡。今湘西州境地分属山南东道的澧州澧阳郡,和黔中道的辰州卢溪郡、锦州卢阳郡、溪州灵溪郡。卢溪郡,治沅陵(今沅陵县)。隋朝时为沅陵郡,天宝元年(620)改名。领5县。属地在今湘西州境有2县:卢溪县(今泸溪、吉首、花垣地),麻阳县(含今凤凰地)。锦州卢阳郡,治卢阳(今麻阳县境)。属地在今湘西州境有3县:渭阳县(今凤凰地),洛甫县(今保靖地),招前县(今凤凰地)。灵溪郡,治大乡(今龙山地)。领2县:大乡县(今永顺、古丈、龙山地),三亭县(今保靖地)。

五代时,湖南属楚,楚分所有地为28州1监。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潭、岳、辰、锦、衡、道、郴、溪、澧、永、郎、邹、叙13州及桂阳监。今湘西州境域分属辰、澧、溪3州。辰州,同唐辰州卢溪郡。澧州同唐澧州澧阳郡。溪州同唐溪州灵溪郡,五代析为3州;誓下州,(今永顺古丈地);上溪州(今龙山地);保静州(今保靖及花垣部分地)。

宋朝,初分全国为15路,神宗元丰元年(1078)为23路,南渡后只16路。路设安扶司,直隶京师。湖南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今湘西州境分属荆湖北路辰州卢溪郡的卢溪县(今泸溪、吉首、花垣地),沅州潭阳郡的麻阳县(含今凤凰地),荆湖北路的保静州(今保靖地),永顺州、下溪州、南渭州、施溶州(今永顺古丈地),上溪州(今龙山地);保静州、永顺州、下溪州、南渭州、施溶州、上溪州、均为羁縻州。

元朝,分中夏为1中书省,11行中书省,直隶京师(中央)。湖南分属湖广行省、四川行省。湖广行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治江陵(今湖北武汉市)。领8路1府1州。今泸溪、吉首地属辰州路。湖广行省恩州军民安扶司,治婺州(今贵州婺川县),领67蛮夷官,属地在今湘西州境有6蛮夷官:即五寨(宋沱洞、乌引洞、芦获洞、杜望洞、白崖洞均属今凤凰地),多著土村(今永顺地),会溪(今永顺地),施溶(今永顺地),腊惹洞(今永顺地),驴迟洞(今永顺地)。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安扶司,治新添(今贵州贵定县)。领132长官司。属地在今湘西州境有3长官司:南渭州(今永顺地),白崖(今龙山地),保静州(今保靖、花垣地及古丈部分地)。四川行省永顺等处军民安扶司,治今永顺,辖今永顺、古丈等地。

明朝,除北京南京,分全国为13省,省设布政使司,后改承宣布政使司,直隶中央。湖南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属地在今湖南境有7府2州2司。今湘西州境分属辰溪府的卢溪县(含今泸溪、吉首地);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含今永顺、古丈、龙山地);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含今保靖、花垣、凤凰地)。

清朝初,分全国为18省,后增奉天、吉林、黑龙江、台湾、新疆5省,共23省。省设布政使司,直隶京师。省下设道、府、州、厅、县。湖南省辖4道9府4直隶州5直隶厅(散厅、散州)72县。直隶州辖县,直隶厅不辖县;直隶州直隶厅直接隶“道”、“省”,不由府管辖;散厅散州受府、直隶州节制,实际同县。今湘西州境分属辰沅永靖道辰州府泸溪县;永顺府永顺县、保靖县、龙山县,古丈厅;乾州、凤凰、永绥3个直隶厅。

中华民国3年(1914),湖南废除府、厅、州建制,保留道县两级。境域乾城、泸溪、凤凰、永绥、保靖、古丈、永顺、龙山8县属辰沅道,治凤凰。民国9年9月废道存省县两级。辰沅道延至次年10月裁撤。民国24年5月,湖南省政府在沅陵设置湘西绥靖处,辖沅陵、慈利等19县。分5个行政督察区。永顺、保靖、龙山属永保龙桑区;乾城、凤凰、古丈、永绥属乾凤古绥区;泸溪属沅泸辰溆区。民国25年6月,湘西绥靖处由19县增至25县,划为4个行政督察区。泸溪、永顺、龙山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沅陵。乾城、凤凰、永绥、保靖、古丈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乾城。民国27年2月,湖南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泸溪、永顺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沅陵。乾城、凤凰、永绥、保靖、古丈、龙山属第4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乾城。同年3月第三、第四行政督察区域变更。保靖、古丈、永顺、龙山4县为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顺。乾城、泸溪、凤凰、永绥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乾城。民国29年5月,湖南省85个县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保靖、古丈、永顺、龙山4县为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顺。乾城、泸溪、凤凰、永绥4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沅陵。这次调整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

历史上境域内存在过的类似州级(地区级)建制的机构有:

羁縻州宣慰司

包括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和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析辰州置溪州,天宝元年(742),改溪州为溪州灵溪郡,乾元元年(758)复溪州名,辖大乡、三亭2县,隶黔中道。五代时析为3州:誓下州、上溪州、保靖州。均属楚彭氏世袭溪州地。宋朝分上、中、下溪州,又有龙赐、天赐、中顺、感化、保靖、永顺等6州,懿、安、远、新、治、富、未、宁、南、顺、高州共20州,均为羁縻州,皆设刺史。以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余19州皆隶属,谓誓下州。彭氏世据溪州,自署刺史,兄弟子侄世代承袭。治所在今永顺县东南旧司城,隶荆湖北路。元至元年间(1264~1294)置永顺路,后改永顺保靖南渭安抚司。至大三年(1310),改为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元至正十一年(1351),改为永顺等处军民宣扶使司,辖58旗,隶四川行省。

明洪武三年(1370)二月为州,十二月置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治永顺。洪武六年(1373)4为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治永顺。隶湖广布政使司,后改属湖广都指挥使司。辖3州,6长官司:即南渭州(今永顺部分地)、施溶州(今永顺、古丈部分地)、上溪州(今龙山县),驴迟洞(今永顺部分地)、腊惹洞(今永顺部分地)、萝着黄洞(今永顺古丈地)、施溶溪(今顺地)、田家洞,(今古丈地)、自崖洞(今龙山地)共6长官司。

清雍正七年(1729)废宣慰司,置永顺府。治今永顺灵溪镇。辖永顺、保靖、龙山、桑植4县。隶辰沅永靖道。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五代十国时,后梁开平元年(907)分三亭县置保静州(今保靖、花垣地),属楚彭氏溪州。后周广顺三年(953),置保静州安抚使,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改为羁縻保静州,属荆湖北路。元初,改保静州为保靖州,属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安抚司,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置保靖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宣慰司,洪武六年,升为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隶湖广布政使司,后改属湖广都指挥使司。治保靖,辖五寨长官司(今凤凰地)、竿子坪长官司(今凤凰县地)④。清雍正七年(1729)五月,废保靖宣慰司置保靖县。治保靖,隶永顺府。

永顺府

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裁永顺、保靖、桑植3司,置永顺府。属分巡辰永靖道,隶湖南布政使司,辖永顺、龙山、保靖、桑植4县。雍正十三年,府属分巡辰永靖兵备道。乾隆元年(1736),属辰沅永靖兵备道。

道光二年(1822),析永顺县之罗依、西英、功全、冲正4保地置古丈坪厅(散厅),直隶永顺府。民国2年(1913),改古丈坪厅为古丈县。属永顺府。时永顺府辖五县:即永顺、保靖、龙山、桑植、古丈。治永顺、隶辰沅永靖道。民国3年,湖南省废“府”、“州”、“厅”,府下县直隶湖南省辰沅永靖道。

辰沅永靖道

康熙三年(1664),设分巡辰沅靖道,治沅州(今芷江),隶湖南布政使司。辖2府州11州县。康熙四十三年,道治移迁五寨司城(今凤凰)。清雍正七年(1729),置永顺府旧其所属。雍正八年,改分巡辰沅靖道为分巡辰永靖道,治凤凰。雍正十三年,道廉兵备,改辰永靖道为辰永靖兵备道。清乾隆元年(1736)升沅州为府,改辰永靖兵备道为辰沅永靖兵备道,治凤凰,隶湖南布政使司。清嘉庆元年(1796)升乾州厅、永绥厅、凤凰厅为直隶厅来属。至清末辖3府、1直隶州、4直隶厅、16厅(散厅)州、县。3府即:辰州府,治沅陵。辖沅陵、泸溪、辰溪、溆浦4县。沅州府,治芷江。辖芷江、黔阳、麻阳3县。永顺府,治永顺。领永顺、保靖、龙山、桑植4县和古丈坪厅。1直隶州,即靖州,治靖州。领靖州直辖地、绥宁、通道、会同3县。4直隶厅:即乾州、凤凰、永绥、晃州直隶厅。

民国3年(1914),湖南省废“府”、“州”、“厅”,保留道,州厅改名为县。改辰沅永靖道为辰沅道,治凤凰。辖20县:即凤凰、乾城、古丈、永绥、保靖、永顺、龙山、泸溪、桑植、沅陵、辰溪、麻阳、溆浦、芷江、黔阳、靖县、晃县、绥宁、会同、通道。民国5年,裁武陵道,将所属大庸、石门、慈利、桃源等4县划入,总24县。民国11年,湖南省道制撤销,属县直隶湖南省。

督察区、专区

督察区民国24年(1935),湖南省政府在沅陵设置湘西绥靖处,指定绥靖19县,划分5个行政督察区。治在今湘西州I境内的有第三、第五行政督察区。即永保龙桑区,专员公署设永顺,辖永顺、保靖、龙山、桑植4县。乾凤古绥区,专员公署设乾城(今吉首乾州),辖乾城、凤凰、古丈、永绥4县。境内泸溪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公署在沅陵。

民国25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正式颁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暂行条例》后,湖南省扩大在湘西的行政督察区域,重新调整为4个督察区。由原19县增至25县。境内泸溪、永顺、龙山县被划入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沅陵。乾城、凤凰、保靖、古丈、永绥县被划入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乾城。

民国26年12月,湖南全省普遍设置行政督察区,以专员兼任驻地县县长。全省75个县、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境内永顺、泸溪2县被划入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沅陵。乾城、龙山、保靖、古丈、永绥、凤凰6县划入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乾城。

民国29年4月,湖南省调整行政督察区,划全省为10个行政督察区。治在境内的有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顺,辖永顺、保靖、龙山、古丈、桑植、大庸6县。乾城、凤凰、永绥、泸溪4县被划人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沅陵。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专区1949年12月底,湖南先后设置10个专区。治在境内的有永顺专区。1950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在沅陵设置湘西行政公署,辖永顺、沅陵、会同3个专区。治在境内的永顺专区,专员公署设永顺,辖永顺、保靖、古丈、龙山、桑植、大庸6县。乾城、永绥、泸溪、凤凰4县划入沅陵专区。公署设沅陵。

湘西苗族自治区、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苗乡田园景色原图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因此,1952年8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划乾城、凤凰、永绥、泸溪、古丈、保靖6县地,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地师级),区治设乾城县所里镇,隶湖南省,辖6县,即乾城、凤凰、花垣、泸溪、古丈、保靖。9月湘西行署及所属永顺、沅陵、会同3专区撤销,其永顺、龙山、桑植、大庸4县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至12月正式接管这4县。1955年4月28日,根据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湘西苗族自治区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州治州域不变。1957年9月6日国务院第五十七次全体会议通过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设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并撤销湘西苗族自治州的决定。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同时湘西苗族自治州宣布撤销。

行政区划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辖7县、1市、1个经济开发区,有115个乡镇(街道)。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8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湘西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是国家西部开发、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地区,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扶贫攻坚主战场。[2]

地域环境

基本州情

2017年末,全州总人口为299.2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41.7万人,占总人口的80.7%。全州常住人口有263.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8.63万人。

历史文化厚重

凤凰古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里耶古城一次性出土秦简3.7万枚、20多万文字,填补了文献中有关秦代历史的大片空白,考古专家称之为“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八百年土司王都老司城,是我国大西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土司城址,其观赏性、真实性、完整性为中国现存城市遗迹所罕见,是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全州有里耶镇、芙蓉镇、浦市镇、边城镇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南方长城等399处历史文化古迹。涌现出民国总理熊希龄、现代文豪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民族歌唱家宋祖英等一批政治文化名人。湘西是革命老区,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俗风情浓郁

湘西土家族、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各自独特的语言、习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湘西州是文化部授予的湖南唯一的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花垣赶秋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2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茅古斯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苗族鼓舞堪称中华一绝,苗族“赶秋节”、土家族“舍巴节”等传统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保靖县夯沙乡夯沙村、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吉首市峒河街道小溪村等84个村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山水风光神奇

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猛洞河漂流,被誉为“天下第一漂”;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南十三省唯一幸存的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的原始次生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吉首德夯,被人们称为“天凿奇峡”;矮寨大桥是世界上跨峡谷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创下了四个世界第一;还有国家森林公园坐龙峡、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国家湿地公园峒河等227个世界级、国字号旅游品牌。

资源禀赋独特

全州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农业、水利、矿产等资源丰富,堪称华中“生物基因库”和“中药材宝库”,拥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湘西处于全国罕见的气候微生物发酵带、土壤富硒带和植物群落亚麻酸带,“酒鬼酒”、“果王素”、“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湘西椪柑”、“湘西金叶”等都源于这宝贵的“三带”资源。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8.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162.7万千瓦,现已开发151.2万千瓦。州域内已勘查发现48个矿种584处矿产地,其中锰、钒、汞、铝、紫砂陶土矿居湖南之首,锰矿居全国第二,铅锌矿居全国第三,钒矿遍及全州,有“锰都钒海”之称。初步探明页岩气储量4.8万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0%,可采储量超过1.4万亿立方米,价值高达3.5万亿元,开发潜力巨大。[3]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湘西州土地总面积154,62274万公顷。其中:耕地13,5万公顷,建设用地3,9627公顷,未利用土地16.61万公顷,土地开发储备资源约4万公顷。

水能资源

州境内大部分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且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格局。境内核算忌水量213.7亿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32.8亿立方米;干流长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44条,主要河流有沅江、酉水、武水、猛洞河等。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68万千瓦,可开发108万千瓦,现仅开发18万千瓦。

生物资源

湘西州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共有维管束植物209科、897属、2206种以上。保存有世界闻名孑遗植物水杉、珙桐、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鹅掌揪、香果树等;药用植物985种,其中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19种属国家保护名贵药材;种子含油量大于10%的油脂植物230余种;观赏植物91科216属383种;维生素植物60多种;色素植物12种。是中国油桐、油茶、生漆及中药材重要产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区系28目64科,属国家和省政府规定保护动物201种,其中一类保护珍稀动物有云豹、金钱豹、白鹤、白颈长尾雉4种,二类保护有猕猴、水獭、大鲵等26种,三类保护有华南兔、红嘴相思乌。   

矿产资源

在州域已勘查发现6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铅、锌、汞、锰、磷、铝、煤、紫砂陶土、含钾页岩等,其中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湖南省之首,锰工业储锰工业量3106,57万吨居全国第二,汞远景储量居全国第四。

旅游资源

湘西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奇秀,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大统, 《神秘湘西游》正唱响全国、走向世界。著名风景区有凤凰古城、中国南方长城、里耶古城、猛洞河漂流、王村(芙蓉镇)、吉首德夯苗族风情、栖凤湖、龙山火岩溶洞、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以及里耶秦简、永顺县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午间的溪州铜柱、土家族千年古都老司城、凤凰县明代古建筑黄丝桥城堡,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故居等。

其他资源

自治州农作物主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烟叶等。工业主产原煤、电、水泥、木材、卷烟、化肥、纱、布等。卷烟是该州工业生产的“拳头”产品。土特产品以桐油、生漆、茶油、茶叶、烟叶、柑桔、板栗、蜂蜜、药材等最为著名。湘西自治州是全国桐油重点产区之一,所产桐油品质优良,色彩金黄,誉满中外。湘西又是“生漆之乡”,龙山被列为全国生漆基地。这里的“红壳大木”漆树被定为全国优良漆树品种之一。“古丈毛尖”、“保靖岚针”为全国名茶。泸溪浦市柑桔是 湖南名桔之一。“织锦”在五代时,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现成为旅游者购买的珍贵纪念品。 “古丈毛尖”茶和“七叶参”保健茶系全国名茶;“湘泉”、“酒鬼”为酒中佳酿,属国家级名酒,享誉海内外;土家织锦、苗家绣品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传统工艺受到人们的青睐。[4]

社会事业

社保

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2017年末,全州城乡居保参保131.37万人。个人缴费标准按100元至3000元14个基本档次自愿选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个人年缴费200元以下的,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个人年缴费300-400元的,每人每年不低于40元;个人年缴费500元以上的,每人每年不低于60元(龙山县除外)。2017年,全州共发放养老金3.996亿元。

2017年,全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57.29万人,参保率达97.81%。筹资标准为每人600元/年,其中个人缴费为150元/年,各级财政补助450元/年。参保居民在州内基本医疗报销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按比例支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一级医疗机构为90%;二级医疗机构和州民族中医院为75%;三级医疗机构为60%;一个结算年度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为15万元(不含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的20万元)。报销手续比较简便,患者出院时,只需出具身份证或户口本、医保证卡就可以到住院医院直接报销。

公务员 事业单位人员

2017年末,全州有13372名公务员,有参公单位工作人员4232人,有59546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退休人员6.44万人,月人均领取养老金2003元。

湘西天子山原图链接

民政

低保户

凡持有湘西自治州户口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均可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再按照“申请、评议、调查、审核、公示、审批”等程序确定低保对象。2017年末,全州城乡低保人数22.7万人,占全州总人口数的7.6%,其中城市低保4.5万人,农村低保18.2万人,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为420元/人?月和255元/人?月,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为287元和153元。

农村敬老院

2017年,全州共有159所农村敬老院,我州实施了农村敬老院“五有工程”,有彩电、冰箱、消毒柜、热水器、洗衣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和照料护理费年人均分别为6552元和180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和照料护理费年人均分别为4000元和1800元。全部特困人员均由医疗救助基金全额资助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患病对象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实现零支付。

大病医疗救助

2017年,全州大病医疗救助69138人次,住院救助水平人均856元。目前部分县市最高救助额度达15000元。救助对象主要为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户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的贫困对象。

农村危房

2009-2016年全州有农村危房户119800户,2016年实施18700户,实行差异化补助,具体县市确定,拆旧建房的农村危房补助标准3000-40000元/户。

教育

学校

2017年末,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984所个(其中:教学点935个),在校学生54.1851万人,其中小学1147所(含教学点935个),小学在校生21.8771万人;初级中学154所,初中在校生9.6984万人;幼儿园624所,在园幼儿10.3445万人;普通高中25所,在校生4.8873万人;中职学校27所(含教师进修学校6所),在校生2.795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生359人(另有随班就读残疾学生1314人)。吉首大学校园面积129.036万平方米,1782名教职工,在校学生36580人;湘西职院校园面积58.67万平方米 ,695名教职工,在校学生11346人;州电大校园面积5.4万平方米,55名教职工,在校学生4567人(网络生)。

2017年末,全州农村寄宿制学校有378所,寄宿制学生29.1万人(其中寄宿学生15.5万人),小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需要260多元(按每日12元,月22天计算),中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需要330元(按每日15元,月22天计算)。

营养改善计划

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 我州7个连片特困县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吉首市启动地方试点县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给予50%的资金支持,按照每生每天3元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2014年11月提高标准至每人每天4元,全年为800元。2016年起,吉首市作为首批省级试点县,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全部由省以上财政支持解决。2017年,累计下达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34798828.5元,其中中央资金117632307元,省级资金11909284元,县市资金5257237.5元,全州共有178759名学生享受。

贫困学生

2017年,全州共发放学生资助资金4.1亿元,湘西州自筹资金2.3亿元。惠及1798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26295人。为13453名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062亿元,资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7028人,发放2771万元。教育扶贫项目投入中央及省级资金12.1亿元。

卫生

卫生机构

2017年底,全州共有医疗机构3226个,其中综合医院53家,民族中医院10家,妇幼保健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乡镇卫生院208家,村卫生室2379家;全州医疗机构床位数19152张(其中医院13652张,社区服务中心450张,乡镇卫生院4849张);卫生机构人员22422人(其中卫技人员16335人,执业医师4157人,注册护士6992人);全州总诊疗人次938.61万人次,出院55.39万人次,医疗业务收入49.44亿元。

医疗救助帮扶工程

医疗救助帮扶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个一批”和“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医疗救助系列综合保障措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农村低保困难户患者、大病患者和特殊慢性病患者医疗总费用实际报销补助比例达80%以上,特殊困难群众实行全额报销,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州人民医院

州人民医院总建筑面积26.7227万平方米(新区建筑面积11.8179万平方米)。定编床位1200张,可开放床位近2000张,在职职工2173人,其中卫技人员1931人(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75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7年9月1日,我州成功加入福建三明药品耗材联合限价联盟;12月1日,州药品(耗材)采购信息系统全面正式上线运行,240家公立医疗机构统一在平台上采购药品,全州每年可减少群众药品费用支出3.65亿元,节约医保基金支出2.14亿元。湘西州先后三次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医改专题会议并作交流发言,我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跑全省。

下一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着力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力争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从2018年7月1日起,启动全州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工作;在全州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施106个病种收付费改革;全州所有县级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要建立实质性、紧密型医共体;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通人群签约率在3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率在65%以上。

总体要求和十大任务

总体要求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快健康湘西建设,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救助帮扶工程,推动卫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十大任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救助帮扶工程,优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强化疾病防控卫生应急工作,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发展民族中医药事业和健康产业,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综合治理能力,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湘西凤凰沱江原图链接

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率达10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100%,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率达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5%以上。

农村改厕、改水

全州农村改厕累计完成25.23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6.34%,其中无害化厕所普及率为32.21%。全州农村改水累计受益173.0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0.65%,其中自来水普及率69.12%。

就业

2017年,全州新增城镇就业4.9万人,技能培训4.65万人,新增创业主体9400户,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84亿元。[5]

2018年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和治理环境污染、清理规范PPP项目、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繁重任务,我州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和“六稳”政策措施的落实,突出抓扶贫、重环保、防风险、促改革、优营商、稳增长,全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201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605.1亿元,增长6%,人均生产总值22885元,增长5.7%。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6%、2%、8.9%。一是农业产业来势较好。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7亿元,增长3.6%。粮食总产粮达85.12万吨,椪柑、猕猴桃、茶叶、中草药材等特色产业提质增产,特色农产品品牌效益不断增强。二是新兴工业增长快。汽车制造业、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及以新材料和建材为主的金属制品业分别增长89.3%、47.4%、13.5%、17.2%。三是服务业支撑强。全州以商贸租赁、旅游服务、文化娱乐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1.5%,成为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支撑。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实现旅游接待游客人数5138.7万人次,增长25.1%,旅游总收入441亿元,增长26%。金融运行稳定,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0.9%、15.8%。货运物流发展平稳,客货运输总周转量增长5%。智慧湘西统筹推进,互联网加快发展,邮电业务总量增长188.9%。

产业结构持续调优

全州三次产业调整为13.2:28.4:58.4,服务业比重继续提高2.9个百分点。工业结构深度调整。传统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矿业增加值比重降至27%左右;化工和水泥增加值比重降至15%左右。而食品酒饮料茶、通信电子设备、新材料等产业比重上升至30%左右。产业投资比重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投资比重达29.2%,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比重民间投资比重为41.9%,较上年提高17.1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投资比重为24.9%,较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以上。而一直以来占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下降至34.1%,较上年比重降低6个百分点。

内生动力转型加快

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其中,房地产业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力军,全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7.6亿元,增长121.8%。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加大,分别增长35.5%和4倍。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2.4%。消费转型升级较快。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6亿元,增长10.1%。其中乡村消费增长12.5%,快于城镇消费3.2个百分点。受旅游产业带动,全州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9.5%、13.9%。全州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中,粮油食品、日用品、家用电器等吃类商品、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9.4%%、30.6%和22.1%。新兴消费模式保持旺盛,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增长13.5%。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州实现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37.9%,实际利用州外境内资金393.3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412万美元,增长37.3%。

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一是财政收入质量较好。全州实现财政总收入120亿元,增长1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7%,地方财政中税收收入增长12%,占财政收入比重61.9%,烟草行业对税收贡献突出。全州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9.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二是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8元,增长8.8%,其中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增长较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3元,增长11%,其中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增长较快。三是“三大攻坚战”推进有力。脱贫攻坚扎实有效,扶贫责任逐级压实,扶贫投入不断加大,财政用于扶贫支出增长47.4%,住房、医疗、教育、产业等扶贫成效好,全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54万人,减少贫困村374个,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39%。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全州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下降25.2%,尾库矿、水体和粉尘污染治理等环保整治有效,全州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4.3%,美丽湘西建设成效明显,绿色发展意识进一步强化。政府债务化解有序推进,债务规模和综合负债率均有所下降,金融、债务等风险总体可控,不良贷款率下降至2.3%,有利于后期融资。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是就业稳中有增。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任务均顺利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4.3%。二是物价涨幅比较温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全年波动幅度较小。三是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大力兴办民生实事,省定12件民生实事、州定2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费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2万人、棚户区改造1.5万套、农村危房改造2.5万户;巩固提升46.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四是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全年民生支出达到216.1亿元,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7%。其中,教育支出、扶贫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9.8%、47.4%、47.8%。[6]

历史文化

历史名城名镇名村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

凤凰,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与泸溪县交界,南与麻阳县相连,西同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接壤,北和吉首市、花垣县毗邻,史称“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

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年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一百多年里,凤凰一直是湘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西元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县城依旧保持了20世纪初的历史风貌。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县境内的古代苗族民居和吊脚楼等都保存较好。古城外还有唐代的“黄丝桥城”和“南方苗疆长城”等遗迹。

凤凰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八县市之一。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山县里耶镇、永顺县芙蓉镇(原王村镇)、泸溪县浦市镇、花垣县边城镇(原茶峒镇)

里耶镇

里耶镇,秦简故里,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与王村、浦市、茶峒并称为湘西四大古镇之龙山里耶。“里耶”在土家语里是开拓这片土地的意思。早在距今6000年前,里耶就有人类居住。这里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但由于交通不便使其经济文化一直较为落后。直至清康熙年间始建街道和码头,雍正年间设置里耶塘,并渐成集市,一度繁荣。

1982年5月,镇东北大桥发现新石器时代文物遗址,谓“龙山文化”,有石斧、石片、红泥陶器等,陶器上铭粗绳纹结网纹、蔑纹等为研究该镇和我们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后发现了战国古城遗址和众多战国珍贵文物。2002年6月,里耶镇里耶古城遗址的发现和3.6万余枚秦简牍的出土,震惊中外,举世瞩目。2005年9月,里耶经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芙蓉镇

芙蓉镇,原名王村,因小说《芙蓉镇》改编的同名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芙蓉镇。

芙蓉镇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酉水之滨,距县城51公里。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

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又是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一个寻幽访古的最佳景点。正像陈运和《芙蓉镇》所说:“湘西口音满背篓猛洞河古老风韵流”。四周是青山绿水,镇区内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临水依依的土家吊脚木楼以及青石板铺就的五里长街,处处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让游人至此赞不绝口,留连忘返。胡绩伟先生游览猛洞河和芙蓉镇以后作词赞道:“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峡落溪州。悬崖壁峭绿油油,悠悠荡华舟。烹鲜鱼,戏灵猴,龙洞神仙游,芙蓉古镇吊脚楼,土家情意稠。”

浦市古镇

浦市镇位于湖南省泸溪县境东南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湘西四大名镇之首,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把浦市古镇与凤凰古城紧紧相连。

浦市古镇历史文化悠久,自明清时期到民国年间,修建有吉家大院、周家大院、李家祠堂、万寿宫和文化寺庙等多处名胜古迹,当地文化习俗丰富,独特,商贸古街、货运码头、寺庙道观、古戏楼、会馆、巷弄和作坊等甚多,由于水路交通发达,历史上古镇商贸、文化就极其繁荣,故有“小南京”之称。

古镇源于沅江边旁,是沅水中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荸荠、大蒜、莲藕、甜橙等农副产品远销省内各地,古镇人们和古镇名字一样,朴实善良,由于开发不久,有旅行度假“处女地”之誉。

浦市是一个因军事而立、因商业而兴的古镇。它居于沅江中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用兵不可忽视的水陆要津。早在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就曾在这一带征讨“南蛮”;南宋中期浦市古镇作为军队集聚地正式确立军事机构。明清之际,这里更成为重要的军事战备要点。浦市是通达川黔的重要驿站,也是湘西水陆交通的要冲。至今,从浦市到高山坪长达20余里的山道上,一路延伸的青石板古驿道往下延伸着,直达凤凰、铜仁、镇远,乃至云南。最近发现的位于浦市近郊的岩门康家古堡寨,则依山伴水,融合汉苗建筑艺术,整体态势和布局细节带有明显的军事防御色彩,也昭显出苗疆边墙系列军事遗存的重要考古价值。

边城镇

边城镇原名茶峒镇,2005年7月改为边城镇,以沈从文所写《边城》小说名称命名。

湘西王村原图链接

边城镇位于湖南省花垣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与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和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隔河相望,自古就有“一脚踏三省”的美誉,是湖南省的西北大门和湘西四大闻名古镇之一。

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解放前,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洁风雅,吊脚楼古色古香,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如诗如画。诗云:“边城胜景令人醉,疑是身在画中游。”解放后,城垣、白塔虽毁,但古风依存,又新修楼房、大桥和农贸市场等,为边城茶洞增添新景,《连心坝》、《边城》等影片,均在茶峒拍摄外景。许多慕名而来者以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为导游图,寻觅白塔、石碾和船夫的坟:踏青石古道,登水边吊脚楼听月光下飘来的渔歌,回味那美丽动人的故事。

如今茶峒还是老习惯,每逢农历二、八赶集,叫赶“边边场”。茶峒的“边边场”是很吸引人的,它保留了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村、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

老司城

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东19公里处的灵溪镇司城村,是自唐、宋、元、明、清朝代以来留下的众多古文化遗址,也是湘西历代土家族土司王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历代古都。千年祖师殿、彭氏宗祠、摆手堂、古墓葬、石坊、石碑等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土家族“露天博物馆”,是一处寻幽觅古揽胜的旅游胜地。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

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老司城留存遗址很多,现成为游客、专家、学者了解研究土家族历史和文化的珍贵的人文景观。主要有祖师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宫、土司古墓群等。老司城是800多年土司辖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古长城专家罗哲文等誉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军事性城堡”和“全国保存完好的西南古堡式民族文化古城”,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其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捞车村

捞车村地处酉水河支流洗车河流域的龙山县苗儿滩镇,是个古香古色的土家族古村寨。这里田园似锦、山水如画。碧蓝清澈能见河底的捞车河,依顺着凸凹弯曲的山脚,使河流时而变成平潭,时而水流冲急,犹似天仙自天际撒下的蓝色彩带。沿河两侧的树木绿荫葱茏,古树参天,这一切构绘出巨大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一到春天,这里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胜似仙境。这里的女性不但人美若天仙,还不论老老少少个个都是土家织锦的能手,更形象的体现了土家山乡男耕女织的田园风光。

早在明代(即公元1368年—1644年),苗儿滩捞车河两岸就出现了“男耕女织、户多机声”的繁荣景象。在八百余年的土司统治时期(始于五代,止于清同治年间),苗儿滩镇灿若云霞的土家织锦,成为中国“四大名锦”(即广西壮锦、云南云锦、四川蜀锦、湘西土家织锦)之一,被誉为“土家织锦之乡”,是土家织锦发源地,响誉中外。苗儿滩镇山奇水秀,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民族风情浓郁迷人,有美丽的捞车河风光,神奇的温泉,古老而独特的冲天楼[4]。

民族风俗

湘西土家族、苗族生性粗犷、豪放、热烈。酒,是他们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土家苗寨家家户户多有自己酿酒的习惯,酿制的多为甜酒、白酒。白酒中以苗家的包谷烧、土家的高梁烧最好喝。湘西土家苗民夏天用凉水冲甜酒当水喝,生津解渴;冬天把甜酒加水煮开泡煻糁和阴米再加蜂蜜当茶饮,充饥暖身。平日劳动归来,没有下酒菜也要喝一两碗包谷烧或高粱烧解乏。家中来了客人,甜酒、白酒亦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每逢年、节,接亲嫁女,红白喜事或重大祭祀活动,酒的作用便更显得重要了。

酸辣是土家苗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味。对他们来说,没有酸辣,吃龙肉都没有味。有“辣椒当盐,酸菜当饭”之说。故而,在土寨苗乡,家家种有辣椒地,户户备有酸菜镡。按照制作原料的不同,其酸食可分三大类:蔬菜酸、肉食酸、粮食酸。蔬菜酸是酸食中的主体,随蔬菜品种的不同而各具其名,如白菜酸(或酸白菜)、萝卜酸、辣椒酸、豆荚酸、野葫葱酸、大蔸菜酸、蓖头酸、青菜酸、茄子酸等等。肉食酸顾名思义,是以动物、家禽或水产的肉为原料的酸食,如:酸猪肉、酸牛肉、酸麂子肉、酸鸡肉、酸鸭肉、酸鱼等。酸鱼最有名气。粮食酸主要以包谷和糯米为原料,碾磨成粉拌辣椒粉腌制而成,有包谷酸∥糯米酸等。日常菜肴方面,春天吃新鲜舳笋炒肉、凉拌山笋、椿木尖、蕨菜(一种野蕨的嫩苔)炒腊肉、野葱炒蛋、鸭脚板(一种野菜)、桃花虫等;夏天有莴笋炒黄鳝、泥鳅钻豆腐、麻辣小山羊;秋天有油炸蜂蛹、油酥野鸡、罐罐菌炒肉、枞菌炖豆腐、板栗炖土鸡、野木耳炖土鸡;冬天有血粑鸭火锅、全牛火锅、腊猪脚火锅、野猪肉火锅等。

名优特产

食品特产:湘西腊肉、浦市铁骨猪、湘西黄牛、酸鱼肉、凤凰姜糖、吉首河溪香醋、吉首酸肉、黄桥酥饼、茨冲鸡火锅、乾州板鸭、吉首米粉、吉首醋萝卜、桐叶粑粑、湘西血灌肠、凤凰腊肉、糯米腌酸辣子丸、扣肉、凤凰社饭、湘西米豆腐、湘西土家腊肉、凤凰苗家菜豆腐、凤凰血粑鸭、油炸河蟹、口味龙虾、蒿草粑粑、血粑鸭、大锅盘鳝、油炸竹虫、湘西焖田螺、松脆蜂蛹、麻辣知了、湘西土匪鸭、秤砣耙、片片鱼、保靖米粉、烤肉串、鸭血粑、湘式泡酸菜、湘西酸肉、粉粑、天下第一螺、酸菜豆腐汤、美味米豆腐、燕麦粉蒸螃蟹

农林牧渔

泸溪椪柑、湘西椪柑、湘西猕猴桃、湘西枞菌、荸荠、浦市甜橙、罐罐菌、优质猕猴桃、湘西山羊、王村红柿、土家炒米、永顺板栗

药类/保健药草:龙山百合、雪里见、八树、白荚藤、叶下红、玄参、四棱麻、水黄连、夜关门、雪冻花、积壳、白三七

茶/酒/饮品/烟草类:古丈毛尖、溪洲莓茶、保靖黄金茶、酒鬼酒、苗家窖酒、凤凰红米酒

丝绸/服装/轻纺:凤凰苗族蜡染、凤凰苗族扎染、湘西草鞋、湘西织花带、湘西小背娄、挑花锦绣、湘西纸扎、凤凰织锦、凤凰苗族刺绣、凤凰蓝印花布、土家锦

工艺特产:民间凿花、湘西土家粘贴画、湘西挑花、凤凰石雕、凤凰民间剪纸、菊花石雕

饰品/装饰:凤凰银器银饰首饰、民族工艺品、苗族银饰。[7]

风景名胜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这座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口中的“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位于湖南省湘西的西南部,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距离省会长沙430公里,车程5小时,距离最近的城市吉首约40公里。

古城建于清康熙时,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而闻名于世。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

古城依山傍水,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清朝年间的城楼。北城门下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古城套票包含的主要景点有: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东门城楼、古城博物馆、崇德堂、沱江泛舟(沿江而下,全程约20分钟)、万寿宫、虹桥艺术楼、南华山神凤景区等。

沱江

沱江是凤凰县境内最大的河流,而对于游客来说,沱江就是凤凰古城城墙边的那段河段。游览沱江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沱江泛舟”(费用已经包含在凤凰古城通票内),从靠近北门的码头上船,顺流而下,一直到东门外虹桥附近,全程约20分钟左右,途中还能听到船工的号子声和民歌对唱。

沱江的水,碧绿而清澈的,两岸是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沱江的南岸是用紫红沙石砌成古城墙,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沱江东门附近,有万寿楼,万名塔,夺翠楼等景点,而沱江北门附近的跳岩,则是东北方向进出凤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是拍摄沱江美景的最佳取景点,在这里可将两岸的吊脚楼、对面的虹桥,和来往的小船都收入镜头内。

沱江畔的吊脚楼,有不少现在已经成为饭店,在这里能够品尝到当地的美食,不过价格会比古城其他地方稍贵些;有些江边的吊脚楼被改建成临江客栈。但因为靠近酒吧一条街,晚上会比较吵,而客栈的空间也相对狭小,价格不算便宜,淡季一般在200-250元/晚。

清晨的沱江是最美的,此时江面水雾弥漫,河边洗衣的妇女咚咚咚地捶着衣裳,岸上背着竹篓的当地人和游客擦肩而过,要看到这些,你需要起个大早。如果住在江边的吊脚楼,早起看景比较方便。

沈从文故居

沈从文故居位于凤凰古城内的中营街,常有人说:“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很多人来凤凰,就是因为沈从文先生而来,因为《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自他笔下流出的大家耳

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有8间厢房。房屋是“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而在故居内陈列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载着先生的点滴过往。熟能详的作品。故居是沈从文先生出生的地方,是一座具有浓郁湘西特色的四合院,具有明显的明清建筑风格。

先生的故居一度被视为“南方的文庙”,每年都会引来无数文学爱好者顶礼膜拜,是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在故居内的购物室,可以买到沈从文先生的书,书上会盖个故居纪念的印章,十分有纪念意义。

湘西保靖风光原图链接

芙蓉镇

芙蓉镇,原名“王村”,距离永顺县城约50公里,古村镇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取景而出名,此后就改名为“芙蓉镇”。这还是一座“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古镇中心地带建在一片高大的山石上,一条落差几十米的瀑布悬挂在古镇脚下,镇内的土家吊脚楼紧贴着瀑布而建,瀑布水流入酉水河。

芙蓉镇的售票处、入口和出口以及游客服务中心都位于镇子的一头。从入口进入古镇后,沿着古镇内铺满青石板的老街向前步行游览即可。在老街的两旁,保留了不少当地民居,很多的民居的墙壁都是用一块块木板拼接而成,不少木板已经变色发黑,不知不觉中打上了岁月的印记。

沿着古街可以到镇中的瀑布。很多地方都有瀑布,但都在郊区或野外,而芙蓉镇的瀑布就在镇中,每天夜里,这里的居民都是伴随着哗哗的瀑布流水声进入梦乡。瀑布旁有不少土家吊脚楼,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选择在吊脚楼中的旅馆住宿一晚(100-200元/间不等),头枕涛声入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来到瀑布的下方,通过石板小路走到瀑布的背面的山洞中,透过瀑布的水帘,观看酉水河的秀色。

古镇因电影出名,而影片中“豆腐西施”刘晓庆卖的米豆腐,如今在镇内已经铺天盖地的扎下了根。镇中到处都有挂着“米豆腐”招牌的店铺,不过最正宗的一家,同时也是影片中取景的一家,位于进镇后的“牌坊”处(靠近古镇的出口),招牌是“芙蓉镇正宗113号刘晓庆米豆腐店”,至于口味如何,那就是因人而异了。

在古镇内,你还可以去“溪州铜柱馆”,看一看刻有楚王和当地“土王”签订和平盟约的“溪州铜柱”,铜柱记载着一段土家族的历史。还可以去瀑布旁的“土王行宫”,看看边陲土司当年的府邸,“行宫”附近也是观看全镇最好的地方,能够观赏到吊脚楼、瀑布和瀑布下的酉水河。

镇内有不少商铺,这里的土家织锦、竹筒酒和姑丈毛尖都是不错的旅行纪念品。

奇梁洞

奇梁洞位于凤凰古城以北约5公里处,在当地有“奇梁归来不看洞”的说法,奇梁洞中有山,洞内有楼,洞中还有绝壁、田园、村落等,整个洞长约6公里,洞口巨大,高达约50米,一条清溪穿过溶洞。

奇梁洞中还有“古战场”。相传在南宋末年,不堪重压的苗族人在这里密谋造反,并和朝廷军队发生多次激战。后来由于叛徒告密,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军全体覆灭。如今游客在刚进入洞口不远处,就能看到当年被起义军用巨石砸马的落马河、供人吃饭的古碾房等遗迹。

经过“古战场”,你将来到一条小溪边,这里需要坐船,下船后便是奇梁洞的另一个景点“龙宫”。龙宫中,怪石嶙峋、在五彩的灯光效果下更显得色彩斑澜,当你在这奇丽的场景中荡舟,会有一种进入梦境的感觉。

游过“龙宫”后,随着台阶盘旋而上,就来到洞中的“天堂”和"十里画廊"。十里画廊中,古木参天,还有围满荆棘的"西南丛林",更加神奇的是这里还能看到一片绿油油的田地。洞中的阴阳河,是整个洞穴最神秘的部分,高高的洞顶上趴着代表黑暗的蝙蝠。河边的水帘后就是传说以前的苗王关押犯人的地方。偶尔传来一两声蝙蝠的声音,让人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湘西东门城楼

东门城楼位于凤凰古城东,面临东岭,紧靠沱江,庄严雄伟,原名“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与不远处的北门城楼、南门城楼(南华门)曾一起护卫过这座美丽的山水小城。城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城门上部城楼用古砖砌筑,下部由紫红砂岩砌成。城楼高11米,大门上方有枪眼9孔,城门上为两层谯楼,歇山屋顶,覆以腰檐,钩心斗角、工艺精湛。正殿当中塑关云长像,1991年新增明城沙盘模型和古炮台。

东门城楼是沱江岸边的一个制高点,站在这里,近观楼底的古街市和脚下的潺潺沱江,远望河两岸的吊脚楼和青翠起伏的山峦,可谓是一处观古城全景的好地方。而在城楼的楼洞下,常有流浪歌手抱着吉他在这里卖唱,渐渐这种景象成为了古城里一个特色的文青标志,吸引着各地的青年游客驻足。

南方长城

南方长城,又称“苗疆万里墙”,始筑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15年),是明代长城的一部分,大体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南起与铜仁交界的亭子关,北到吉首的喜鹊营,全长约190公里。南方长城是明朝统治者为隔离南方少数民族、镇压反抗、以求苗疆稳定而建筑的。沿途建有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哨台、炮台、碉卡、关门。

如今的南方长城大部分墙体已经被毁,遗迹散布在人烟稀少的湘西山脊上,沿公路的城墙石块不断地被当地人拆去建房、垒坎。今天只能看到时断时续的城墙,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城堡。2001年,政府出资修复了1.78公里的长城,后又建东、西两门及环行城墙向外修整了4.5公里,景区内主要游览的就是政府修复的部分。

坐龙峡风景区

坐龙峡风景区与芙蓉镇(王村)只一水之隔,从芙蓉镇对岸的河西镇,沿亮溪河而上,即可进入坐龙峡。峡谷全长约6.5公里,最高处300多米,多年来一直隐藏在武陵山脉中,从未有人穿越,直至1993年才被一采药者发现,是个游客不多的景点。

坐龙峡由田亮溪、活龙潭、黑槽峡沟、南照峡沟等几段组成。峡谷两侧的山壁离得极近,山壁上能看到一层层岩石纹理,峡谷底下流水淙淙,不期而遇的瀑布总给游客带来惊喜。

著名人物

湘西名人 沈从文宋祖英黄永玉熊希龄杨霞龙清秀彭楚政郑培民何纪光龙英棠田茂忠陈渠珍瞿方书邓德达叶玉翠李文采朱早观

宁泗斌张一尊贺龙贺英汪之斌李烛尘黄召棠彭施涤袁吉六罗荣光杨占鳌郑国鸿吴八月

参考资料

  1. 行政区划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12-04
  2. 行政区划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12-04
  3. 地域环境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12-04
  4. 自然资源2018-12-04 20:04 来源: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
  5. 社会事业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12-04
  6. 2018年经济发展2019-07-15 09:46 来源: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
  7. 历史湘西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