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汇丰银行大楼 (上海)

汇丰银行大楼 (上海)

图片来自阿波罗新闻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2号

竣工日   1923年

汇丰银行大楼(曾称市府大楼),是一幢位于上海外滩12号的知名建筑,是外滩占地最多、门面最宽、最为壮观的大楼。大楼于1921年5月5日开工,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考尔洋行承建,于1923年6月23日建成。其曾于1923年至1955年期间作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中国上海的分行大楼,1955至1995年期间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今天大楼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总部驻地。1989年,汇丰银行大楼入选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汇丰银行大楼曾被称是“从苏伊士运河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曾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曾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其精致的穹顶壁画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现在,汇丰银行大楼与其北面的江海关大楼一同是每年跨年期间外滩4D灯光秀的举办地。

目录

历史

1864年,汇丰银行在香港成立,是由在华的英商太古、沙逊、怡和、美商旗昌、德商禅臣等英、美、法、德十大洋行共同发起组织,其中也有中国人入股。后来由于利益冲突,其他股东全部退出,所有股份归英商所有。

到了1865年的4月,上海分行在沪建立。上海分行成立初在今南京路外滩,即今汇中饭店旧址,是一座规模较小的英式3层小楼。 1874年因业务量渐大,楼房不够用,购买了海关南面西人俱乐部的房子和大草坪,造了一座3层楼房,即在今天的福州路外滩。开业次年伦敦就爆发了一场金融风暴,其他在上海的英资银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汇丰避开了这场风暴,以后的业务一直顺利地发展,资本像滚雪球似地越滚越大。汇丰当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许许多多的分支机构,但都是围绕着在中国猎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它的存款、放款、投资、国际汇兑等业务中,上海分行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汇丰行史:“英国的利益主要在长江流域,上海是这个流域的物产集中的口岸……汇丰的总行虽在香港,但一般说来上海分行承做的生意要多些。”上海分行是汇丰在大陆的管辖行,统辖所有在大陆的分支机构,是调度资金的枢纽。

1921年它又在外滩兴建如今这座主体高7层,含穹顶9层,总高度68米,占地14亩的大楼,英国人自夸是“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1923年建成,位置在今黄浦区外滩中山东一路10~12号,可见它的资金之雄厚。在当时的上海金融市场上,汇丰有巨大的操纵力,它的金库中存有庞大数量的黄金和白银。正由于汇丰在上海外汇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取得了外汇市场挂牌银行的资格。

1935年前汇丰每一营业日上午9点半挂出外汇牌价,就迅速传遍了全中国,成为黄金买卖价格和一些进出口货物行市的依据。上海较大的英商企业,包括怡和、太古、沙逊三大集团,颐中、亚细亚、卜内门、中国肥皂四大托拉斯都与汇丰有密切的信贷关系。汇丰还是中国政府偿还外债和赔款的主要经受银行。清政府向英、德、法、俄借的外债和民国初年五国银行团的善后大借款以及辛丑赔款,每年由各地汇入汇丰等五家银行收存转拨。汇丰还从1916年起取得代总税务司收存保管中国内债的权利。总税务司是中国海关的行政主官,1853年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关权除日本侵华时期外,为英、美、法三国把持,总税务司一直由英国人担任,标明中国当时的国家财政部分为外人掌握。中国政府要想动支抵债后的关税、盐税的余额需要经外国银行团的同意。这样,积存在汇丰的税金余额成为该行可调动的一笔巨大的资金。

1932年汇丰的存款余额高达9.3亿港元,接近中国各行存款总数的半数,其实力可想而知。

1937年起,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占领沿海口岸后,把汇丰收存的关税改存在日本设在上海的横滨正金银行。二战中汇丰的业务一落千丈。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上海租界,汇丰被日本强行接管。抗战胜利后复业,此时在世界力量的格局中,美国已超过英国,在华美商银行势力膨胀,汇丰这座曾辉煌一时的金融帝国只剩下落日的余辉了。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汇丰银行是仅剩的两家在上海的英资银行之一,和麦加利银行一起迁到圆明园路兰心大楼内,经营中国政府指定的外汇业务。

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另租圆明园路兰心大楼的写字间作为办事处。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将其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馆。

1990年,汇丰曾经与上海市政府接触,想购回大楼,但最终因价格原因没有实现。

1991年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获准经营全面的外汇业务。

1996年12月,该行成为首批获准在上海经营人民币的9家外资银行之一。现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行址迁浦东新区浦东大道1号1楼。 中山东一路12号现使用单位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浦发银行于1993年1月开业,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重庆、广州、宁波、苏州设立10家分支行。汇丰银行(今浦东发展银行)楼在汉口路与福州路之间,它北邻海关大楼,南邻福州路。

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大楼壁画在翻新工程中被重新发现。

2000年5月,汇丰将其中国业务总部移至上海的浦东。

建筑

汇丰银行大楼高7层,占地9,438平方米,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为砖石结构,为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大楼主体高五层,中央部分高七层,另有地下室一层半。建筑主体采用了新古典主义构图,立面呈横纵三段式划分。中段三层以上为希腊式的穹顶,十分壮观,穹顶基座为仿希腊神殿的三角形山花,再下为六根贯通二至四层的爱奥尼式立柱,以单、双、双、单的方式排列。立柱后的立面凸进。横3段底段采用处理粗糙的花岗石和3座石砌拱门,有铸花月洞型紫铜色大门6扇。纵3段的两旁采用“实”的处理,中段采用“虚”的处理,横纵均为严整的罗马柱式。建筑穹顶虽然用石块所堆砌,但却是使用的钢框架结构,是当时世界领先的建筑结构。汇丰银行大楼后为副楼,内有银行办公室、金库及仓库,建筑特色逊于主楼。

齐肩并列于汉口路福州路之间的汇丰银行大楼和上海海关大楼堪称是一双“姊妹楼”,是外滩南段的标志性建筑。两幢大楼建筑造型均属于新古典希腊式,兼有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风格特点。汇丰银行大楼主体建筑为5层,立面采用横三段、竖三段的画分,底层大门采用3个罗马石拱门,共有6扇铜质大门。2~4层中部有6根罗马科林式石柱,5层中部巨大的半圆形穹顶是仿照古罗马万神庙之顶而建的。门前的两只大铜狮,据说铸成后立即毁掉了铜版,从而使这对铜狮子成为绝世珍品。美国人曾得意地称誉这座大楼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之间最华贵的建筑”。这栋大楼目前由浦东发展银行使用中,另外还有一家“12号咖啡馆”开放外客享用。世纪壁画,1996年,在浦东发展银行重新装修时发现了被封存了近半个世纪的壁画,轰动上海滩,被媒体誉为“世纪壁画”。推门而入,八角形的门厅顶部,离地面20多公尺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釐米的彩色马赛克拼成的壁画,其宽4.3公尺,高2.4公尺,分别描绘了本世纪初汇丰银行在8个城市分行的建筑背景,画面主体是象征这个城市的一个女神。如上海的画面的主体是航海女神,还有象征长江和海洋的女神。壁画间有一圈英文:“All man are brothers within the four seas.(四海之内皆兄弟)”。顶部壁画中心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月亮神等,画面总面积近200平方公尺。画面外圈的12个星座则分别对准了穹顶下的8幅壁画。高度:5层,建成时间:1925年,建筑风格:新古典派希腊式。

内部

进入汇丰银行大楼大门后,为一东西向的走廊,门厅为八角形,中间设3个铜铸转门,两旁还有玻璃门,上面有半圆形的玻璃窗。从门厅往上望可见穹顶,高20米,分上下两层,下层是8根大理石柱,这在当时还是亚洲独例,每一面都有较大的券门;上层壁面及穹顶则为大型的镶嵌壁画。内部装修品质十分高雅,选用意大利的花岗岩、大理石、法国的吊灯、器皿,巴西的红木等,且设有暖气和冷风装置。

大楼底层和二层为汇丰银行所用,上面4层作为出租。位于塔楼的2层是会议室、餐厅、休息室。银行设2个营业厅,一个专供外国人使用,一个为华人使用。前者位于大楼中央,高2层,面积达1,500平方米,顶部为用小块玻璃镶拼的玻璃天棚。大厅采用柚木地板及大理石地坪,对称式的楼梯也同样采取的大理石作为材料,十分豪华。华人营业厅位于底层西南角,相较于外国人营业厅要小得多。

穹顶壁画

在汇丰银行大楼八角形门厅上方,原有八幅马赛克镶嵌制作而成的大型壁画,穹顶上另有黄道十二宫及太阳神、月神的天顶画。1956年苏联舰队造访上海,为了借用大厅接见外宾,要对原有的装饰物做适当改造。基于当时的背景因素,有人认为,这一大块壁画太商业化,太西方化,建议敲掉。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的陈植院长知道马赛克是经过特殊处理不会腐蚀,因此主张以刷上涂料代替敲掉。随后经市政府批准,壁画遂遭涂料覆盖,从此销声匿迹,并因此躲过日后文革的浩劫[1]。1997年11月维修时壁画才被修缮人员发现,引起轰动,浦东发展银行遂出资将其修复(但将画面中的汇丰标志改成浦发银行标志)。

八幅壁画以汇丰设有分行的八座城市为主题,图案依次为:

穹顶的天顶画图案为太阳神、月神和丰收女神,下部围绕以黄道十二宫的图案。

铜狮

上海汇丰银行大楼兴建的同时,出于风水考虑,向英国订购了两尊青铜狮,安放于大楼正门前,作为镇兽。两尊铜狮分别以当时汇丰香港总经理史提芬(Alexander G Stephen)和上海分行总经理施迪(Gordon H Stitt)命名,雕塑者为韦斯达(William Wagstaff),铸造者为周燕翔(Chou Yin Hsiang)。1935年汇丰仿照这两尊铜狮又铸造了两尊同样的狮子,安放于新建的香港德辅道中Des Voeux Road Central香港汇丰总行大厦前。

1941年日本占领上海(公共租界)和香港,在1943年物资紧张时,曾试图将两地的铜狮运至日本回炉取铜。汇丰在香港的两尊铜狮连同维多利亚女王和汇丰银行大班昃臣Sir Thomas Jackson)的铜像被运至大阪,存放于码头仓库,1946年被美军发现,在麦克阿瑟命令下运回香港,但身上留有弹痕。汇丰在上海的两尊铜狮遭日军锯割,但没有被拆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这两尊铜狮被上海市文管会移至上海滑稽剧团仓库,1980年代转交上海博物馆。1997年浦东发展银行获得汇丰银行大楼的使用权后,曾希望将原狮移回银行大门前,后经协商,由浦东发展银行出资仿照原样铸造了两尊新铜狮。铸造过程中,出于对历史的尊敬,原日军破坏的锯痕也一并保留呈现。

压胜

据汇丰银行大楼施工时的上海报纸记载,施工时聘请风水师,选择动土时辰及方位,并依中国传统,在地基下埋设压胜钱及世界各国银币,同时在屋梁、楼角等暗处也安放了特地铸造的“上梁钱”。

视频

穹顶之下:上海汇丰银行大楼

参考文献

  1. 纪录片 《外滩》 第一集 《泥滩·外滩》 ,中国中央电视台,2011年
  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壁画明信片. [2012-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壁画. [2021-03-15]. 
  4. Chinese Imperial Nautical Flags. [202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