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山皮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滦州影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山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因以河北唐山地区乐亭、滦县、滦南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在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简介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1],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种拙朴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唐山皮影是传统地方戏曲艺术之一,又称滦州影、乐亭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因其影人、道具是用牛、驴皮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2],它是唐山皮影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调、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唐山皮影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为主,题材大多来源于历史名著,主题积极向上,有的表现保家卫国的英雄,有的表现惩恶扬善的侠士,有的表现反抗压迫的勇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唐山皮影其唱腔为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二六板、紧板、快板等,伴奏音乐主要是四弦、二胡、扬琴、大阮、唢呐等,表现舞台及各种戏剧人物的不同情绪。

传统剧目

唐山皮影诞生以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鼎盛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和演员。可考的传统剧目有280余出。主要有:《五峰会》《小西唐》《四平山》《大金牌》《卞梁图》《花木兰》《全家福》《喜荣归》《火焰山》《盘丝洞》《洞庭湖》《三打白骨精》《人参姑娘》《鹤童》《鹤与龟》《刘胡兰》《沙家浜》《杜鹃山》以及表现现代生活的皮影故事。1963年应邀赴京演出,原文联主席郭沫若、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文史馆长溥仪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历史上著名的演员很多,王华、张老壁、冯凌云、聂春潮、孙兆祥、韩增、苗幼芝、郑六传、李紫兰、曹辅权、梁玉亭、艾锡恩、康雅亭等30多人都是皮影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演员。

视频

唐山皮影 相关视频

唐山皮影《五峰会》
唐山皮影《四值功曹》

参考文献

  1. 各种乐器特点,个人图书馆,2009-10-17
  2. 【文化京津冀】第5期:唐山皮影(下集) ,搜狐,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