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江大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滬江大學 |
---|
滬江大學大門 校訓 信、義、勤、愛 學校類型 教會大學 辦學時間 1906年-1952年 |
沪江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Shanghai)创办于1906年,原名上海浸会大学,最初的校长为美国人柏高德博士。校址位于黄浦江畔的杨树浦军工路,是20世纪上半叶一所位于上海的浸会背景的教会大学,鼎盛时期以文理商著称于世。沪江大学另设浸会神学院,由美国人万应远博士任院长。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中国化”的整顿和改革,使沪江在当时私立大学中以学风纯朴闻名,较少教会气,更多中国化著名。大陸易幟後,滬江大學隸屬的中國十三所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原想堅持留在共產政權下的中國大陸,繼續基督教高等教育的角色,有所見證。惟很快看到大陸的政治形勢非常不樂觀,聯合董事會和香港教會領袖於是決定在香港合併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學為一所基督教大學。最終於1951年由聯合董事會,在上海聖約翰大學校董會主席歐偉國、廣州嶺南大學校長李應林和香港教會團體帶領下合作創立香港崇基學院,也即現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部分。也即,滬江大學人員轉移到香港。而經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科系硬件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校址則轉移給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
創校
1900年,庚子之乱期间,美南浸信会[1](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的华中差会(在江苏传教)和美北浸礼会(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的华东差会(在浙江传教)成员都来到上海避难。期间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此前这2个差会对从事教育这样的副业不甚热心)。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端开办了浸会神学院(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校长是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万应远博士(Dr.R.T.Bryan)。1909年开设浸会大学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校长是美北浸礼会传教士柏高德博士(Dr.J.T.Procter) 。1911年二部分合并组建 “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上海浸會大學),校长为美北浸礼会传教士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 。校址选定在沪东军工路,建成一所黄浦江畔的綠茵遍地、風景幽雅的美丽校园。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1917年由美国弗吉尼亚州颁发学位。
歷史
1928年,沪江大学聘用第一位华人校长刘湛恩。1929年,沪江大学向中華民國政府立案,英文校名也改为University of Shanghai。 1932年,沪江购进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圆明园路真光大楼的2楼,将商学院迁到那里。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沪江大学避入租界内的商学院。 1938年4月7日,刘湛恩校长被日本人刺杀, 樊正康接任校长。在重庆的沪江与东吴大学的校友曾联合开办法商学院。
1951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後,實際控制中國大陸地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教会手中接管沪江大学。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被撤销,各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相关院校,校址移归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
滬江大學在台灣的校友於1958年在台北市成立滬江高中;滬江大學香港同學會亦在1986年為紀念母校八十周年校慶而於港島東區康山創辦滬江小學。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 |
校园
大学校园是今天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区之一。1949年以前,沪江大学约有60幢建筑物,目前保存有35幢,多为红砖坡顶建筑,是中国大陆保存较为完好的教会学校建筑群。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已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馥来堂,建于1948年,现为第二教师公寓
- 思伊堂(Evanston Hall):建于1919-1920年,现为第四宿舍
- 思魏堂(Auditoriumand and White Chapel)建于1936-1937年,纪念沪江大学第二任校长魏馥兰。今大礼堂。
- 思斐堂,建于1915-1918年,今第三宿舍
- 思乔堂
- 思孟堂(Melrose Hall)建于1918-1920年,现为第二行政办公楼
- 思晏堂(Yates Hall),建于1908年,纪念浸会早期来华传教士晏玛太(Matthew T.Yates)
- 思雷堂(Richmond Hall)建于1935年,今第一办公楼
- 体育馆(Haskell Gymnasium),建于1918-1919年,今学生活动中心
- 科学馆:建于1918-1921年,理学院
- 怀德堂(Treat Hall):建于1921-1923年,现为第五宿舍
- 思福堂(Virginia Hall),建于1936年,女教职员宿舍,现为国际交流中心
- 音乐堂(Music Hall)介于1935-1936年,今校办公楼
圖片來自雅昌 |
知名校友
- 徐志摩
- 唐滌生
- 戴琳
- 李公朴
- 吴经熊
- 夏志清
- 邓家栋,临床内科学家、血液病学家
- 徐次达,著名工程师、固体力学家
- 冯亦代,翻译家、作家、编辑;
- 张资珙,化学家
- 程及,画家
- 朱抚松
- 李道豫
- 龚祥瑞,法学家
- 陈廼沅,1945届化学系。化学、石油化工专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李储文,1940届化学系毕业。中国共产党高级官员,曾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外事办公室主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福利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辞海》副主编之一,现任上海杉达学院董事长、上海市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永远名誉会长,以长期隐藏在基督教会内从事地下工作和于1980年代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期间,为香港主权交接所进行的准备工作而著称。
- 周聯華,神學家,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哲學博士學位 , 臺灣東海大學董事會董事長、臺灣浸信會神學院專任教授、臺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
- 張蔚觀,張忠謀父親
- 文忠傑,國防醫學院「外科教父」。1930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1937年獲美國纽约大学醫學博士學位,任職於北平協和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部。1958年起,任三總與榮總外科主任,創立國內住院醫師、總醫師培訓制度。1973年從三總退休,仍參加三總每月外科死亡病例研討會。九十歲罹患腹部主動脈瘤,一百歲得食道癌,依然參與醫學會指導後進。學生遍布醫界,如心臟移植權威魏崢、榮總副院長雷永耀等。2006年12月12日因癌症轉移引起心肺衰竭,病逝三軍總醫院,享年102歲。
- 刘元方,中国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