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健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潘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5年1月25日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热处理工艺学》

潘健生(1935年1月25日-),男,汉族,广东番禺人,热处理工艺与设备专家[1]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热处理与表面工程智能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热处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

195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金属材料的表面热处理及其计算机模拟的研究及工程应用 。

人物简介

潘健生(1935.1.25-)。热处理工艺与设备专家。195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持完成“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将传热学、数值分析、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软件工程等与材料学知识加以集成,建立反映热处理过程各种复杂现象的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率先实现复杂形状零件和复杂热处理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用热处理虚拟制造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已有二十余家工厂应用,直接效益1.5亿元,推动热处理从经验型向基于科学计算的精密型技术的方向跨越,对机械制造业现代化有深远影响。主持开发“分段可控渗氮与动态可控渗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还获部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其中一项被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一本。培养博士生10名,先后开设跨学科新课程四门。

人物经历

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195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一直从事热处理研究工作。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06年,任上海热处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2016-2020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将传热学、数值分析、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软件工程等与材料学知识加以集成,建立反映热处理过程复杂现象的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率先实现复杂形状零件和复杂热处理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用热处理虚拟制造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已有二十余家工厂应用,推动热处理从经验型向基于科学计算的精密型技术的方向跨越,对机械制造业现代化有深远影响。他所开发的热处理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经为20多家工厂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杂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主要研究热处理工艺、设备及控制技术,材料热加工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 。

科研成果

主持完成"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主持开发"分段可控渗氮与动态可控渗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4]

获部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其中一项被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5]

学术著作

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两本。

2009年1月18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热处理工艺学》 ;

参与编著《核电大型锻件SA508 Gr.3钢金相图谱》 。

潘健生
潘健生院士

人才培养

先后开设跨学科新课程四门 。

期刊论文

我国高性能化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

2015年 -潘健生-《金属热处理》

我国热处理发展战略的探讨

2013年 -潘健生-《金属热处理》

热处理数值模拟进展之一——扩展求解域热处理数值模拟

2012年 -潘健生-《金属热处理》

Handbook of Thermal process Modeling of Steels

2009年 -潘健生

热处理数位模拟工程应用的一些尝试

2008年 -潘健生

学术任职

国际热处理数学模型与模拟技术委员会, 主任

上海热处理学会, 副理事长,理事长(2002.10),名誉理事长(2016-2020年)

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 荣誉理事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 理事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 副理事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 常务理事

人物评价

潘健生院士80岁高龄仍下车间,勤恳坚守60余年。他深入一线开展研究,不断取得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撑起行业大旗!(上海交大报 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