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潼阳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沭阳县是江苏省直管县三个试点之一,因位于沭水之阳而得名,简称沭,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地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四市结合部,属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过渡带。

沭阳县素以改革创新精神闻名全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沭阳速度”和沭阳经验。沭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苏北第一家县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5年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列第44位,沭阳县已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在2014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名列第78位。

2021年,沭阳县实现GDP为1162.1亿,经济总量连续两年苏北县(市)第一,同比增长8.6%,增速较全市平均低0.5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水平(8.6%)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1亿元,同比增长21.6%,经济总量苏北县(市)第一、增速全省县(市)第一,财政收入呈现高速增长,较上年稳步提升,财政实力继续攀升。此外,该县名义GDP增量超过150亿元,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生产需求逐步恢复,质量效益稳定提升,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多项经济指标表现较好,促使该县完成“十四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1]

历史沿革

沭阳自西汉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境内有鲁成公九年(公元前582年)建的郯子国,在今沭城西北20公里处,仍可寻到留下的遗址。西汉时东海郡的厚丘、建陵、阴平、下城、临渣、怀文、服武等古城,皆在境内。后汉,建陵县并入厚丘县。至晋,阴平县也并入厚丘县。宋元嘉十二年,废厚丘县为襄贲县,直到北周建德七年(578年)始定沭阳县名,沿用至今。

沭阳夏商时属徐州,周时属青州,春秋末期为鲁国南境,战国时属楚国,秦初属薛郡,后属郯。西汉置厚丘县,隶属东海郡,立阴平、建陵两侯国。三国时立东海国,领厚丘、阴平、建陵等11县。

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并入襄贲,另置僮县。梁武帝天监五年,废僮县,置僮阳郡。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549年)改僮阳郡为沭阳郡。

隋文帝开皇年间隶属海州,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改属泗州,咸亨五年(674年)还属海州,明洪武年间隶属淮安府,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海州府。

民国2年属徐海道,民国17年至37年属东海专员公署、徐海行政公署;民国29年秋,中共淮海地委对境内区划作了较大调整,分设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潼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东海县抗日民主政府、灌云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淮海区专员公署。

1949年5月,撤销东海(铁路南)、潼阳、泗沭县,原辖区划归沭阳,宿迁部分辖区划给沭阳,隶属淮阴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实行市管县,属淮阴市。1996年8月,沭阳隶属新成立的地级宿迁市。2011年,列为江苏省直管县三个试点之一。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沭阳县下辖1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街道、25个镇、8个乡、1个农场。474个行政村(居)委会,县政府驻地为梦溪街道。

街道:沭城街道、南湖街道、梦溪街道、十字街道、七雄街道、章集街道。

镇:贤官镇陇集镇胡集镇钱集镇塘沟镇马厂镇沂涛镇庙头镇韩山镇华冲镇桑墟镇悦来镇刘集镇李恒镇扎下镇颜集镇潼阳镇龙庙镇高墟镇耿圩镇汤涧镇新河镇吴集镇湖东镇、青伊湖镇。[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沭阳县地处江苏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属鲁南 丘陵与江淮平原过渡带。县域介于北纬33°53′至34°25′,东经118°30′至119°10′之间,东西60公里,南北55公里。东与连云港接壤,南与淮安市毗邻,西倚宿迁,北接徐州,是徐、连、淮、宿四市结合部。

地形地貌

沭阳县地形呈不规则方形,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地面高程在7-4.5米。县内最高峰韩山海拔70米,除潼阳、茆圩、刘集、悦来等乡镇有些岗岭外,土地平衍。

水文

河网密布,有新沂河、淮沭新河等29条河流纵横沭阳县境内。

气候

沭阳县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最高气温14.3℃,最低13.3℃。历年最高气温一般在35℃~38℃之间,最低气温在-4℃~-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363.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年平均风速为2.8米/秒,年平均降水量937.6毫米。[3]

自然资源

水产资源

沭阳县水域面积62.2万亩,可利用养殖水面12万亩,盛产青鱼、鲤鱼、鲢鱼等淡水鱼类。

矿产资源

沭阳县矿产资源丰富,蕴藏非金属矿9种,能源矿1种,其中蓝晶石、水晶、磷、云母矿以及黄砂、陶土等都具有较高开采价值。

经济发展

2014年沭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8亿元,增长10%。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04亿元,增长10.1%,总量继续位居苏北首位、全省第11位。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继续领跑苏北23县(市),同比增长1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继续位居苏北23县(市)首位,位居全省47县(市)第11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达到53.8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84.1%,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同期83%上升1.1个百分点。

2013年,沭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543.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4%。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75.80亿元、251.79亿元和215.91亿元,分别增长3.0%、15.4%和12.7%。GDP总量在2010年、2011年先后突破300亿元、400亿元后,2013年突破5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4.9:45.9:39.2调整为14.0:46.3:39.7,二三产业占比上升0.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3年,沭阳县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3.83万亩,比上年增加0.69万亩,增长0.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76.9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26.73万吨,继续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县年末生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44.58万头、550万只,生猪、家禽出栏分别为101.23万头和1700万只;全年蔬菜总产量首次突破200万吨,达203.86万吨,增长9.5%。

2013年,沭阳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93亿元,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110.76亿元,增长6.2%;林业产值4.90亿元,增长9.0%;牧业产值26.14亿元,增长7.6%;渔业产值2.62亿元,增长11.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1亿元,增长15.5%。

第二产业

2014年沭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099.2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同比16.1%;销售产值1087.1亿元,同比增长17.1%。

2013年,沭阳县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年末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60家,比2012年净增179家。规模工业全年完成产值911.63亿元,增长29.9%;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16.26亿元,增长18.2%,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3年规模工业增加值是2006年的12.8倍,是2009年的4.4倍,四年时间翻了两番多。

2013年,沭阳县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2.18亿元,增长28.7%;实现利税总额132.31亿元,增长32.0%;实现利润83.84亿元,增长31.0%。全县工业用电量25.50亿度,增长13.4%。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9%,比上年度提高0.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13年,沭阳县全县建成交易市场132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22个,全县各类网店总量达9000余家,年销售额达20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日趋成熟,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50亿元,增长14.0%。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7.52亿元,增长13.9%,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0亿元,增长14.6%,占比13.0%。在零售总额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28亿元,增长12.4%,占全县零售总额的74.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1.21亿元,增长18.9%,增幅同比上升14.7个百分点。[4]

交通

公路

京沪高速公路公路穿沭阳县而过,并设有 5个互通出入口(潼阳扎下、沭阳北、沭阳、钱集胡集)向北6小时可直达首都北京,向南4小时可直达国际大都市上海。205国道和324、326、245省道穿境而过。

铁路

穿越沭阳县的新长铁路直接联入陇海铁路、胶新铁路、宿淮铁路、宁启铁路。

机场

沭阳县距淮安涟水机场45分钟车程,距连云港白塔埠机场50分钟车程,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1.5 小时车程,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在沭阳设候机楼为全省唯一一家县级城市候机楼。

车站

沭阳汽车客运南站和沭阳汽车东站为国家一级客运站

社会

文化事业

2013年,沭阳县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沭阳花木节",东关少儿京剧团参加央视少儿春晚演出并获金奖,"工鼓锣"、"淮海戏"入选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等重要文化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实现镇村"全覆盖",2013年被评为"中国书法之乡"。

教育事业

2014年,沭阳县各级各类学校230多所,共有在校生29万多人、教师1.7万多名。现有省优质园58所;义务教育更加均衡,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督导考察;现有省四星级高中2所、省三星级高中5所;沭阳中专等专业学校创建成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年度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4万多人次。现有省特级教师18名,中小学骨干教师比例达到20%以上。

高等学校

宿迁经贸学院:是一所省属市管公办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前身是沭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20年,已有90多年历史。2005年8月,经省教育厅批准,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

江苏开放大学沭阳学院:是江苏开放大学的二级办学机构,承担学历继续教育相关的教学、管理、支持、服务职能。

普通高中

华冲中学、修远中学、沭阳县梦溪中学

四星级高中:沭阳如东高级中学、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

体育事业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沭阳县运动健儿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沭阳县运动健儿获得获四金一银。县少儿业余体校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中长跑项目后备人才基地验收,是全国县级城市首家通过验收的县份。

沭阳县体育中心由体育场、体育馆和综合馆及辅助训练场组成,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有恒温标准训练泳池、篮球、乒乓球及全民体质监测中心等9个功能区。

医疗卫生

2013年,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和沭阳县中医院分别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和国家三级乙等中医院,全县拥有国家二级以上医院6家,居苏北各县区之首。

社会保障

2013年,沭阳县养老保险实现城乡统筹,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阳光救助服务工程"深入推进,专门设立孤儿救助专项基金,实现了弱势群体帮扶"全覆盖"。

城市建设

沭阳旧时多临河建街,沿街辟巷。明正德七年(1512年)始筑土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改建砖城。乡村集镇多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渐趋规模,定期集散,城乡屋宇简陋,道路晴尘雨泞。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造旧城区。1956年城区南扩,1981年向东西拓展。至1987年城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共建街道20条,人均居住面积为5.91平方米。近年来,沭阳深入实施东扩南延战略,先后启动东部城区、南部新城区开发建设,对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和十字、章集、七雄三个街道及扎下镇、龙庙镇、官墩乡进行城区总体规划,形成了"三区六点"联动发展格局。

沭阳风景

截至2014年底,沭阳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面积达8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7.4%,集中居住区非农人口增加至60万人。城区已建成小区158个,在建小区83个。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73%、绿地率38.39%,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8.2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09平方米,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组初验。排水管道密度10.11公里/平方公里,燃气普及率达97.60%。荣获"江苏省卫生县城"和"江苏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对外交流

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义乌市、江西省井冈山市、江西省东乡县。[5]

文化

沭阳县的文化属于海州文化,是吴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的汇合点,故其民俗以淮海、江淮文化为主,兼具鲁南地区的特色和风貌。

饮食

沭阳县是传统的淮扬菜地区。本地菜注重刀工,口味清淡,不嗜辛辣。烹饪善用火候,擅长炖、烧、焖;选料尤为注意鲜活、鲜嫩。传统菜品有软熘长鱼、红烧狮子头、墨鱼蛋糕等。

沭阳县小吃极具地方特色。"朝牌"是本地区最为普遍的早点之一。"朝牌"是沭阳对烤牌的称呼,是烧饼类食品的一种。因烤牌的形状酷似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笏,故又称朝牌。沭阳"朝牌"起源于明代,以"颜集朝牌"最为著名。顾家吊炉饼始源于清乾隆年间,刘墉曾题写"吊炉大饼,乃沭阳之一绝"。庙头千张(百叶)源于明代,袁枚为沭阳知县时(1743-1745),"沭邑西"的千张已经有一定声誉了。

方言

沭阳县方言属江淮官话洪巢片海泗小片,包含海州话与泗州话,县内各地语言、语调有所差异,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如淮海戏、僮戏等,还有琴书、快板、鼓锣等曲艺品种。

文化遗产

阳有较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新石器时期的万北遗址、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时的孟墩、殷墩,前汉时的厚丘、阴平方城遗址,宋朝大科学家沈括留下的治水功业与虞姬诞生地有关的虞姬沟、虞姬庙、九龙口、霸王桥等;明代抗倭将领刘綎筑的营垒,清代性灵派诗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藤和古典雅秀的逍遥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虞姬传说、工鼓锣。

旅游

2013年,沭阳县启动建设了沭阳生态旅游示范区,区域面积331.8平方公里,人口24.3万,花木面积50万亩,着力构建大生态、大旅游、大观光体系。苏北花木生态旅游园、沭阳植物园、古栗林、花博园、虞姬禅寺等吸引游客。

沭阳县苏北花卉示范园

苏北花卉示范园位坐落在美丽的新沂河畔,整个示范园占地1600多亩,办公科研机构占地200多亩,绿化覆盖率高达98%,示范园分为东、西两个大区,分布着常绿乔木种植区、落叶乔木种植区、花灌木种植区和乡土树种种植区等十多个种植区近百个品种,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

示范园既有沭阳乡土树种,如杏树、椿树、榆树、槐树、茶树等;又有沭阳可以生长的南方树种,如香樟、榉树、深山含笑、山茶等品种;同时水生植物的运用也开辟了沭阳的水面无花的先河,设计了荷花、莲藕、昌蒲、水葱等水生花卉。

沭阳县清真寺

位于沭阳县城马巷北首(现沭城马巷43号),占地120平方米。古树掩映,地处幽静。坐西面东,院门北向,砖木结构,灰瓦盖顶,明清式建筑。匾额上书"清真寺"三个行书大字,清秀飘逸,观之不俗。三间大殿,四间廊房,整个院落设计古朴典雅,具有东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样之美。回民每逢斋戒日或婚丧嫁娶,大都在清真寺举行集会,或做礼拜,宣讲教义,或进行沐浴等民族风俗活动。

沭阳县圆觉禅林

圆觉禅林位于沭阳县城区大连东路北侧,为该地区唯一集寺院、游览礼佛为一体的大型佛教寺院。圆觉禅林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搂、素斋馆、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搂、宝塔。其中,天王殿面阔28米、高15米,外形为单檐庑殿式仿古建筑;大雄宝殿面阔39米、高21米,为重檐庑殿式仿古建筑;宝塔总高38米,是一组仿中国唐代佛教大乘佛法早期的一组高层密檐宝塔建筑。

沭阳县虞姬公园

虞姬公园,总面积达120余亩,可供数十艘微型船舶嬉游的人工湖,水面宽阔回旋。一座座雕琢寓趣的石栏桥,立在位置各需的水面上。两水相夹的"东西湖堤",地势高耸,树木密集。

沭阳县虞姬生态园

虞姬生态园312亩的景区,在设计上突出"以绿为骨,以水为媒,以人为本"的理念,景点布置上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设计模拟自然界中的洲、屿、堤、河、山等现象,并形成了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我们明显地可以感受到,这里注重植物多样性的应用,苗木品种繁多。在虞姬生态园内,水生植物的运用也开辟了沭阳水面无花的先河,设计了荷花、昌蒲、水葱等水生花卉,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遍布绿海之中的林荫小道在园内也是随处可见,景区内道路及土建面积已达30000平方米。

沭阳县梦溪植物园

梦溪植物园位于迎宾大道东延伸段南侧,沭阳新城区的东部,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一期面积14万平方米,水面3.5万平方米,二期面积6万平方米,是集游览、休闲、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突出梦溪文化,以《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故事、书画、器用、官政、异事、药理等十七个方面进行设计景点,如活字印刷、水中佛经等。

沭阳县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位于沭阳南部新城区,沿着学院路一直往西,到北京南路交汇处,一座崭新的南湖公园应运而生。别具特色的建筑,丰富多彩的儿童欢乐园,弯弯曲曲优雅的公园小路,一派和谐的生态美景,给南部新城新添城市亮点,给花乡沭阳带来绿景。沭阳县花仙子--美丽的石榴仙子雕像已经被搬至公园北门,优美的姿势矗立在沭阳花木博物馆前。

花木博物馆总面积4800平方米左右,投资5000万元。土建工程已经全部结束,内展设计工作正在协商策划之中。据沭阳文化馆周明介绍,馆内共分为与花木有关的8个展厅,从花木的起源延伸到现代世界花木的繁荣,从沭阳的各类名木到引进的标本实物等,充分展现了花乡沭阳的文化魅力。在花木博物馆东南方向,还设有三维立体画馆。

沭阳普善寺

沭阳普善寺又名虞姬禅寺,位于沭阳县新河镇境内的古栗林景区内,坐落在古树苍木林中,香气缭绕,共设3座大殿。普善寺现已成为沭阳生态旅游重要景点,可在城区乘坐沭城至颜集班车前往,也可以在城区乘坐旅游景点专线班车直达景区。

贤官亭公园

贤官亭公园,坐落在沭阳城北14公里处的贤官镇镇区中心,占地面积418亩,由贤官亭、贤官亭广场、文化广场、乡土植物园、文化中心、健身广场、沭新河景观大桥、水上庄园、沙河寺、蒋园新村等组成。乡土植物园栽植本土树木达百余种,包括皂角、杜仲、白马树、楝枣、枸括、白籽、花椒等稀有树种,地方特色明显,乡土气息浓厚。贤官亭公园现为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