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激情写人生之四(张福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激情写人生之四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激情写人生之四》中国当代作家张福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激情写人生之四

一个人没有激情,就没有理想;一个时代缺少激情,就没有动力;一个民族没有激情,就没有未来。

作家陈维型在《钢与柔:张亚明报告文学的品位》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评述:“本文成稿时,亚明同志正在医院的病榻中,忍着病痛挥笔疾书……为伊消得人憔悴,他的病痛沉疴同他对报告文学的执着有关,同他在新闻领域内的辛劳有关。他一直在以饱蘸激情的笔触书写着时代的碑铭,以昂扬的正气高唱着人生的礼赞。”

张亚明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激情、且激情四射的角色,他的身上始终散发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与激情。那么多年,他无论为人为文,不仅一直能够保持激情,还经常引爆激情,人们一接触,就往往会被他的激情所感染。他的文章饱含着激情,他的行文充溢着激情,他的语言风格也流淌着激情。他喜欢运用充满激情的排比对偶议论,强烈的抒发张扬自己的思想倾向和鲜明个性。

作家刘元举曾经说过,从话语体系与叙述角度来看,报告文学作家分两类:一类是记者型报告文学作家,使用的是新闻记者的话语方式;另一类是作家型报告文学作家,使用的是小说家的操作方式。我们呼唤伟大的报告文学作家与理论家,呼唤能穿透时空的思想家型的报告文学家。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文学评论家、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梁长森就曾撰文写道:“每每翻阅张亚明的作品,内心涌动的还不仅仅是激动、感动,重要的是会产生一种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诸如对社会、人生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他的作品跃动着激情,奔腾着热血,有一种'大江东去’的气势,使人陡生壮志豪情;他的作品跳荡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轰响着时代前进的足音,有一种震撼人、引领人不断前行的力度;他的作品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沉思的哲理,有一种启迪人、发人深省的思想深度和厚度”。

张亚明的激情始终挥洒在字里行间,流淌在人物血脉。他始终以“发现的眼睛”寻找现实生活中美的元素,着力从那些背负着重任的最坚韧的民族“脊梁”身上表现一种时代精神和人性的光辉。在他很多的作品中,诸如《寻找失落的文明》、《孤山情》、《假如,当官都像李敏华》、《一个女人和她的“蒲种”丈夫》、《关于生与死的报告》等等,都把历史与人物置于时代生活的激流中剖析,那一个个带着金属质感的文字,犹如一道道荷载着人的崇高境界与精神光辉的流星,划过沉静的夜空,照亮读者的双眸…… “你写的是人,你必须爱上你的主人公”。极为尊崇徐迟语言风格的张亚明,将老作家徐迟的这句话奉为至理名言。张亚明有很多机会采访达官名流,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草根”人物却在他的作品中占了很大比重。他坚信,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记者,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记者,“平凡人物更能深刻地反映真实的社会,不了解老百姓,你永远不懂中国的本质,他们是最有智慧、最有力量的人。”无论是高官精英,还是普通百姓,张亚明都像对多年的老朋友那样,耐心地促膝而谈,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力图从他们内心的意识流扬中,寻觅与他自己的理想产生共鸣的契合点。

张亚明善于从发扬和提倡光明美好的角度,提炼出生活中美的元素,即使是批评某些陈规陋习和丑恶腐败的现象,也是希冀唤醒和鼓舞世人。淮北煤田采煤塌陷区的二郎庙村,80%的村民在危房中饱受煎熬,就因为补偿费的多与少,淮北矿务局一直与地方扯皮,张亚明一篇稿发于《安徽日报》,惊动省、市及矿务局领导,拖了五年之久的搬迁安置问题三个月解决了;烈山棉织厂书记李加民见义勇为,身手致残却遭冷遇,张亚明愤愤不平了,两天两夜没睡觉,《英雄为何流血又流泪》见报了,又亲自找到分管市长及市政法委书记去医院慰问,李加民一下子成了全国见义勇为的典型,受到了中央政治局领导的接见和重奖;还有濉溪县交管理站李从平受贿案、淮北市口子酒厂王先来非法拘禁案……张亚明都以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进行调查采访,顶着压力秉笔喊冤,终使二人无罪释放,官复原职。

“社会需要崇高,时代需要激情”。歌颂与暴露,无疑都是干预生活的方式。

真正的有思想的记者或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批判性的。因为张亚明总能从他敏锐的目光里看到社会性弊病,而记者做人的良知,又不允许他说假话。于是,他便孤独地驾驶着一辆富有挑战意味的战车,在新闻和报告文学的阵地上纵横驰骋。他的作品力求以渗透生活的艺术涵盖力和冷峻审视的穿透力,表现出时代的思想和理性。或为真善美的张扬,或为假丑恶的鞭挞,或为向历史发出的诘问,或为向现实发出的呼唤。

“与党与民,忧患与共,歌哭与共,是记者应予牢记的职业道德”,现实生活中却是“改革难,写改革亦难,批评难,表扬亦难。”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140万人口的安徽省淮北市换届没能选出人民的市长这一新闻事件,张亚明从人治与法治、体制与现实等角度,参与采写了《淮北的热门话题》的报告文学,以大量确凿的事实,客观反映了人心的向背,群众的情绪,但他却遭到某些人的攻击和匿名电话的恫吓;有些反映改革和改革者的作品,如《站着走路的猴子》、《跨省承包者的悲剧》等发表后,也遭到被揭露者的强烈反对,直至对簿公堂;更有甚者,在《五沟大贿选》采写时,尽管有市、县检察院的法律文书作为依据,尽管采访了大量的知情人及贿选背景,也尽管很多客观真实的内幕并没公之于世,但仍是刺激了该县个别主要领导人的敏感神经,认为此稿没经他签字就发表,“严重干扰了他那里的大好形势,”并直接通报张亚明,“如再来我县采访,正面宣传我们欢迎,批评报道概不接待……”

有作家说:报告文学作家都有某种情结,这就是社会责任感,只有在艰难的报告中,才更有激情。

在震撼了无数读者心灵的《五沟大贿选》、《苍天无泪》、《悲壮的选择》、《311国道劫案备忘录》里,他就曾“在艰难的报告中”“记录”了那些“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悲壮”。

张亚明似乎始终跟“倔强”“正直”“勤奋”“坦诚”这些词联系在一起。这个多少有些浮躁难平的时代不缺少文采横溢的作家,但缺少真诚正直敢讲真话的作家,以笔做刀的作家,其创作的道路、人生的道路都必定是艰难的。面对一个个金钱与强权凝结的强大对手,他经常踏上的不仅是为百姓、也是为自己维权的坎坷之路。

[1]

作者简介

张福华, 1962年冬月生于宁夏石嘴山,祖籍河北顺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