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灰磘福壽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灰磘福壽宮
圖片來自pixnet

灰磘福壽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蘆洲區保新里的土地祠,與蘆洲在乾隆時的開墾有關聯,原位於蘆洲線隧道出入口處,後遷至中正路的巷弄內。

沿革

灰磘福壽宮在清治時期就已存在,從關渡往來新莊的船隻會在此廟一帶會停泊歇息。1970年代,政府拓寬蘆洲中正路,廟身拆除往後移數公尺。

在規劃蘆洲線時,廟身因位在地底隧道出入口處而面臨拆遷。捷運局原在2000年允諾會協助位遷廟,次年7月協調會上改說捷運用地內無法安置廟宇,要求地方自辦遷移,又行文廟方告知訂於2001年12月7日動工拆廟。

因2001年12月10日為蘆洲的國姓醮舉行日,廟方不願在祭典前動工拆除。信眾在拆除一周前,即在廟宇四周掛滿抗議布條,決議事前若未協調解決,蘆洲線動工當日將號召群眾發動抗爭。同年12月3日,立委陳宏昌出面提出三個解決方案,第一案:變更設計,延長出口坡道,追加預算部份由他向交通部爭取;第二案:廟改在對面綠地安置;第三案:先遷移到鄰近地區,暫不領取拆遷補償,待對面綠地取得法源依據,再行安置。

同月5日起,捷運工程局從蘆洲三民路、中正路口開始拆除蘆洲站蘆洲機廠間的地上物。次日,立法院陳宏昌辦公室上,經陳宏昌及地方文史工作者楊蓮福居中聯繫,邀請捷運局副所長鄧民治、路權室主任周文彬、廟方主任委員陳天生、保新里長蔡棧輝等地方士協調,捷運局答應在附近找地供廟方搬遷,達成緩拆共識。

廟宇拆遷後,神像曾暫放中正路491號的平房裡。在蔡棧輝等人奔走下,用地上物拆遷費在中正路底的小巷裡購地,耗時兩年興建廟宇,2004年4月22日安座。不過,新廟地屬於水湳重劃區,未來廟宇依然有拆遷的可能。

祭祀

廟為當地的陳姓、蔡姓、葉姓等家族共同膜拜、管理。農曆八月初八,泉州府同安人後裔所居的五股、蘆洲的土地廟會一同舉行祭祀。

廟祭祀一名和尚,至於耆老和廟方均表示該尊雕像已不可考、不知為誰,楊蓮福推測可能是當初開墾蘆洲的新竹城隍廟僧人梅福。伊能嘉矩曾紀錄梅福在乾隆時至蘆洲招佃墾闢,獲准將產業充作關渡宮香油錢,因此蘆洲古稱為「和尚厝」、「和尚洲」。楊蓮福認為這雕像或許更能鞏固福壽宮的文化地位和價值。

灰磘在祭祀圈上屬於蘆洲湧蓮寺的土地公角,該角由蘆洲五福宮統轄。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1]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復興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實際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與農村地區的土地廟相對的,是供奉城市守護神的城隍廟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爺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爺夫人,是和藹可親的形象。

參考文獻

  1.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