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技术应用案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灵芝技术应用案例麻竹林下套种羊肚菌/灵芝技术应用案例,四川省仁寿县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 17.4℃,年均降雨 1009.4 ㎜,年均日照 1196.6 小时,无霜期 312 天。
目录
一、应用场景
仁寿县境内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车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位。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县境西北部,背斜以西基底属川西台陷熊坡——盐井沟雁行带,东南广大地域属川中台拱、南端为威远穹隆构造。土壤类型多,宜种性广,有粘沙适中,深厚肥沃,主产玉米[1]的灰棕紫泥土,有磷钾丰富,排水区好,宜于棉粮生产的棕紫泥土,有适宜水稻、茶叶种植的酸性老冲积黄泥。麻竹林下套种图片 1.jpg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竹林存在产品竞争力不足、产业链单一、劳动成本较高、竹林抛荒等问题,此外,西南地区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农村人均收入较低。
三、技术要点
1 技术模式
麻竹林下食用菌种植模式为:4 月-7 月,种植灵芝;7 月-10 月,采笋;10 月-次年 3 月,种植羊肚菌[2]。
2 产地要求
排水良好、无积水、背风阴凉的林地、缓坡地、腐殖质高。以酸性沙质轻壤土、病虫害较少的环境为最适宜。
3 品种选择
灵芝、六妹羊肚菌。
4 林内环境条件
羊肚菌种植:地表温度 11℃,土壤温度 9℃,土壤湿度 40%,土壤 PH 值 6.5,竹林郁闭度 0.95,环境温度 11℃,环境湿度 66%。灵芝种植:地表温度 24℃,土壤温度 24.3℃,土壤湿度 43.7%,土壤 PH 值 6.5,竹林郁闭度 0.95,环境温度 25.3℃,环境湿度 78.4%。
5 栽植技术
搭网作畦:选好场地后,除去杂草,整平,开挖排水沟,整理畦床。畦床宽 1.5m,长度不限,畦高 10-20cm,畦沟四边倾斜,利于排水。
播种覆土:所选菌包中种与基质的比例不低于 1∶5。覆土前,将菌包割开与水混合,完全揉散开,含水量在 30%左右,均匀的撒在畦床上,然后覆土约 3-5cm。羊肚菌用料为 5kg/㎡左右,灵芝用料为 5kg/㎡。麻竹林下套种图片 3.jpg
控温发菌:羊肚菌菌丝生长阶段温度 10-20℃。秋末播种气温低,下种后可立即覆盖黑膜并缩短通风时间,同时拉稀荫棚盖物,引光增温,促进菌丝加快发育。待菌丝萌发(约播种后 7-10 天)后,去除黑膜,以白膜拱棚保水。
发菌培养:播种后保持每天上午揭膜通风一次,时间 0.5 小时。夏季气温较高时,早晚各揭膜通风一次,使畦床内空气新鲜,薄膜内相对湿度保持 75-85%,即盖膜内呈现雾状,并挂满水珠。羊肚菌播种7-10 天后,放置营养带。在营养带一侧隔开口子,口子向下与土壤接触,每平方米放置 3 个。羊肚菌菌丝发育期一般为 30 天,由于培养基内固有的含水量,前期足够菌丝生长所需,所以一般不必喷水,后期视情况补水。灵芝在春夏季种植,温度偏高时应即时喷水,以免因干燥而影响生长。
出菇管理:首先要注意湿度变化,灵活掌握喷水。出菇期培养料含水量以 70%为宜,土壤含水量不低于 40%。出菇前期每天喷水一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85%为好。麻竹林下套种图片 4.jpg
采收标准:羊肚菌加营养带 20-30 天,开始退“菌霜”;加营养带 40-50 天,开始出菇;加营养带 70-90 天,达到采收标准。羊肚菌子实体出土后 7-10 天就能成熟。通常开采时间在上午 9-12 时采收。
灵芝,灵芝子实体由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色,待菌盖周边一圈白色至浅黄色生长圈消失,菌盖直径已经定型,菌盖周边已有 3-4 层且不再继续加厚,菌盖表面呈现漆样光泽,菌管开始散发褐色孢子时,表示灵芝已经成熟,可以采收,通常开采时间在上午 9-12 时采收。麻竹林下套种图片 2.jpg
四、应用成效
种植需要的竹林面积可大可小,提高土地利用率;填补竹林空置期,不影响竹林产笋,提高经济效益;强度适中,适合妇女、老人操作,利用剩余劳动力;利用竹林自肥,无需施肥,生态环保;产出快速、收益高,适合精准扶贫;全年可提高麻竹林利润达每亩 9100-13400元。
五、适用范围
适宜在中国南方主要产竹区大面积推广,目前已经四川仁寿、宜宾等地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 什么样的玉米好吃?听听专家怎么说 ,搜狐,2022-08-03
- ↑ 细说“菌中之王”——羊肚菌 ,搜狐,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