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熊兆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熊兆仁(1912年-2019年4月7日),福建永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是电影《渡江侦察记》[1]的原型人物。

人物生平

1912年,熊兆仁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湖雷乡。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福建军区独立9团战士、班长,三营排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永平靖(永定、平和、南靖)游击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红军主力长征后,在闽西南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4团2营5连连长,军部特务营连指导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特务营政委,第二支队新3团参谋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6师16旅47团政委。1943年进入中共华东党校学习,毕业后任苏浙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16旅46团副团长,苏浙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解放战争时期,在新四军主力北上山东后,留在苏南地区坚持武装斗争,任苏浙皖边区司令部司令员,苏浙皖边军事委员会军事部部长,巩固了苏南敌后根据地,为迎接人民解放军主力渡江南下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任皖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皖北军区副司令员。

1954年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毕业后历任福建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政委,福州军区副参谋长,当选福建省第二届、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3年,离休。

1988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熊兆仁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物事迹

1983年离休后,熊兆仁组织动员曾在福建及闽西战斗和工作过的13位老红军、老将军、老同志联名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促成了棉花滩水电站[2]、梅坎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997年,他再次组织动员一批老红军、老将军、老同志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又促成了赣龙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热心的熊老,因此被老区百姓称为“扶贫将军”。

20世纪50年代,火遍大江南北的电影《渡江侦察记》讲述了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某部连长领导的江南游击队掩护解放军渡江的故事。电影中那支英勇部队最高领导的原型就是开国将领熊兆仁。

视频

熊兆仁相关视频

开国将军熊兆仁逝世 所部英勇事迹被拍成《渡江侦察记》
开国少将熊兆仁辞世,不仅是全军最年长将军,37岁还任副司令员!

参考文献

  1. 《经典电影》 20130730 电影《渡江侦察记》,cctv央视节目网,2013-07-31
  2. 棉花滩水电站,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