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汉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人物简介
熊汉俊,出生于1944年,江西省樟树人。1965年,八七七部队三十七分队队长熊汉俊加入到龙骨甸大桥建设当中,和其他的战士一样,他怀抱着坚定信念投入到工作之中,希望能早日完成工程,让人们能够享受到便捷交通。但熊汉俊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将会长眠于此,而自己的生命也永远地停在稚嫩的21岁。
人物生平
小时候,他经常伴着火车的鸣笛声入眠,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他非但不觉得吵闹,反倒觉得十分心安。不过,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时,各个领域都缺少优秀人才,若想修筑一条铁路,还要靠外国出资出技术,中国能提供的,只有人力。长大后,熊汉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铁道八七〇七部队,成为了一战士。入伍之后,熊汉俊成了班上最能干的人,别看他身高不高,只有1米7左右,但他的力气却着实不小,忍耐力与耐力也是一流的,苦活和累活,他都抢着干。另外,熊汉俊还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长官下达的任务,不但没有偷工减料,还总是超额达成目标。很快,熊汉俊就由于出色的表现,当上了八七〇七部队三十七分队的班长。上世纪60年代,熊汉俊接到上级通知,他将与三十七分队的战士们一起,投入到成昆铁路龙骨甸大桥的建设中。成昆铁路是我国铁路的主干线之一,沿线地势陡峭,沟壑纵横,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被称为“地质博物馆”。然而,作为成昆铁路线上跨度最大的一座大桥,龙骨甸铁路大桥的修建难度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先进的设备,战士们向山上运送材料,只能用肩扛。可是,累是一方面,危险又是一方面,山路多崎岖,每一名战士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注意脚下的路,一旦没有踩稳,后果则不堪设想。1965年8月24日,三十七分队队长熊汉俊和战士像往常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扛水泥上山,浇筑桥墩。
和其他的战士一样,他怀抱着坚定信念投入到工作之中,希望能早日完成工程,让人们能够享受到便捷交通。但熊汉俊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将会长眠于此,而自己的生命也永远地停在稚嫩的21岁。 修建龙骨甸大桥的过程中,战士们充满干劲,但沉重的施工任务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变得非常疲惫。一天,身体极度乏累的熊汉俊不小心跌进足有四十多米深的桥墩中,战友们见状立刻就要去搭救他,但遗憾的是他跌落的位置实在太高,战友们根本就无能为力。[1]
人物事迹
7号桥墩上有着两排刻字“熊汉俊烈士千古,昆明铁道老兵”,为什么会有这两排刻字呢?这也跟背后的悲壮故事有关。这位名叫熊汉俊的人是当时参与建设铁路桥的一位铁道兵战士,当时在浇筑7号桥墩的时候,工程出现了问题,需要前往维修。那个时候熊汉俊连着几天劳累,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但是为了抢修桥墩,他还是选择了换上抢险衣,走向故障点。但是当他走到其中一个落脚点时,失去平衡坠落到40米深的桥柱中,当时桥柱里面全是正在浇筑的水泥。熊汉俊整个人瞬间就淹没在水泥中,战士们根本来不及救助,面对绝境,而此时的熊汉俊自知无法存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着战友们喊出大桥修好之后告诉我的话语,随后就被滚滚而来的水泥和砂浆淹没。就这样,熊汉俊被永远地封存在桥墩中,一直守护着龙骨甸大桥。[2]
参考文献
- ↑ 世界上最“悲壮”的大桥,桥墩中留着建筑者的遗体,经过必须鸣笛新华网2020-07-02[引用日期]
- ↑ 世界上最“悲壮”的大桥,桥墩中留着建筑者的遗体,经过必须鸣笛新华网2020-07-02[引用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