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漢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人物簡介
熊漢俊,出生於1944年,江西省樟樹人。1965年,八七七部隊三十七分隊隊長熊漢俊加入到龍骨甸大橋建設當中,和其他的戰士一樣,他懷抱着堅定信念投入到工作之中,希望能早日完成工程,讓人們能夠享受到便捷交通。但熊漢俊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將會長眠於此,而自己的生命也永遠地停在稚嫩的21歲。
人物生平
小時候,他經常伴着火車的鳴笛聲入眠,在夜深人靜的晚上,他非但不覺得吵鬧,反倒覺得十分心安。不過,當時的中國正處於百廢待興之時,各個領域都缺少優秀人才,若想修築一條鐵路,還要靠外國出資出技術,中國能提供的,只有人力。長大後,熊漢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入了鐵道八七〇七部隊,成為了一戰士。入伍之後,熊漢俊成了班上最能幹的人,別看他身高不高,只有1米7左右,但他的力氣卻着實不小,忍耐力與耐力也是一流的,苦活和累活,他都搶着干。另外,熊漢俊還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他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長官下達的任務,不但沒有偷工減料,還總是超額達成目標。很快,熊漢俊就由於出色的表現,當上了八七〇七部隊三十七分隊的班長。上世紀60年代,熊漢俊接到上級通知,他將與三十七分隊的戰士們一起,投入到成昆鐵路龍骨甸大橋的建設中。成昆鐵路是我國鐵路的主幹線之一,沿線地勢陡峭,溝壑縱橫,地質條件十分複雜,被稱為「地質博物館」。然而,作為成昆鐵路線上跨度最大的一座大橋,龍骨甸鐵路大橋的修建難度更是上了一個台階。
那個時候,幾乎沒有任何先進的設備,戰士們向山上運送材料,只能用肩扛。可是,累是一方面,危險又是一方面,山路多崎嶇,每一名戰士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注意腳下的路,一旦沒有踩穩,後果則不堪設想。1965年8月24日,三十七分隊隊長熊漢俊和戰士像往常一樣,一個接一個地扛水泥上山,澆築橋墩。
和其他的戰士一樣,他懷抱着堅定信念投入到工作之中,希望能早日完成工程,讓人們能夠享受到便捷交通。但熊漢俊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將會長眠於此,而自己的生命也永遠地停在稚嫩的21歲。 修建龍骨甸大橋的過程中,戰士們充滿幹勁,但沉重的施工任務讓他們的身體和精神都變得非常疲憊。一天,身體極度乏累的熊漢俊不小心跌進足有四十多米深的橋墩中,戰友們見狀立刻就要去搭救他,但遺憾的是他跌落的位置實在太高,戰友們根本就無能為力。[1]
人物事跡
7號橋墩上有着兩排刻字「熊漢俊烈士千古,昆明鐵道老兵」,為什麼會有這兩排刻字呢?這也跟背後的悲壯故事有關。這位名叫熊漢俊的人是當時參與建設鐵路橋的一位鐵道兵戰士,當時在澆築7號橋墩的時候,工程出現了問題,需要前往維修。那個時候熊漢俊連着幾天勞累,身體早已疲憊不堪,但是為了搶修橋墩,他還是選擇了換上搶險衣,走向故障點。但是當他走到其中一個落腳點時,失去平衡墜落到40米深的橋柱中,當時橋柱裡面全是正在澆築的水泥。熊漢俊整個人瞬間就淹沒在水泥中,戰士們根本來不及救助,面對絕境,而此時的熊漢俊自知無法存活,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向着戰友們喊出大橋修好之後告訴我的話語,隨後就被滾滾而來的水泥和砂漿淹沒。就這樣,熊漢俊被永遠地封存在橋墩中,一直守護着龍骨甸大橋。[2]
參考文獻
- ↑ 世界上最「悲壯」的大橋,橋墩中留着建築者的遺體,經過必須鳴笛新華網2020-07-02[引用日期]
- ↑ 世界上最「悲壯」的大橋,橋墩中留着建築者的遺體,經過必須鳴笛新華網2020-07-02[引用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