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熔铸在生命里的端午节(王友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熔铸在生命里的端午节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熔铸在生命里的端午节》中国当代作家王友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熔铸在生命里的端午节

每到端午时节,大街小巷、菜市场里、超市之中,满眼都是摆放的粽叶和粽子。淡绿色的粽叶,一沓挨一沓,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造型各异的粽子,一筐挨一筐,香味淡淡的、幽幽的,沁人心脾。

看着淡绿的粽叶,闻着扑鼻的粽香,我就想起去世的母亲,心就隐隐作痛,无尽的思念更是像翻滚的波涛一样,向我滚滚涌来。

母亲走的时候,是2000年端午节的早晨。惊悉这一噩耗之时,我是在晋南,远离故乡千里。如若不是妻打电话亲口对我说,我真是不能相信,母亲会如此突然地离开人间,会把我们母子分隔在两个世界!

母亲出生于1915年,是一个苦命人,14岁时姥姥就去世了,而姥爷又因经商在外,很少顾及家。因此,沉重的家庭担子就落在了母亲那瘦弱的肩膀上。母亲忍受着失去姥姥的痛楚,把三个舅舅拉扯成人。

抗日战争暴发后,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深受屈原爱国情怀影响的母亲,在“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爱国举动中,毅然于1939年8月,让大舅父侯修忠,参加了革命工作,后由地方转入部队工作,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

大舅父历任冀南军区独立四旅三营副教导员,二野十纵队二十八旅三营教导员,湖北军区独立四师民运科副科长。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大舅父革命立场坚定,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扩大抗日武装,与敌寇进行顽强的斗争。在解放战争中,大舅父先后参加了汉阳阻击战、安阳崔桥攻坚战、邓县攻坚战、平汉线突围等主要战斗。父亲说,在大舅父当营教导员的时候,在一次非常壮烈的战斗中,有一个连队打仗到最后仅仅剩下几个人。大舅父怀着抱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咽下所有的愤怒,化悲痛为力量,遵照上级的指示,不仅重新补充起那个连队,而且也补充了整个营,又奔赴杀敌战场。在长期的战争岁月里,大舅父出生入死,英勇顽强,机智果敢,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解放后,大舅父获得了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当二舅父侯发征刚刚成年时,母亲又把他送到部队,成为冀鲁豫军区十一团的一名战士。1943年,在一次反日本鬼子大扫荡的战斗中,牺牲于河北省威县贺营乡赵庄村,年仅18岁。解放后,二舅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载入《临西县志》“革命烈士英名录”。

父亲打小就经常把母亲送弟参军上战场的爱国故事,讲给我听。那故事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一直照耀着我的心灵。

记事起,每到端午节,母亲都会或包几个粽子,或蒸一碗黏米饭,恭恭敬敬地摆放在屈原的画像前,再点燃三柱香插到香炉中,最后还要虔诚地磕三个头。起初,我不知道画像是谁,就问母亲:“娘,这个老头是谁?你为啥给他磕头?”母亲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这个人叫屈原,是一个大好人,特别热爱自个的国家。五月单五吃粽子,吃黏米饭,都是纪念他。”没有文化的母亲,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不可能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与认识。但是,在旧社会经受过无数苦难的母亲,打心眼里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缘于这种纯粹质朴的爱国情感,母亲才对视祖国的生命,胜过自己生命的屈原,如此敬仰,如此虔诚。

上了学,我才在老师讲述的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投汨罗江自尽殉国的故事中,对端午节和屈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那一刻,我对屈原肃然起敬,更多的是为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由此,我明白了母亲五月单五包粽子、蒸黏米饭,祭祀屈原的良苦用心。

受屈原爱国精神的影响,受母亲朴素感情的熏陶,受舅父英雄壮举的感染,我立志长大之后,一定要参军入伍,报效祖国。

1969年冬季,征兵工作开始了,望着那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的接兵人,我心中泛起一股热浪,一股渴望实现当兵梦想的热浪。有一颗爱国之心的母亲,知道我的心思后,三番五次找到大队,找到接兵的解放军首长,恳求让我去当兵。

带兵的连长问:“老大娘,为啥非要送儿子当兵?”

母亲笑着说:“为了保卫国家呗!”

连长又问:“如果让您儿子上前线去打仗,您同意不?”

母亲响亮地回答:“同意!”

母亲的话语,着实感动了接兵的解放军首长。他们说,只要大队领导同意就把我带走。我也多次跑到大队支书车新杰家,软磨硬泡要求当兵。最终,车书记以我还没有达到征兵规定的年龄为由,拒绝了我和母亲的请求,我有一种非常失落的感觉。

1970年冬季,征兵工作又开始了。母亲领着我,再次找到大队支书车新杰,表达了当兵的强烈愿望。这次,经过报名、体检、审查,终于圆了当兵的梦想。

1975年,母亲又把三弟友泽送到了部队。我知道,母亲的心里时刻装着保家卫国这件大事。我当兵30年,三弟当兵7年,母亲始终默默地支持着我们安心服役,从来没有让我们为家里的事情分过心。

有一年探家,恰逢端午节。我看见母亲在祭祀屈原,也虔诚地磕了三个头。中午吃粽子的时候,我不由得记起了小时候的事情。那个年代,尽管我家的生活境况很差,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是,每到端午节,母亲总要想方设法包几个粽子,蒸一碗黏米饭,祭祀屈原。祭祀完毕,再让我们兄弟三个解解馋。由于两个弟弟还小,只知道自己享受美食,却从来没有注意到过母亲,是不是舍得吃上一个她亲手包出来的粽子。稍大一点的我,见母亲不吃,就说啥也不肯吃。母亲含着眼泪说:“孩子,快吃吧,我蒸熟的时候就已经吃过了。”信以为真的我,这才笑眯眯地几口便将一个大粽子吞了下去。我真的不能想象,在那艰难的岁月,母亲是用了怎样的法力变出那些香喷喷、甜滋滋的粽子和黏米饭的!吞咽下这人间温暖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有母亲的呵护,再艰难的岁月也能流光溢彩……

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怀有一颗虔诚爱国之心的母亲,竟然在端午节,追随屈原而去,享年86岁。按照乡俗,当天晚上,我们便让母亲入土为安了。送别的时刻,我特意在母亲的坟头,放了几个粽子。那淡淡的、幽幽的粽香,不仅飘溢在母亲的身旁,而且永远飘溢在我的心空。

打那时起,屈原、母亲、端午、粽叶、粽子、龙舟,这些词句,便牢牢地镌刻在了我的心扉,熔铸在我的生命里。

母亲的忌日是端午节,不用刻意来记。每到端午节那天,我和老伴都要买来粽叶,自己包粽子,供奉在母亲的遗像前,感念母亲,永怀慈恩。我还会手捧一盘粽子,面向西南方的屈原故里秭归,行三鞠躬礼,缅怀屈原,追思慎远。

又是一个端午节,又闻到了粽子香,又想到了屈原,想到了母亲,我感伤的心都快碎了,早已是泪眼婆裟。我知道,今生今世再也品尝不到母亲包的粽子,再也享受不到浓浓的母爱深情了,再也看不到母亲祭祀屈原的情景了。不过,端午时节,我和老伴还是会按照母亲的做法,包粽子,怀念母亲,祭祀屈原。

对国家来说,端午节已经成为一个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的载体。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每逢端午想母亲、念屈原的感伤时刻。

啊!端午节,永远熔铸在我的生命里![1]

作者简介

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理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