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红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燥红土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2]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名词解释
燥红土是发育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干旱的稀树草原性植被下的土壤,具有灰棕色的腐殖质A层和红褐色、块状结构的深厚B层,粘土矿物以水云母和高岭石为主,盐基饱和度高,甚至是有石灰反应的半淋溶土。燥红土过去曾称为热带稀树草原土、红褐色土等。在海南岛的西南部,由于五指山阻挡了东南湿润季风的进入,形成了干热的生物气候条件。在云南南部,由于受红河的切割,形成高山峡谷地形,相对高差在2000米以上,产生了干热的焚风。这些地区的气候具有热量高、酷热期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旱季长的特点。
分布与形成条件
在我国,燥红土主要分布于热带与南亚热带局部相对干旱地区,如海南岛的西南部的海成阶地或低丘台地,滇南的金沙江、红河、南盘江等深切峡谷区。前者主要是由于五指山形成的雨影区,后者主要是由于焚风效应。
燥红土分布区具热量丰富、光照充足,但酷热期长、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干旱季长的气候特点,≥10℃积温高达8700~9000℃以上,年降水量750~1000mm,年蒸发量为降雨量的2~3倍。干湿季节明显,旱季长达6~7个月。这种气候条件下生长着热带干旱稀树草原植被,常见物种如木麻黄、刺篱木、酒饼勒、扭黄茅、仙人掌、霸王鞭、剑麻、番麻等。
燥红土的成土母质大致可分两类:一是片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的风化物;另一类是老沉积物,包括古老河流沉积物和浅海沉积物。
成土过程
与同纬度的砖红壤、赤红壤等铁铝土类相比,燥红土由于受干热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成土过程相对较弱,矿物风化程度较低,脱硅富铝化作用不明显。其主要成土过程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1) 淋溶过程和铁质化过程
虽然气候比较干热,但有明显的雨季,所以矿物风化仍较强烈,产生明显的碱土金属淋溶。在淋溶过程的基础上产生了铁红化过程,即含铁矿物水解形成游离铁,氧化为铁质胶体;但在干旱季节,这些铁质胶体随毛管水上升,覆于粘粒表面(或与有机质胶体结合),并固化和结晶化,形成赤铁矿,使土壤红化。不过,燥红土的淋溶过程和铁质化过程都较砖红壤或赤红壤弱,且受旱季水分蒸发的影响,表层土壤盐基聚积较多。所以土壤兼具盐基饱和(近饱和)及一定富铁铝化特征。
2) 有机质积累过程
燥红土具特殊的有机质积累过程。在热带和亚热带稀树草原和灌木草原植被条件下,当雨季来临时,植物生长茂盛;但旱季来临时,植物干旱缺水而逐渐死亡,有机质分解缓慢,有利于粗有机质的相对积累。
剖面形态特征
燥红土土层深厚,具有明显的发生层次,其剖面构型为Ah-Bs-C型。
Ah:腐殖质层(有腐殖质积累的淋溶层),其厚度一般为10~15㎝,在自然植被下,表面具有一定的干残落物。灰棕色(7.5YR3/4),粒状或团块状结构,疏松,向下层过渡不明显。可能有石灰反应。
Bs:氧化铁铝聚集的淀积层,厚度一般为50~80㎝,红棕或红褐色(2.5YR6/8~5YR5/6),是铁质化在颜色上表现比较明显的层次。质地为砂质至壤质,呈小块状或棱块状结构。
C层:化学风化度较大的母质层。
基本理化性质
矿物全量化学分析表明,燥红土有脱钾,钙镁有移动,脱硅不明显,而三氧化二铁在A、B层产生明显富集。矿物组成以水云母和高岭石为主,尚有石英和少量蒙脱石。
在自然植被下,燥红土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为20-40g/kg,以饱和的粗有机质为主,垦后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明显下降。PH值多为6.0~7.5,高者可达8.0,可有一定的碳酸钙积累。由于粘土矿物组成中多2︰1型矿物,因此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较高,达15~30 cmol/kg。由于淋溶作用较弱,又受旱季水分蒸发的影响,盐基有向表层聚积的趋势,盐基饱和度可达70%~90%,甚至接近100%。
合理利用
燥红土地区热量丰富、光照充足,这是有利条件。主要问题是干旱缺水。除兴修水利,截留河水,发展灌溉外,还应注意选择适当树种(如木麻黄、小叶桉等)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例如,海南东方县林内土壤的含水量比荒地高3倍。在水源未解决前,燥红土上宜发展耐旱的热带作物,如剑麻、番麻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腰果或特种水果。
局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兴修水利的同时进行滴灌节水工程改造,发展观光农林业。
参考文献
- ↑ 中华汉字:人类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文明瑰宝!,搜狐,2019-07-20
- ↑ 传统荟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